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云南鲁甸地震

?

中新社鲁甸8月4日电 (记者 张丹和晓莹)30小时,这是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到记者发稿的时间,在这30个小时里,救人是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最强主题,所有工作围绕救人展开。以救人为目标,与救援时间赛跑,全国动员驰援灾区。

严重灾情

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4日14时,地震已造成398人死亡、1801人受伤,超过百万人受灾。

云南鲁甸,这个位于滇东北乌蒙山深处的小城成为世界聚焦的地方,“抗震救灾”几乎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就开始启动。云南省地震局专家解析鲁甸地震称:“震源深度较浅,地质地貌复杂,震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能力差是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此外,此次地震的震级也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

八方驰援

一如每一次大灾一样,八方驰援不用任何动员。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政、卫生等多方救援力量紧锣密鼓向灾区集结,并立即展开救援。此外,地震、气象、国土、住建、交通、电力、电信……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迅速联动投入灾区救援。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虎扑nba: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

8月4日,李克强率有关方面负责人急赴地震灾区,在飞行途中召开紧急会议,徒步5公里到震中察看灾情……大地震后,中国总理又一次在第一时间坐镇震区一线。

从地震发生到4日晚间,超过七千人的救援力量正在灾区全力展开救援。


困难重重

救援力量努力推进,但震区出现的重重困难让救援变得举步维艰。专业救援设备不足,生活物资短缺,成为灾区面临的头号困难。由于交通受阻,大型救援设备无法进入,第一批到达震中的救援人员几乎都是徒步进入,很多救援是依靠肩扛手抬完成的。

而震后频频袭来的山体滑坡,不断飞来的巨大落石,使得本就阻塞不畅的“生命线”变得更为崎岖难行。当地气象台预报,预计未来三天,云南鲁甸震区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将对救灾救助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云南昭通市市委书记刘建华4日晚间表示,目前救援工作主要存在四方面困难:一是严重缺乏专业救援队伍和设备;二是伤员转运困难,因道路不畅通,大量伤员仍在重灾区转运不出来;三是抢通道路困难,延误救援工作;四是物资缺乏,生活物资因地震被毁,而救援物资进入灾区困难。

不管情况怎样恶劣,各方救援力量与民众的自救都仍在争分夺秒,希望在黄金救援时间里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完)

?

中新网鲁甸8月4日电(王林和晓莹)4日晚间,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石香元通报成都军区和武警部队鲁甸抗震救灾有关情况称,目前共有军队和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共7185人到达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接下来救援力量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救人、道路抢通、堰塞湖等险情排险、灾区群众安置等方面。

通报称,下一步救援部队将抓紧72小时黄金救援期,协调组织各路救援力量,加大进村入户力度,一村一户搜救被困群众,尽最大努力搜救幸存者;组织工兵等专业救援力量,抓紧抢通道路,确保救援力量、救灾物资到位;主动了解地方需求,加快救灾物资分发,临时安置点搭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此外,地震造成的多处堰塞湖,最大的达1600多立方米,而且水位还在不断上涨,救援队伍正在研究排险方案措施,争取早日解决悬在人民头上的“定时炸弹”。

通报数据显示,截止今日12时,救灾部队共救出150余人,转移伤员200多人,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0000多人,挖出遗体近百具、搬运物资450余吨、搭建帐篷近100顶。(完)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这是当地14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造成的损失超出预期,救援刻不容缓。

4日一早,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虎扑nba:总书记疾飞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央各部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云南省迅速响应,多支抢险救援队紧急驰援,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斗争在4日迅速展开……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群众

4日凌晨,当地下起了暴雨,救灾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地震局震后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II级响应,4日早晨又将响应等级提升为Ⅰ级。国家减灾委4日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Ⅰ级。

随着灾情扩大、余震频发和公布的死亡人数骤然增多。截至8月4日14时,地震造成398人死亡、1801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5万户7.98万间房屋倒塌,3.92万户12.40万间房屋严重损坏。灾区地质环境复杂,且地震灾区从4日凌晨开始出现暴雨。震级大,余震多、波及广、破坏重、救援难……一条条灾情信息令人担忧。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人民子弟兵始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7000余官兵在云南鲁甸灾区抗震救灾,截至4日中午,已解救被埋群众112人、转移安置群众近4000人。解放军派出2架运输机、6架直升机,赶赴灾区。

