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耶路撒冷11月25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5日宣布,以方已决定在10个月内不再批准新的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建设项目,以期恢复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

内塔尼亚胡当晚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暂停定居点建设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符合以色列的利益,其目的是促成恢复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他说,以方如今已迈出意义深远的一步,希望巴方也能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双方和谈。他还敦促整个阿拉伯世界利用这一契机推进与以色列的和平进程。

内塔尼亚胡同时承诺说,他将保证约旦河西岸约30万犹太定居者继续正常生活,此前已批准的约3000套定居点房屋的建设项目将会继续进行,犹太会堂、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将继续。他还强调,东耶路撒冷的建设活动不受任何限制。

针对近来一直与国际社会一道敦促以方完全停建定居点的以色列重要盟友美国,内塔尼亚胡表示,以方此次暂停定居点建设的决定表明,以方愿与美国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暂停定居点建设的决定由以色列安全内阁当天下午通过。根据该决定,以政府将成立专门机构,监督决定执行情况;擅自违禁进行建设活动的个人或地方负责人将受到惩罚,房车、活动房屋的移动情况也将受到监控。

以巴双方2007年底在美国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上重启中断多年的和谈,并在此后一年内进行了多轮首脑会晤和代表团谈判,但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以色列2008年底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双方和谈再度中断。尽管国际社会强烈呼吁和美国大力促和,双方至今未能重启和谈。巴方近期强调,在以色列完全停建定居点之前不会回到谈判桌前。

定居点和东耶路撒冷是阻碍以巴和平进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一直敦促以色列完全冻结包括东耶路撒冷区域在内的定居点建设活动,为重启以巴和谈铺路。但以方一直坚称,必须保证定居点的“自然增长”和定居者的正常生活。

以方25日宣布停建决定后,巴勒斯坦方面对以方这一举动表示不满,强调巴方不接受任何不包括东耶路撒冷的停建决定。

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东耶路撒冷,后将其兼并,并声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巴勒斯坦方面坚称,东耶路撒冷是其未来国家的首都。(记者 邓玉山 徐刚)

' />
中新网11月25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4日表示,以色列还没有与哈马斯达成交换关押人员的协议,双方不一定会做成此笔交易。

据路透社报道,内塔尼亚胡说:“双方还没有达成交换协议,我不清楚能否做成这笔交易。”

以色列一直不愿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指控他们杀害了以色列公民。在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人,以换取被俘获的以色列士兵的问题上,以色列政府担心这个交易会遭到国内舆论的激烈反弹。

内塔尼亚胡说:“是否要做这笔交易,我们需要以色列各界对此进行广泛讨论。我们将邀请内阁各位部长以及广大公众,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7位以色列内阁部长已经私下讨论了这项研拟中的交易,其中一位内政部长伊沙以(Eli Yishai)24日公开透露了这项策划中的交换,试图平息以色列人对这笔交易的担忧。

据报道,以色列官员23日透露,以色列已经软化立场,将与哈马斯组织达成交换在押人员协议。以色列将答应释放160名关押在以色列狱中的巴勒斯坦人,以交换以色列士兵沙利特(Gilad Shalit)。几位匿名巴勒斯坦官员透露,巴以双方已就释放人员名单与人数达成一致。

' />
中新网11月24日电 匿名官员23日透露,以色列已经软化立场,将与哈马斯组织达成交换在押人员协议。以色列同意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人,以交换3年前被哈马斯俘获的一名以色列士兵。

综合路透社与美联社报道,哈马斯的代表团最近抵达埃及,与埃及安保部门官员在开罗举行会谈,讨论这个由埃及与德国居间调解的交换协议。

据熟悉这次会谈内幕的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将答应释放160名关押在以色列狱中的巴勒斯坦人,以交换以色列士兵沙利特(Gilad Shalit)。

几位匿名巴勒斯坦官员透露,巴以双方已就释放人员名单与人数达成一致。一位官员说,沙利特将首先被交给埃及人,然后再回到以色列。同时以色列将释放第一批在押巴勒斯坦人。其余在以色列监狱中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获得释放。

