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沃内11日宣布,智利圣何塞铜矿的救援人员当天在救援隧道内进行了救人搭载舱的试验,被称为“胶囊”的搭载舱下降至610米并未出现问题,证明救人计划有望顺利完成,被困矿工的最终救援行动将于13日零时正式开始。

测试成功

智利救援人员11日完成了圣何塞铜矿救援通道加固工作。救援人员用金属管将救援通道内壁加固,以防矿工升井时通道墙体出现塌方险情。

参与作业的矿工卡洛斯·比尔切斯说:“加固工作凌晨3时(北京时间14时)完成。”

救援人员随后把特制救援舱降至距离地面大约625米的通道底部,救援舱下井测试取得成功。

戈尔沃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定名为“凤凰1号”的救援搭载舱被成功送入地下610米处,并成功起吊,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也就是说,救援行动的最后准备已经完成。

智利卫生部长马纳利奇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进行试验的“凤凰1号”搭载舱是3枚“胶囊”中体积最大的,它的成功下放、回收证明行动计划现实可行,剩下来的工作就是保证救人过程顺畅无误。

救援舱直径53厘米,仅稍宽于人的肩部。矿工将搭乘它由井下升至地面。

救援人员说,他们还将使用石油钻井设备钻凿另一口竖井,用作矿工升井过程中出现复杂情况时的备选方案。

准备就绪

根据智利政府公布的计划,两名矿业救援专业人员和两名军方医护人员将随搭载舱下降至井下624米处的工作间,对所有33名矿工进行检查,按照生理、心理两方面的状况排定升井顺序。此后每位矿工将进入军方研制的“胶囊”,以平均每秒0.2米的速度上升,重回地面。

救援舱每完成一次升降井大约需要1小时。因此,33名受困矿工最迟可在15日全部“重见天日”。

卫生部长海梅·马纳利奇说,矿难救援方已从被困的33名矿工中确定了首批4名升井矿工人选。

马纳利奇对媒体说,这4名矿工身强力壮,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最关键的首名升井矿工由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沃内亲自挑选。但马纳利奇并未透露他们的姓名,其他矿工将随后出井。

矿工升井时须闭上眼睛,出井时会立即戴上墨镜,防止因长时间未见光后光线对眼睛造成损害。

出井后,矿工将先在矿区设立的野战医院接受医学检查,随后可与家人短暂团聚,再由直升机送至附近科皮亚波的一家医院接受进一步医学观察。

直升机10日夜间已先期展开黑暗飞行演练。


盼儿改行

33名受困矿工当前身体状况良好,只有一些人出现皮肤感染症状。

智利圣何塞铜矿8月5日发生塌方,33名矿工受困地下700米处。这些矿工已创造矿难最长生还时间世界纪录。

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决定12日亲赴圣何塞铜矿见证矿工出井。他11日说:“我打算明天与33名矿工的家属们一同分享这一激动时刻。”

由于受困矿工中有一人来自玻利维亚,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也承诺前往现场,祝贺他成功获救。

随着升井时间临近,矿工家属两个多月的焦虑正逐渐为喜悦所取代。他们中许多人已前往铜矿附近一处名为“希望营地”的安置点,倒数与亲人相聚的时刻。

矿工达尼埃尔·埃雷拉的母亲阿莉西亚·坎波斯告诉路透社记者:“我累了。(我)许多天什么也不干,就是坐着等。”

她在安置点帐篷里为儿子准备了鱼肉三明治,同时希望儿子升井后换个工作。据新华社电记者黎藜 栾翔 刘锴 赵敬珩


>>链接

先见家人再会媒体

68天,33名矿工创造了矿难最长生还时间世界纪录,吸引全球关注。

距救援通道出口处100米外,大批媒体记者守候,时刻准备记录矿工出井瞬间。美联社报道,出井时,矿工会身着绿色制服,胸前挂有自己的名字。

记者亚历杭德罗·皮诺每天与矿工联系,指导后者如何应对媒体。“他们表示希望先与家人团聚,”皮诺说,“那以后,他们才会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

根据救援计划,矿工返回地面后会在附近与他们选定的1至3名家人短暂团聚。皮诺说:“他们有许多话要说,但请让他们先与家人团聚,拥抱爱人、孩子和孙子。”他没有说明矿工打算何时、以何种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生活面临巨大改变