成都军区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共4000余人抵达灾区后,迅速展开救灾和部署点位调整工作。陆军第14集团军300余人携带110台车辆正在装载救灾物资,成都军区600余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救治伤员。

武警云南总队和黄金、水电、交通部队以及驻滇某师共2860名官兵投入抗震救灾。武警部队首次运用四旋翼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抗震救灾。

公安消防总队调集937名官兵、141辆消防车、17条搜救犬参加鲁甸地震救援,共从废墟中搜救出66人,其中30人生还,疏散转移群众1300余人。

让“绿军装”和“白大褂”同步进入灾区,抓好黄金72小时伤员救治,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伤残率降到最低。国家、省、州市、县共投入医疗救援队785人、车辆134台在鲁甸灾区开展工作;各医疗卫生救援队均携带有相应的医疗器械、消杀药品等物资。

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公安消防部队到各路灾害紧急救援队,一支支救援队伍从北京、四川、甘肃等地赶往灾区……

携带着卫星通信、生命探测仪等设备,由医疗、卫生、消防等部门组成的一支支救援力量,冒着山石滚落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一架架飞机,一辆辆列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紧急响应 科学救援——救灾体系迅速展开打通灾区“生命线”

4日,抗震救灾有效有序进行。各方行动按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采取科学有力举措抓紧救援,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从地震局到气象局,从交通运输部到民政部,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到水利部……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作出部署,巨大的能量迅速形成。

公路交通不能断——交通运输部门启动应急机制,以最快速度抢通灾区公路。经过连夜抢通救援,S101线至震中龙头山镇沙乐路和巧家至包谷垴乡段的二级公路均已抢通。目前,昭通市境内高速公路(渝昆高速)通行正常,国省干道、二级公路基本上能够保证通行。

通信联络不能断——地震造成33个乡镇中16个乡镇通信全阻。通信管理部门第一时间组织11支抢修队伍,相关企业紧急调度应急队伍和设备赶赴灾区。中国电信派出应急保障车辆30台,卫星电话20部,应急油机42台,通信已基本恢复;中国移动开通10086寻亲热线联络家人和寻求救援;中国联通经连夜抢修,震区绝大部分受影响站点已抢修恢复,光缆故障全部抢修恢复。

电力供应不能断——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调派应急人员450人,应急车辆60台次,应急发电机17台等投入抗震保电;云南电网昭通供电局启动破坏性地震Ⅲ级应急响应,成立5个应急小组赶赴鲁甸,鲁甸县城已全面恢复供电。

此外,铁路、民航部门在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救灾物资与人员通过铁路、航空不断向灾区运送;多家银行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金融服务机制,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商务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云南省昭通市商务局组织15吨救灾物资,三辆流动加油车,全力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和群众生活稳定;海关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出台措施配合救灾并筹集物资支援灾区……

有序安置 爱心凝聚——确保受灾群众衣食住行有着落

震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全国人民时刻为之挂念。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救援队伍千方百计救助受灾群众,有关部门就抢险救援、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生活安置等作出紧急部署,群众安置工作同步展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近从四川宜宾、泸州和重庆派出3支共85人、17辆救护车的国家级医疗队赶赴灾区,从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抽调医疗、防疫、心里方面专家22名,陆续抵达灾区。3支车载化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已做好准备,将根据灾区需要及时调赴灾区。

——民政部向灾区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向云南省调拨3.346万顶帐篷、1万床棉被、6万件棉大衣、1万张折叠床、1万条睡袋、5000套折叠桌凳和50个简易厕所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云南省民政厅已向地震灾区调运发放省级救灾物资,包括3万顶帐篷、2.95万床棉被、1.5万套折叠床、2.5万件棉大衣、2万套衣服、1200件彩条布、4000件雨衣等。