如果此次交换成功,将提高哈马斯在巴国内的威望,同时将打击哈马斯的对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因为以色列此次拟释放人员中,包括法塔赫高级领袖马尔万?巴尔古提(Marwan Barghouti),巴尔古提是阿巴斯在法塔赫的主要竞争对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希望通过此次交易寻求个人政治生涯的突破。将沙利特成功带回国,将会增强他在以色列政局的地位;同时,在国际社会批评他未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积极努力的时候,此次交易的成功,将带给内塔尼亚胡一个重要的外交胜利。

' />
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上周宣布,巴方对和谈建国已经越来越失望,因此决定寻求单方面建国,并请求联合国安理会支持。巴方此意向引起各方关注。

实际上,巴领导人此前曾多次宣布建国。最早是1988年11月15日,巴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尔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迄今获137个国家承认,在90多个国家设使馆。但巴以未签和约,巴仅自治而并未有国家实体。巴以和谈9年后因暴力冲突升级中断,2007年底在美国安纳波利斯国际和会重启和谈,因加沙战火而再度中断。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初上台后再次重启巴以和谈,因巴内部分裂及停建定居点分歧,至今未成功。

巴方早就有单方面建国的筹备计划。巴总理法耶兹今年8月25日曾介绍巴方逐步建国家实体的构想,包括两年左右建机场、铁路、治安、东耶首都建设等13项措施。

对巴建国曾出现许多方案。哈马斯等强硬派曾提出“零国方案”,即终极目标是建立包括以巴和阿拉伯世界的大伊斯兰帝国。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本月初还提出不少巴人士支持的“一国方案”,即面临和谈僵局,巴方干脆放弃和谈、建国,承认以色列为当地唯一国家,要求穆斯林、犹太人与基督徒在一国内平等相处。这将使以色列不再是犹太人国家,犹太人将成少数民族。以色列右翼则提出“三国方案”,即回到1967年战争前状态,由埃及接管加沙,西岸并入约旦。还有左翼学者提出“四国方案”,即以、巴、埃及、约旦互换土地,加沙向埃及西奈半岛扩大,以色列方用南部荒地交换西岸定居点给埃及,既解决小小加沙150万居民的人口危机,也解决定居点问题,还为约旦开辟经埃及到地中海的通道。

当前最现实的“二国方案”,源于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的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建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面积各为1.52万和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国际托管。巴以和谈1993年9月签奥斯陆协议,迄今巴控区约2500平方公里。2003年6月启动中东和平路线图,规定按1967年战争前边界建巴国,面积6千多平方公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6月首次表示支持巴建国,但它不能拥有军队、不能控制领空。这实际上是“一国半方案”。

阿巴斯2005年上台后,巴以关系明显改善。但哈马斯2006年控制加沙后,巴内部分歧激化,巴以和谈僵持。加上以右翼政府立场强硬,阿巴斯内忧外患,本月初曾经表示要引退。人们大都认为,这和巴单边建国及“一国方案”一样,均为巴无奈的施压之举。

以总理强硬回应称,巴单边建国将破坏双方协议,以方也将采取单边措施。他同时表示,若重启和谈,以方让步将“令世界惊讶”。埃雷卡特16日称,巴寻求联合国支持建国并非单方面建国,而是推动国际社会支持“两国方案”。这再次表明,巴单方面建国不现实。和谈是化解巴以冲突唯一途径,双方签和约巴才能真正独立建国,和平共存。

' />
新华网开罗11月22日电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22日在开罗呼吁尽早重启和平谈判,并称和谈开始后,以方将不会建设新的定居点,也不会“征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佩雷斯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晤后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说,以色列已准备好接纳“两国方案”,定居点这一“次要”问题不应成为重启和谈的障碍,“自重启和谈的那一刻起,将不会有新的定居点,也不会征用更多土地,也不会在新的定居点上投资。”

佩雷斯的这一最新表态仍与巴方的要求差距较大,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直坚持,除非以方完全停止定居点建设,否则巴方拒绝恢复谈判。

穆巴拉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要求以方立即停止在其占领的土地上建设定居点,基于1967年以前的阿以边界重启谈判。穆巴拉克呼吁有关各方不应浪费当前实现和平的绝佳机会。

此前一天,穆巴拉克在议会发表讲话时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扩张行为以及对加沙的持续封锁是为和平之路设置“障碍”。(记者 陈公正 冯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