【叫出你的名字、语态拿捏到位、不留思考时间,让受骗者丧失警惕性】 冒充领导打来电话实施诈骗的新闻,很多人并不陌生。接到这样的来电,明白人往往一挂了之。 但由于骗子广撒网,根据大数法则,极低的上当概率乘以极大的人口基数,结果,诈骗得逞的案例也不绝如缕。 那么,为什么冒充领导进行诈骗具有较高的迷惑性呢?让咱们捋一捋这种骗术的伎俩。 首先,语态上伪装到位。骗子往往在40至50岁之间,男性,多持南方口音,在行骗之前力求增加自身的可信度,在语气把握上沉稳又不失威严,很容易让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且对领导不熟悉的年轻人相信其确是某位领导。 其次,利用受骗者对领导的敬重心理。受骗者一般不好意思过多询问或直接问清楚来电方的具体身份。大多数受骗者会有这样的心理:来电方可能是自己没存电话号码的某位领导,让领导发现自己认不出来对方很失礼,所以只能事后核实。因此,在骗子要求受骗者帮忙并以各种理由向其借钱时,受骗者一般不好意思拒绝,一方面是怕得罪领导,另一方面是想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最后,不留思考时间。骗子行骗时会采用一些手段让受骗者没有时间仔细考虑。比如,在行骗过程中骗子每分钟打一通电话,配着很着急需帮助的语言,增加受骗者急躁和慌张的情绪。另外,每隔几分钟便提出一个新的变化或要求,让受骗者在乍听之下符合逻辑的故事框架中被牵着鼻子走。 当然,这些都是小把戏,一般有些社会经验的人是不会轻易上当的。但是这种骗术还有一招撒手锏——叫出你的名字。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一点,丧失了警惕性。 个人信息是怎么流失的?电信运营商有漏洞。据媒体报道,2010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审理过号称首例“中国移动、联通员工涉嫌非法提供、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另外,公民购房、买车、报名考试的时候,个人信息都很容易泄露出去。对此,我们防不胜防。 另外,“领导叫我去办公室”这种骗术还有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为基础——领导向咱借钱行贿,说明信任咱,借了钱能加深自己和领导之间的感情。如果有这种心思,受骗几率更高。 |
相关阅读:
- [ 12-26]PS艳照诈骗是恐吓更是提醒
- [ 09-26]给吃空饷者安个诈骗罪如何
- [ 09-19]别让信息泄露成“千元改分”诈骗利器
- [ 09-15]运营商需多管齐下打击移动网络诈骗
- [ 08-12]警惕诈骗“傍上”纪委的“大腿”
- [ 08-11]“捞人”诈骗案应有“反腐”续集
- [ 07-15]福州警方一句“或为诈骗”显难服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