就在争分夺秒生命大营救的同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置也同步展开。相关部门调集粮食、帐篷、防疫药品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环保部要求,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抓紧调配一批快速监测仪器,视灾情拨付救灾资金,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群众供水保障,确保灾区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群众守望相助,当得知昭通市血站存血量不足,很多市民前往献血。血站还找到5.5个单位的RH阴性B型“熊猫血”,足够巧家“熊猫血”伤员的手术用血。

关爱在汇聚,力量在传递。全国人民伸出援手,包括港澳台侨胞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钱款,纷纷向灾区汇集,各路志愿者星夜兼程驰援灾区。互联网上,无数网友为遇难者点灯致哀,祈愿逝者安息,期盼生命奇迹……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息,截至8月4日10时,云南省卫生计生部门已收治地震伤员1195人,其中危重伤员28人、重伤员55人、2名伤员因伤情极其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昭通市救治地震伤员1132人,其中昭通市级医疗机构收治75人,鲁甸县各级医疗机构收治840人,巧家县各级医疗机构收治217人,曲靖市会泽县收治地震63人。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县卫生计生部门和军队卫生部门共投入专业人员1100人、救援车辆140台,在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组派国家医疗队3支98人23辆车和23名国家级医疗、防疫、心理专家;军队卫生部门派出3支236人的医学救援队和1支25人的防疫队;云南省卫生厅从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和昆明、曲靖、玉溪、楚雄调派11支233人44辆车的医疗防疫队伍;昭通市及其所属昭阳区、鲁甸县和巧家县共投入医疗救援队伍424人60辆车;曲靖市组派3支61人13辆车赴本市会泽县和昭通灾区开展工作。(完)

中新社鲁甸8月5日电 (王林 和晓莹)“全体抗战救灾,今天暂停营业,给您用餐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正值饭点,云南昭通鲁甸县城的一家餐馆门头上闪烁着对顾客的致歉语。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将热腾腾的饭菜打包装箱,整齐地码放在皮卡车上。他们要为鲁甸地震震中的救援力量们送去热腾腾的饭菜。

由于地震,沿线交通受阻,从鲁甸县城到龙头山镇来回需要花费五六个小时的时间,然而从4日早上开始,这家餐厅已累计为震中救援队送去了五百余盒盒饭。

餐厅经理罗泽翠是鲁甸人,她与工作人员一起端汤盛菜,忙进忙出,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灾难无情人有情,那么多外面来的人来帮助我们,作为本地人,我们要让他们在忙碌之余吃上一口热饭。”罗泽翠做这些的的理由再简单不过。

距离鲁甸县城20多公里的火德红乡,600多受灾民众正在李家山小学的篮球场上过夜,五顶小号帐篷只够部分老人和小孩挤在一起。重庆民间救援队联合鲁甸青年创业商会的志愿者们正把一批物资往这些乡镇运送。

从汶川到雅安再到玉树,任何一场大灾大难现场都不会少了他们的身影。“有废墟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志愿者。”重庆民间救援队队长胡耕源说。

震级大,震源浅,地震发生地山高谷深、人口密度大,房屋抗震性能差,使得此次地震造成的伤亡超过了4年来任何一次自然灾害。

地震发生后,壹基金的救援联盟和联合救灾小组迅速行动,救援人员、救灾物资从云南、四川、贵州迅速向昭通市鲁甸县汇集。

昭通市鲁甸县特殊学校,壹基金的临时中转仓库,太阳将操场的水泥地烤得火热。壹基金的联合救灾伙伴、云南志愿救灾联盟的负责人郭为指挥着40余名志愿者,将从昆明运来的第一批物资——网友捐赠的412件彩条布、100顶帐篷、1500个夏季简易温暖包从车上卸下。

地震发生当天,刚参加完台风“威玛逊”海南救灾的小伙子伍松放下行囊,急匆匆坐上发送物资的卡车;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的25岁女生牟可钰拿着自己的专业救护证,第一时间加入震中的救援队伍当中。还有更多的,是昭通当地的年轻人,他们三五成群赶来,不多说话,拎起包裹往安置点扛。随着专业救援队伍对灾区展开“大营救”,源源不断的志愿者也在鲁甸县的各个受灾点聚集。

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云南鲁甸“8.03”地震已造成398人遇难,1801人受伤,7.98万间房屋损毁,受灾人数达到108.84万人。

