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国际奖”的盛行,其诞生的社会背景是可追溯的,源于在很多本土认证破产之后(如一些“驰名商标”已被曝出纯属权钱交易丑闻),消费者不得已选择了洋品牌或者信任洋认证,这实际上就是出于无可奈何的信任转移。如今这种追逐“野鸡国际奖”的,以及量身定做的奖项,就是瞄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但这无疑是往信任危机上浇油,最终会让消费者更加无所适从,步入信任危机的沼泽。
这些年来,从食品安全危机到人际交往冷漠,从专家成“砖家”到虚假广告的肆虐,很多领域里的信任关系瓦解,积少成多堆积成社会的信任危机。信任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一种脆弱与微妙的关系,建立起来难却易受破坏,而破坏之后,修复起来更难了。而如果没有及时修复,会在社会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如此反复,就让信任危机陷入恶性循环。这无疑都让整个社会的运行付出了极大的成本,让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受害者。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那么大家也只好谁也不信只信“春哥”了。
一个法治化的社会,必然要建立常规化的信任机制。而解决信任危机的办法有以下:第一,以制度促进人们追求长期效益而不是短期效益;第二,增加专家的可识别性;第三,政府的作用。而这些,最后的责任都指向政府有关部门的作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清理门户”的行动,以遏制这种恶劣的风气蔓延,然后再完善和修复了本土之上的值得百姓信赖的认证体系与约束制度,才能摆脱这种“国际奖”情结,给“洋奖”祛魅。(张天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