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互联网医疗能否突破诊治禁区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近日明确: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4月13日央广网)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只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医疗有了更多的受众和更便利的载体。一如“互联网专车”刚出现时官方和民间的反应一样,民间大多叫好,而官方则是审慎的态度。此次卫计委表态“禁止开展互联网医疗”,不过是走了对待专车的老路。 互联网医疗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事实上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以健康教育和信息为主的39健康网、以医师评价和挂号为主的好大夫在线、以电子健康档案采集和应用为主的120ehr网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卫计委所禁止的,更多的是电子处方和远程会诊治疗。 互联网医疗最大的看点就是远程医疗,而远程医疗的优势,则可以归为两点:一是重新配置医疗资源,打破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的局面,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二是互联网医疗让医生和患者精准双向筛选,患者根据疾病与专业擅长的医生匹配,减少重复检查、过度医疗。 当然,接踵而至的是远程医疗的监管和诊治问题。目前虎扑篮球:互联网医疗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的情况下,对互联网医疗进行相关管制的确有必要,但比对美国等互联网医疗发达的国家,则可以看出,这并非一个难解的死结。一方面我国医师多点执业于2014年开始实际推进,这解决了远程诊疗最大的难题;另一方面,国际上应用到医疗领域的无线可穿戴健康传感器早已经市场化应用,“终端+云平台”模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据介绍可穿戴设备是医疗机构、医生、保险公司、医学研究机构采集和搜集患者数据的必备设备,它帮助医生获得以前想获得却很难获得的患者连续跟踪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提高治疗效率,也可为患者降低治疗成本。另外,“终端+云平台”模式还可以扩展为线上线下联动,一些必要的检查,如妇科检查、抽血验血等可以到当地社区医院进行。可以说远程诊疗的线上线下的通道已经基本打开。 互联网医疗在减轻患者医疗成本上也有作用。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赢利模式基本停留在广告模式(硬广告和植入式广告)、倒腾流量(低买高卖),甚至干脆目前不赢利的状态,而参考美国互联网医疗软件、硬件类企业的赢利模式,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全球第一家移动医疗上市公司Epocrates的赢利主要来自向药企收费,2010 年上市时,其用户覆盖了全美40%的医生,75%的收入来自药企。另外还有向医生收费、向医院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等模式,对患者来说减轻了成本。 对于互联网医疗这样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我不赞同鼓吹“互联网万能论”,见利不见弊,但也反对开口闭口就“禁止”“不允许”,急着向它“吹哨”。在目前制度未全的情况下加紧监管可以理解,但长远之计当然应该是规范、引导,逐步让这一新兴业态为国计民生服务了。 |
相关阅读:
- [ 04-10]减轻医疗负担应成改革重头戏
- [ 04-10]以医改拖住医疗费用增长的“脚步”
- [ 04-10]“医疗费跑赢GDP”敲响的警钟
- [ 04-08]莆系医疗PK百度,受益的是老百姓
- [ 04-07]“强制医疗”岂能坐等法院判决
- [ 04-05]医生自杀不只是因为医疗纠纷
- [ 04-03]莆系医疗与度娘的大战,只会越演越寡淡
- [ 03-31]要明确重复检查就是过度医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