随之而来的是微博寻亲、网上捐款、为灾区祈福鼓劲……自灾害发生之时起,鲁甸并不孤单,线上线下,前线后方,一股股来自社会各界的“正能量”正在默默传递,助力灾区民众直面灾难,共度难关。(完)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日发生6.5级地震后,香港、澳门社会各界以及大陆台资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开展赈灾行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慰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4日代表特区政府和市民向地震遇难同胞表示哀悼,并对他们的家属及其他受灾同胞致以深切慰问。

梁振英表示,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秘书处4日早上已与多家救援机构初步接触,得悉香港部分救援机构有计划申请赈灾基金拨款,在云南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计划。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接获救援机构拨款申请后,会尽快处理。

香港红十字会国际及赈灾服务部四川办事处主管林传萍说,香港红十字会捐出1000个赈灾“家庭包”,已由云南红十字会运往昭通的灾区。另外,该会决定向灾区捐出39万元人民币,支持赈灾工作。

林传萍说,香港红十字会4日共派出两名香港同事前往云南昆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云南省红十字会等机构一起评估当地的灾情,做下一步的赈灾计划,包括当地灾民物资需求、捐款情况以及救援物资的运输情况等。林传萍说,红十字会将会制定中长期计划,帮助当地灾民重建家园。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4日捐出200万港元赈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他表示,香港同内地同胞血浓于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自己的行动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陈经纬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捐款50万港元,用以赈济受地震影响的儿童。

灾情传到澳门后,很多市民纷纷致电当地红十字会,希望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澳门红十字会4日紧急拨出30万元人民币,汇至云南省红十字会以协助当地紧急救灾。澳门红十字会两名工作人员也立即动身前往鲁甸,进行灾情评估及物资派发工作。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4日就云南鲁甸发生强烈地震致函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特区政府向地震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伤者及受灾群众致以诚挚的慰问,并提出澳门特区将尽最大努力协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天灾面前,大陆台资企业踊跃捐款捐物,展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大爱。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决定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人民币;旺旺集团决定捐款200万元人民币;北京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决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相关款项将通过云南省台办尽快汇入云南省红十字会捐款账户。

另据了解,旺旺、顶新、统一等在滇台资企业已主动联系云南省台办,将根据灾区需要,紧急提供方便面、饮料等应急救灾物资。

新华网昆明8月5日电(记者刘丽琴庞明广)3日下午发生的鲁甸地震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目前救援工作已全面开展,但仍面临多重困难。

地震发生后,各方立即组织派出多支医疗救援应急队赶赴受灾现场开展医疗救治防疫工作,确保地震受伤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截至4日晚19时,在震中龙头山镇,昭通市共计派出医疗救援人员793人,派出医疗救治车辆138辆,昭通市医疗卫生单位共救治1604人,其中轻伤1245人、重症303人、危重症21人、危急重症30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

地震造成灾区公路损毁严重,而余震不断、暴雨不停导致灾区重要路段反复抢修、反复中断。经初步统计,鲁甸县昭巧二级公路141段2277公里受损,2251处塌方约2500万方。巧家县鲁铅线、哨茂线两条县乡路中断,多条乡村公路受损。鲁铅线天生桥已受损无法通行。已抢通的新店镇至小河镇公路于8月4日下午6时左右塌方再次中断,计划连夜连晚抢通。截至8月4日下午8时,昭通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出动人员5737人次,投入挖机229台次、装载机450台、拖车119台次、执法执勤车辆90车次;运输车271车次在现场救灾。

经过抢修,8月4日6时沙坝至龙头山路段生命线已抢通,救灾车辆可从鲁甸通往龙头山集镇口,龙头山镇龙泉河桥已受损中断,正在调运钢架桥。从昆明经会泽、鲁甸县城、小寨、沙坝进入龙头山公路畅通;从昭通经鲁甸、小寨乡、沙坝进入龙头山集镇公路畅通。截至目前,通往巧家各乡镇的公路除了避开昭巧二级鲁甸至巧家包谷垴段和新中断的新店镇至小河镇公路外,其余均有公路到达。

