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地块有关。然而,学校和当地政府称,经检测,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详细]
所谓“符合规范”的环评报告,其实并不规范
从时间上看,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而学校奠基施工是在2011年8月21日。这意味着,学校在不知环评是否达标的情况下,提前开工7个多月。而随后的环评报告,无视农药成分残留,只考虑了氨氮、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详细]
至于环评报告建议的“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注意场地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等等,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本就没做到。由此可见,这份滞后于建设的环评报告程序错误。[详细]
环评走过场除了地方利益的驱动,也与国标落后有关
近些年很多原本建在市中心的学校,纷纷搬往郊区,其实是要置换市中心的学校土地,同时也带动迁往地的房地产开发,下的与其说是教育棋,不如说是地产棋。这一次,常州外国语学校从市中心搬到化工区,与“毒地”的房地产开发规划,很难说没有关系。[详细]
而且,在常州“毒地”风波中,常州新北区环保局一位副局长就曾表示,“老百姓反映有味道,去现场检测结果却是达标的。”该局长称,目前国内的检测手段与国际先进检测手段有差距,检测力量确实跟不上,检测设备太落后。产生的污染因子多,很多都不在国家标准的检测范围之内。[详细]
但常州“毒地”风波所暴露的,远不只环评程序失守这么简单
2014年,相关部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透露,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但由于缺乏足够透明和详尽的大数据,各方对于土地污染信息仍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一方面导致社会性防范和监督很难落地,另一方面也为环评造假留下了空间。
由于既缺乏搬迁前强制性的污染评估程序,又缺乏事发后谁污染谁负责的处理机制,当前对于毒土地的治理大体呈现“哪里出事、治理哪里”的被动应对状态。甚至于,对于被污染的土壤在治理过程中到底运往何处,又做了怎样的环保处理,都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详细]
跳出个案,缓解公众“与毒为邻”的环境焦虑,要做的还很多
比如,对身边的“毒地”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筛查,拿出整治修复方案;环保部门要挣脱地方利益束缚,对不合法的项目亮红牌;还要完善环境评价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引入专业监督和公众参与,让环评真正形成硬约束,而不是为污染企业和违规建设背书。[详细]
希望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的处理能够真正成为全国“毒地”治理的序曲,加速土地污染善治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