智利大学生理学家克劳斯·贝恩说,矿工“重见天日”后,不仅会遭遇媒体“狂轰滥炸”,甚至整个社会“都想挖掘他们井下求生的点点滴滴”。

他们会不愁金钱、不乏名利:参观总统府、享受昂贵旅行、参加电视节目、出书、拍电影,甚至有人会免费送上工作……

无论怎样,他们的生活都会完全改变。

圣地亚哥大学心理学家塞尔希奥·冈萨雷斯说,“这些人从矿井底部出来后,已经是不同的人了。”

布兰登·菲舍尔是何塞铜矿救援通道钻孔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看来,矿工在井下表现出的“团结”精神不会持久。

这家企业生产的钻孔设备曾用于20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矿难救援,解救9人。然而,在镁光灯追逐下,在利益驱使下,这些获救者之间的友情、与家人的亲情土崩瓦解。“从这时开始,他们的生活将改变,”菲舍尔预言,“很少有人会因为名利、官司走到一起。一旦涉及到钱,事情总会变得丑陋。”

>>花絮

黑暗里的“最后一夜”

“今天,矿工们将度过在一起的最后一夜!”救援人员安德烈·索加雷在“推特”上发布消息。

井下,受困矿工平静度过在一起的最后一夜,等待新一天的黎明。

“我不紧张,轮到我上去时,我会感觉很棒,”现年19岁、最年轻的矿工吉米·桑切斯在一封信里写道,“出去时,我想见女儿。”桑切斯的亲戚罗萨娜·阿瓦洛斯告诉路透社记者,家人打算为他办一场聚会,“大约500人会参加”。

' />

智利救援人员成功对救生舱进行了测试

中新网10月13日电据香港《大公报》13日援引法新社报道:在拯救33名被困智利矿工的工作中,把他们带回地面是最棘手的部分,因为其间可能有石头滑落,每位矿工被困在细小的救生舱中也可能承受压力。

可能有石头掉下

首席工程师索加雷特在记者会上说:“在垂直系统中载人总是有风险的。”他解释,过程中有可能有石头掉下来,而且狭窄的搭载舱也有可能受损,“但我们会有方法扫除这些障碍”。

搭载受困矿工升井的是海军特制救生舱“凤凰号”,意欲矿工在脱困后“重生”。救生舱仅及肩宽,两端分别装有8个导向减震轮。舱内将安装一架摄影机,镜头将聚焦矿工脸部及氧气罩与双向沟通器,设计升降速度为每秒1米。如果在升回地面期间出现险情,矿工可以脱离救生舱,借助滑轮慢慢返回地底。

救援人员称,沟通器有双重作用,一是地面可进行医学跟踪,另外就是能让矿工专注于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

智利卫生部长马纳利奇指出,目前最令人担心是矿工会恐慌。他说:“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是从坚硬的石块间被吊起来,还要忍受30摄氏度的高温。”

他亦表示,由于升井的速度颇快,因此官员担心部分矿工会出现急性高血压,另一些人则血压会陡降。

服阿司匹林防血管堵塞

这些矿工们已开始服用100毫克的阿司匹林,以防升井的过程中发生血管阻塞。他们在最后数小时,将穿上紧缩袜与特制束身衣,这些衣服装有电极,以跟踪他们的心跳、呼吸、体温和耗氧量。同时,他们仅能食用美国太空总署提供的高热量流质食物,以防在升井的过程中呕吐。

矿工在出井后,将立即在现场设的“稳定区”接受2小时的紧急医疗检查,他们将获准见2至3名亲属,随后由直升机运往科皮亚波医院观察至少2天。

' />
新华网快讯:智利总统皮涅拉12日宣布,智利矿工弗洛伦西奥·阿瓦洛斯等4人将成为第一批升井的矿工。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最后阶段的救援工作将于当地时间12日晚开始。

?

' />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发生塌方事故的智利圣何塞铜矿最后阶段的救援工作计划于当地时间12日晚启动。智利政府为确保被困矿工顺利获救,进行了大量细致准备和详细评估,营救行动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因此救援结果仍然面临以下几种变数。

一、救援行动取得成功。在救援行动正式开始前,智利救援人员11日在救援隧道内进行了救人搭载舱的试验。被称为“胶囊”的搭载舱下降至610米,并成功起吊,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救援人员还在试验中对隧道内的氧气浓度进行检测,证明矿工的健康在升井过程中不会面临任何威胁。

目前,大部分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对救援行动取得成功表示乐观。

二、救援“胶囊”卡在隧道中。尽管准备充分,但是救援行动受挫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其中可能出现的一个意外情况是救生舱卡在隧道中。