但到火德红镇和乐红镇的公路还不畅通。昭巧二级公路天生桥前后4公里处还需继续抢修,而且现场有巨石需要今晚爆破作业;龙头山—龙井—西屏—银屏—翠屏、乐红至施初、火德红—红石岩—昭巧二级路等道路正在全力组织抢修。

地震还造成通信、电力中断现象。据了解,地震造成网络通讯设施损毁严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抢修网络,在超级基站、应急通信车等抢险应急举措保障下,灾区网络基本畅通,为应急抢险提供了有效保障。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昭通分公司尹朝炽第一时间带领网络抢修人员深入震中重灾区,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身背500升发电用油人力徒步送入灾区。

地震在昭通就造成10个乡镇38412户供电中断,其中,鲁甸6个乡镇共29250户,巧家3个乡镇共7905户,昭阳区1个乡镇共1257户。经过努力抢通,截至4日18时,灾害造成停运的3个35千伏变电站已全部恢复送电,停运的15条10千伏线路已恢复供电9条,29400户已恢复供电。为尽快恢复灾区正常供电,昭通市紧急组织53人,每人一个背篓徒步35公里,背运低压供电套装等应急物资赶赴灾区参与保供电工作。

据介绍,由于受灾范围广、受灾程度深,公路损毁严重,抢险保通任务重;而进入震中龙头山乡的道路实行管制,交通受阻,运送电力抢险物资及工器具的车辆无法进入灾区,一些抢险救灾工作难以开展。同时,由于山体滑坡滚石及降雨不断,山体破碎,已抢通路段面临随时中断的可能,公路保通、通讯保通压力巨大,电网薄弱、供电可靠性较差。据预报,未来几天震区都有降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可能情况发生,公路抢险保通工作仍面临极大压力。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 据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消息,从8月5号开始,云南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善后处置工作组将对遇难者家属发放抚慰金每人2万元。

救援方面,从鲁甸区通往灾区的27公里路将全面清理,所有闲杂车辆一律撤回县城,成都军区表示条件准许情况下,最大限度调用直升机救援。

云南民政厅今天通报,截至4日14点,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398人死亡、3人失踪(巧家3人)、1801人受伤。

?

中新网成都8月4日电 (高寒)4日晚记者从四川凉山宁南县委宣传部获悉,截至4日下午17时30分,云南鲁甸地震共造成宁南县跑马乡、葫芦口镇、白鹤滩镇等8个乡镇11500余人受灾,987户农户房屋受损,其中房屋垮塌23间,农房受损2579间;无人员伤亡报告。预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30余万元。当地救灾救援工作正有序展开。

因宁南相距震中较近,地震发生时宁南县震感强烈,持续震动时间约有二十多秒。截至4日下午17时30分,地震共造成宁南县跑马乡、倮格乡、葫芦口镇、白鹤滩镇、大同乡、骑骡沟乡、华弹镇等8个乡镇11500余人受灾,987户农户房屋受损,其中房屋垮塌23间,农房受损2579间;沟渠受损20条长98.6公里,4座桥梁受损,49.8公里道路受损,2口山坪塘受损,无人员伤亡报告。预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30余万元。

灾情发生后,宁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安排部署相关自救工作,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震情,调查了解灾情,稳定受灾群众情绪。

“抢险队能快速出发,得益于物资准备充分,民兵训练有素,各单位协调配合到位,应急预案启动及时。”参与组织抢险队的宁南县政府办主任焦道未说。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宁南县及时组织集结,选派了第一支由消防、卫生、电力、民兵等组成的70人应急抢险队立即奔赴重灾区开展抗震救灾。

“由于路上堵车严重,早上九点才到达灾区,我们70人的抢险队分成了两个组,分头深入新店镇实施救援,各组正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全力开展抢险工作。”在灾区负责抢险队的宁南县副县长高峰说。

同时,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工作组,在了解宁南县具体情况后,分成了2个工作组,在该县沿金沙江的乡镇进行灾情实地勘察,并在指挥部加强余震监测及震情的分析研判,四川省裂度图也正在紧张绘制中。

