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少景区门票争先恐后地迈入了“百元时代”。井冈山景区拟定门票由130元调整为162.5元,曾经免费的枣庄台儿庄古城景区也在几经调整后,规定4月1日起,票价由100元升至160元。另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国130家5A级景区中接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一成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

  调查显示,近9成网友认为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是谁制造了“看不起”的风景?
难以抑制的涨价冲动
物价上涨,成本支出加大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工资上涨等,一些景区的运营成本也在上升,各地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调整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限涨令”到期
   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因而不少国内景区“闻风先动”,上一次门票调整时间抢在了2006年。时逢第二个“3年解禁”,各地景区开始了新的一轮价格调整浪潮。  >>>详细
地方财政收入依靠
   在有些地方,景区经济收入是交给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给的基础指标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比较小的地方相关产业发展不是很好的,它把旅游业的收入、景区的收入作为自己地方政府的收入。 相关:门票过百元的底气何在
高价门票制约出游消费
国内旅游门票、交通费用占比高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休闲旅游已是重要的大众消费行为。总体来看,较多国内游客认为景区门票占总花费比例最高。景点门票和交通花费分别占21.92%和20.92%,其次才是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
  调查还显示,近五成国内旅游者一般参观3—5个景点,占比为47.64%,而三成左右的游客游览1—2个景点,只有约两成游客游览景点会超过6个,未游览景点的游客近乎为零。 >>>详细
有钱也没地方花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旅游外汇收入排名跨入前10经过了17年,进入前5经过了8年,但是,旅游外汇收入中交通收入占到61%,旅游购物也仅占25%,与法国等国家旅游购物占到旅游支出的50%还有明显差距。换言之,这些外国游客想花钱买东西,但是却没什么好买的。
旅游发达国家门票低廉 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40%以上
   与中国景点门票价格相比,外国有些景点的票价即使兑换成人民币也都普遍低廉,有些门票的绝对价格稍高,但相对于当地人的收入水平,民众普遍没有“贵”的感觉。于此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旅游购物的比例一般占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在中国香港更是高达70%。而这个百分比,是评价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准。
  相关新闻:
  【
外国名胜进门不贵 运营主靠政府补贴
  【
媒体称中国员工月薪不到全球均值一半
寻求多元化发展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购物涵盖了服装、包包、小型电器、旅游纪念品等种类。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购物收入中,深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自然占了重要一块。比如在欧洲,一些据世界名画、历史建筑等通过再创意做成的小型工艺品,就很俏销;在日本,做工相当精致的折扇等工艺品也很受游客欢迎。中国各地的旅游产品缺乏鲜明特色,这个地方能买到的纪念品,在其他地方往往也能看见。
旅游创收应拉长产业链
   游客到一地方观光游览,更多的是附加的开支,要吃、要住、要购物,此种隐性开销远比门票支出大。门票是个窗口,票价低,吸引游客量就大,相应地给当地的消费就起着拉动的作用,整体收入高,税费也高,远强过门票的收入数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后,每年间接效益数百亿。 >>>详细
发展品牌魅力
   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中相当重要的另外一块,“卖”的是品牌。比如世界著名品牌LV包,近年来就受到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的热捧。今年春节期间,在巴黎的LV包专卖店,甚至不时能看到游客排队抢购的火爆场景,有的中国游客一人就买近十个,令人惊叹。据英国媒体报道,在2010年伦敦打折季期间,中国人购买的奢侈品高达10亿英镑,占到整个英国市场30%的份额。可见,从某些程度上说,我国游客的消费能力不用质疑,如何吸引消费才是关键。
   低廉门票只是打破“门票经济”的第一步,打造完整旅游产业链还要让“时间慢下来”、“链条长起来”,让游客在景点停留的时间更长,享受到更多样、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