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前三四年了,有一次去贵阳出差,获知息烽集中营距贵阳只有七十多公里的路程,便在友人的陪同下特地抽出半天时间专程去这个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十分著名的集中营看了看。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处的阳郎坝,由设在阳朗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
军统内部是怎样评价这所集中营的呢?当时军统所设的秘密监狱有四所,重庆望龙门监狱,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和息烽监狱,称望龙门监狱为“小学”,称 白公馆、渣滓洞监狱为“中学”,息烽监狱为“大学”,一般案情关在“小学”,发现案情重大就转到“中学”,案情特重大则进一步由“中学”转囚到“大学”,特务们说这种转学叫“升学”,如果处死被关押者,则称为“留学”,留在“学校”。能够称为“大学”,说明这里的规格之高,等级之高。
为什么国民党把这监狱选在了息烽呢?说是为了熄灭掉共产党的烽火;当年蒋介石和戴笠把集中营建在这儿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息烽地处黔中腹地,是大后方,位置在贵阳和重庆之间,又在川黔公路边上交通方便。另外一个原因是息烽处在群山中间,林木繁盛,地势隐蔽,所以军统不但把集中营设在这里,而且在息烽县城设立了军统局办事处、特种技术训练班、军统第二电讯总台等16个特务机构。当时息烽县人口才2000多人,而军统驻息烽人员竟有15000多人,是当地人口的7倍多。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7年7月取消,7年多的时间里一共关押了1220多名中共党员、爱国人士、爱国将领和其他政治犯。当年,监狱有监号八栋四十三间,8个监号,分别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斋命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从南京新监监号名字的沿用。集中营对外挂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牌子。
在集中营一房间的墙上,我看到一幅不知是不是当年留下的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看着这条条在理,完全可以称之为经典的的做人守则的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想想六十年前就被老毛领导的在野党赶到孤岛台湾的老蒋领导的执政党,颇具玩味。(汉唐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