截止发稿时,记者从宁南县团县委和妇联了解到,5日将向云南省巧家县2个重灾区送去价值10万余元(8000份/套)的矿泉水、方便面和面包等食品,且将组织志愿者前往进行志愿活动。(完)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民政部网站4日发布消息称,民政部根据地震灾区需求,向云南省调拨3.346万顶帐篷、1万床棉被、6万件棉大衣、1万张折叠床、1万条睡袋、5000套折叠桌凳和50个简易厕所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与此同时,民政部指导云南省民政厅抓紧做好物资调运和发放工作。截至4日15时,云南省下拨昭通市救灾资金2000万元,省民政厅已向地震灾区调运发放省级救灾物资,包括3万顶帐篷、2.95万床棉被、1.5万套折叠床、2.5万件棉大衣、2万套衣服、1200件彩条布、4000件雨衣等。

民政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此次地震还造成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万人受灾,7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700余户1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2800余户7000余间房屋一般损坏。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查统计中。

贵州省减灾办、省民政厅启动了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威宁县查看灾情,下拨省级救灾应急资金260万元,调拨救灾帐篷300顶,威宁县下拨救灾资金30万元,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杨维汉 吴晶晶)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记者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房屋抗震性能差、人口密度高、震源浅等原因,导致鲁甸地震伤亡严重。

此次地震是2000年以来云南省境内发生的最大地震,波及范围广,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均有人员死亡,地震灾害损失严重,特别是鲁甸县人员伤亡惨重。

据了解,鲁甸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5人,为全省平均值的2倍,为人口稠密地区。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房屋以砖混合土木结构为主,普遍未经抗震设防,部分房屋以夯土墙承重且老旧,抗震性能差,这是导致人员伤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这次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是典型的浅源地震,地表振动强烈。灾区地形崎岖,构造复杂,地层破碎,又恰值雨季,滚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易发。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任沁沁 王建华 李建华)鲁甸,一个美丽安宁的县城,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滇东北高原南部。

这片悠久的土地,孕育着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约43万人。

8月3日16时30分,一次突袭而来、震源深度12千米的6.5级强烈地震,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制造了严重的伤亡。

这是该区域1974年以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云南省14年来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虎扑nba:随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

在经历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等强震灾害考验之后,中国各方力量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驰援鲁甸灾区,与死神赛跑。

震后约10分钟(以下时间为3日),第14集团军地震应急救援队115名官兵携带生命探测仪、照明和挖掘等应急救援装备紧急驰援灾区。第14集团军某旅1100名官兵携带土木工具从野外驻训地直接出发赶赴灾区。

与此同时,云南省陆军预备役师170余名专业救援人员分别从昆明、楚雄、玉溪、曲靖四个方向向灾区机动。

成都军区联勤部出动3支医疗队和保障分队共600余人,携带野战手术车等救援设备赶赴震中。

后续力量全面待命。

大约一小时后,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II级应急响应。云南地震局派出30人左右的工作组赶赴灾区,研判震情形势。

云南省民政厅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向鲁甸县紧急调运首批帐篷、棉被、折叠床、棉衣、彩条布等救灾物资。

鲁甸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医疗救护、查灾核灾、震情监测等工作组。公安、消防等部门集结前往震中。移动、电信、联通均派员赶赴灾区抢修受阻的通讯。

工信部应急通信指挥中心安排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当地通信运行,组织抢修受灾通信设施,保障通信正常。

17时40分,中石油所辖昭通公司41座加油站全部恢复正常运营,并开通绿色加油通道服务抗震救灾队伍。

18时30分,云南省政府救援工作组开始登机;19时04分,东航MU7691航班搭载首批124名救灾工作人员飞赴昭通。

截至18时50分,已有3辆救护车运送伤员到县城医院救治。

新华社20时许报道,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八部门组成的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合工作组赶赴震区查看灾情,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截至21时,云南省军区和第14集团军共出动25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赶往灾区抗震救灾。

