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是,虽然今天借助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的现象极为普遍,但由于幼儿园尚未纳入国家教育经费投向内容,所以条件稍好点的幼儿园收费往往高得离谱,而且名额极其有限。也正是在这一现实的强烈对比下,靠公共财政支撑的机关幼儿园无论在师资力量组织,还是软硬件配置上显得更胜人一筹。倘将幼儿园视若教育起步,那么始自这种起步,机关工作者与社会人员的幼儿便出现在资源严重不对等的不同教育环境之中,自然难言起步公平。
总觉得,仅仅因为断掉机关幼儿园的“皇粮”涉及自身利益,便对改革推三阻四,消极应对,这一方面是无视公众的改革诉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委员代表参政议政力量的一种蔑视。不过,这反过来也意味着,身负参政议政重责的委员代表,倘若将机关幼儿园不合理补贴转化成对财政预算的否决票,既得利益者还敢如此小视委员代表的非议、提案和议案么?
历史原因不是一个可任意填充的箩筐,改革当然需要时间和环境,但改革不能没有任何可供公众预见的方向和寄望的时间表,否则,身边的众多问题,无不可打上历史原因的烙印,既而置之不问,任不公平现象肆意蔓延。(hedao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