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 农民进城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李成贵提出,打破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是今年的工作目标,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三农问题而言,这是调结构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结构,也是最有效的战略选择。为此,他提出了16字政策建议,政府支持、资源赋权、农民进城、资本下乡。
中央明确提出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李成贵认为,这在政策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除了抓政策落实,他认为现在紧迫的任务是研究农民进城的政策,实现就业有岗、居有其房、老有所养。
考虑到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李成贵提出,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应该采取区域差异化政策,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应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远郊乡镇,则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对于具体制度设计,李成贵也有思考。在促进就业方面,他认为应该更加重视产业区域布局,经济重心尽量向县镇倾斜,促进“工业下乡”。“这与经济学家提出的集群效应、资源集约利用不矛盾。”李成贵说,从国际上看,上世纪60年代日本曾颁布过《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法》来支持农村工业发展;从我国经济资源禀赋来看,内需为主的工业,特别是农业加工业应该留在县域范围,这样也可以缩短产销的地理距离。
就业有岗,还要居有其屋。李成贵提出,在中小城市也要大力兴建廉租房,让进城但暂时买不起房的新市民居有其屋;对农民工贷款购房,应实行优惠利率。“现在许多在大城市打工的人都在自己家乡的县城购房,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平台,为他们购房提供优惠贷款,优惠浮动应比照或低于公积金贷款。”李成贵说,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应在县,金融创新的基础也应着力于此,而现有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机融平台,可以承担这个任务,只要政策到位,这个市场很快就可以启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