新华社21时30分许报道,中国红十字会、云南红十字会、香港红十字会、澳门红十字会和四川红十字会等已纷纷向鲁甸灾区调拨赈灾物品。

23时20分许,震中区域移动通信网络基本恢复正常。

深夜,东航从昆明飞往昭通的第二架次救援航班降落昭通机场,完成云南省第二组救灾工作组人员运送。

4日0时10分(以下时间均为4日),武警交通部队120余名官兵携带26台套大型应急救援装备抵达鲁甸地震灾区,即可展开道路抢通工作,并连夜投入通往震中龙头山镇和重灾区火德红镇的“生命通道”的抢通工程。

截至2时30分,云南省共投入7000余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20000顶帐篷、30000床棉被、15000顶折叠床、25000件大衣分三批调往灾区。

上午7时许,新华社发出快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有关方面负责人正赶赴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李克强总理在飞机上召开紧急会议,指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科学有力举措抓紧救援,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提出8点要求。

经过一夜抢修,9时许,从鲁甸县至震中龙头山镇的公路救援通道已逐渐疏通,大批伤员被陆续运出。

9时3分,中国地震局将鲁甸6.5级地震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

上午,解放军派出2架运输机、6架直升机,赴鲁甸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9时46分,陆军第38集团军某工兵团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搭乘空军大型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赶赴灾区。其中90%以上官兵参与过地震救援。

10时许,重庆市第一批志愿者抵达震区。

10时30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对鲁甸地震感到非常悲痛,为震区祈福:愿生者远离苦难,逝者早得解脱。

新华社13时21分报道,公安部交管局已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要求对昭通通往鲁甸地震灾区的公路全线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抗震救灾车辆优先通行。

截至11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南方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东方航空等中央企业在通讯、电力、燃油、交通运输等方面为灾区提供紧急救援。

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相关央企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机制,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全力抢修重要基础设施,积极提供物资与人员保障。

11时,国家减灾委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进一步支持鲁甸地震灾区做好救灾工作。

11时54分,昆明铁路局首趟“救002”次支援鲁甸灾区专列装载着各类救灾物资和救援人员从昆明火车站开出,预计18时左右抵达昭通火车站,并将根据实际情况参与运送伤员等工作。

12时30分,南航接到指令,紧急运送近6吨救灾物资至震区。南航迅速调配的两架航班分别在14时53分、16时25分启程飞往昆明。

13时01分,昭通市血站已找到5.5个单位的RH阴性B型“熊猫血”,足够巧家“熊猫血”伤员的手术用血。此外,由于昭通血站存血量只够200名受伤民众使用,有关方面呼吁市民献血。

新华社13时52分报道,李克强冒着高温,踏着泥泞小道和残砖断瓦,徒步五公里多,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抢险人员,指挥救灾。

14时,地震引发的牛栏江堰塞湖危险区群众已全部撤离,相关排危抢险工作正有序开展。

14时30分许,以东航云南公司为主的救援人员“空中生命线”已初步搭起。

新华社17时报道,包括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蓝豹救援队、华夏救灾基金等多个民间救援组织陆续前往灾区展开救援。

新华社17时14分报道,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6亿元。包括港澳台侨胞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钱款,纷纷向灾区汇集。

互联网上,无数网友为遇难者点灯致哀,祈愿逝者安息;呼吁科学救援,“为生命让出通道”;建议未来应把房屋抗震性作为强制性指标来执行。

截至14时,地震造成398人遇难,108.84万人受灾。余震不断,截至15时,鲁甸发生余震460次。

24小时已过,伤亡数字预料还会上升。李克强总理强调,必须抓住一切可能,充分用好48小时、72小时黄金救援期,尽最大努力搜寻失踪者,营救埋在废墟下的群众,不到最后绝不轻言放弃。

13亿人民的心,牵挂鲁甸;13亿人民的力,救援鲁甸。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4日要求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紧急调度56部卫星电话支援云南昭通灾区,卫星电话最晚于5日早送达。

截至8月4日,云南昭通灾区共有54个移动通信基站退出服务状态,固网13个接入点中断。未出现本地网和县、乡镇通信全阻。经初步统计,目前已累计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384人次、应急通信车辆94台次、移动油机162台次及其他应急通信设备14台(套)次、卫星电话31部,并开通了鲁甸县、巧家县两个超级基站,为现场指挥部和两个灾民安置点提供了通信保障,全力保障灾区通信。

在快速抢修恢复通信的同时,通信行业向灾区公众推出了欠费不停机、寻亲热线、救灾网点服务告知短信、手机充电站、报平安电话、救灾现场服务点、紧急开机服务、免费天气预报等十余项举措。

工信部副部长尚冰4日已率队赶赴灾区,指挥现场通信抢修,随队前往的还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高层。

新华网昆明8月4日电(记者 王研)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消息,鲁甸“8·03”地震发生后,至4日15时,全省公安机关共投入警力1.1万余名、出动车辆3100余辆、搜救犬17只;共搜救受伤群众1960余名、搜寻遇难群众遗体45具、疏散转移群众1.93万余名。

昭通市警方组织全市2000余名警力及时赶赴灾区全力搜救受伤、受困人员,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保障道路畅通,确保治安稳定。曲靖市公安机关立即调集1060名警力、240辆车辆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公安机关加强与民政、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加强灾情监测,排查危险部位并设置警示标志,严防次生灾害。

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启动交通应急一级响应,要求灾区及周边地区交警部门全警上岗加大对灾区及通往灾区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对灾区主干道路和周边重点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和疏导分流,协调有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轻灾区道路保通压力。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紧急调集昭通、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9个支队及总队特勤支队、搜救犬基地共141辆特种车辆、937名消防官兵和17只搜救犬投入搜救工作。同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巡查工作,全力预防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派出总队机关及机动支队127人组成抢险救援分队、总队医院41人组成医疗救援分队,携带救援器材和价值50余万元的急救药品及集群通信车、动中通卫星车各一辆于4日中午12时赶到灾区。边防总队后勤基地运输队出动9辆运输车,协助民政部门抢运帐篷、折叠床、大衣、彩条布、棉垫等救灾物资90余吨。

在鲁甸地震灾害中,处于震中位置的龙头山派出所办公楼全部坍塌,派出所正在办公的3名民警、2名协警及正在派出所办事的2名群众被掩埋。目前,被埋的2名群众和1名协警成功获救,3名民警和1名协警牺牲。

至4日下午3点,警方共设置临时交通临时管制点6个、临时分流点5个,共计分流车辆1.6万余辆(次)。云南省公安厅已要求灾区周边州市公安机关及厅直相关部门调集警力和物资,做好增援准备。

救灾途中爱心汇聚 2014-08-04 22:41

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4日电(记者 周相吉)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随着救援的迅速展开,当地群众、学生也组成志愿者,为十万火急的救灾征途中汇聚点滴爱心。

4日7时左右,在靠近鲁甸县城外,几十辆物资捐赠的社会车辆排成长队,打着双闪灯前行。整个车队井然有序,缓缓驶入县城。接近鲁甸县,手臂系着红绸带的志愿者也逐渐增多起来。这些志愿者之中,有大人也有小孩。

记者4日上午在鲁甸县人民医院看到,十几个学生帮忙用推车输送伤员,其中一位初中生还自告奋勇带领医疗队前往震中帮忙救援。这些来自当地学校的志愿者,他们手臂系着红绸带,主动帮忙维护秩序。鲁甸县第一中学的学生夏春说,她在4日早上7点就自发赶到鲁甸县人民医院门口。“看到这些救援车辆,就看到了希望。”夏春说。

越是艰难困苦、危急险重,给人以温暖的人性光芒越强。这些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这次鲁甸地震中,有着惊人的共性,显示出中华民族最善良、最坚韧的特性。

“一位小战士今天对我说,他中午吃到一碗方便面,感觉到是世界最幸福的事。”鲁甸县市民陈泰贤告诉记者说,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他感动不已。从救援战士口中,陈泰贤得知这些可爱的官兵从3日下午直到4日中午,没吃上一口热饭。从4日下午,他开始为救援官兵联系盒饭。4日傍晚7点,在鲁甸县政通路上,陈泰贤联系上卖盒饭的老板沈祥珍正在张罗着给官兵们装盒饭,由于人手不足,很多志愿者也前来帮忙。

“作为土生土长的鲁甸人,这次发生了地震,我一直想着能为灾区做点什么。”陈泰贤说,地震发生后,他也让自己的儿子加入了志愿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