专家指出,由于救援隧道长达600余米,而且岩壁情况复杂。为了加快救援进度,只对其中不稳定的几十米铺设了内壁,如果在升井过程中岩壁碎石崩塌或者救生舱偏离轨道,就可能出现“卡壳”。

救援人员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救生舱中配备了氧气面罩和对讲机,矿工戴的具有视听功能的头盔也将随时和地面保持联系。一旦出现救生舱在隧道中“卡壳”的情况,矿工将启动紧急系统,届时救生舱会分离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水压系统帮助下把矿工送回到矿井底部,然后救援人员再设法将另一部分运出地面,再换用小一些的救生舱继续进行救援任务。

三、若“B计划”失败,有“C计划”保底。第三种情况是出现了最糟糕的结果,那就是“B计划”彻底失败,被困矿工无法从隧道中救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寄希望于目前仍在进行的“C计划”。

虽然“B计划”的救援隧道在上周全部打通,但是“C计划”隧道的工程并未停止,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

“C计划”设计的救援隧道要钻到580米深度,目前工程已经进展到457米,预计还要一周时间能够完工。“C计划”的救援隧道直径更宽,角度更直,这样救生舱在上升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障碍,整个过程会更加顺利。当然,出现这一情况的后果是救援行动将再推迟一周左右时间,这对于已经做好脱困准备的矿工的心理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冲击。(记者 栾翔 报道员 赵敬珩)

' />
“智利矿工被困地下两月”追踪

当地时间11日,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沃内宣布,对该国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的最终救援行动将于13日零时(北京时间11时)正式开始。被困地下68天后,33名矿工能否重见天日?他们的命运不仅令智利全国关注,更牵动了全球媒体的神经。

救援行动开始时,现场将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1700名记者,而智利和玻利维亚两国总统,更将亲赴现场迎接“逃出升天”的矿工。

矿主带头捐款

矿难发生后,矿工家属们在井外搭建了临时房屋,并称之为“希望营”。他们日夜在这里等待亲人的消息。而来自智利全国各地,与被困矿工素不相识的人们也聚集到这里,希望能为救援尽一份力,或者仅仅是为安慰焦急等待的矿工家属。

贝纳达是一位来自首都圣地亚哥的普通老妇人,她专程来到“希望营”,帮助矿工的家属们编织花环、制作点心,准备迎接获救矿工。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为家属们准备500份食物。在贝纳达看来,这场矿难让智利民众团结在一起,她说:“智利本是贫富隔阂严重的国家,但在这里……人们更加团结了。”

矿工家属们还得到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祝福和礼物。一名智利矿主还为每位被困矿工设立了一个捐款账户,并带头给每人捐款1万美元。

国际合作救援

智利总统皮涅拉12日决定亲赴铜矿迎接矿工出井。他11日说:“救援已经接近尾声,我计划于明天和33名矿工的家属们共同分享这个令人神奇的时刻。”

被困33名矿工中,32人是智利人,还有1人是玻利维亚国籍。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也已经承诺前往现场,与皮涅拉一同祝贺矿工成功获救。此时,莫拉莱斯的左翼立场和皮涅拉的右翼背景间的政治分歧似乎已不重要。

在矿井外,飘扬着加拿大、美国、阿根廷等国的国旗,表明这是一场国际合作的救援行动。巴勒斯坦驻智利大使卡里拉到访后,也将国旗留在这里。

来自世界各国的25家私人采矿公司共同参与营救行动,他们带来了最好的设备和人才。用于开凿救援井的液压挖掘机是澳大利亚制造,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小组在现场协助井下矿工渡过难关,而由中国生产的起重机则承担起吊救援舱的重任……


全球密切关注

而当矿工们重见天日的时刻即将到来时,来自全球各地的1700名记者也已经聚集到事发矿井外,准备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为了防止媒体影响救援行动,救援人员计划在救援隧道出口设置一块屏障,这样矿工升井后就不会被密集的闪光灯包围。不过,在井口90米处还是设有一个媒体平台。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每日电讯》到阿拉伯新闻网、《印度时报》,全球媒体都密切关注着这33名普通矿工的命运。(谢来)

特写

33名矿工创造世界纪录

33名受困矿工当前身体状况良好,只有一些人出现皮肤感染症状。智利圣何塞铜矿8月5日发生塌方,33名矿工被困地下。这些矿工已创造矿难最长生还时间世界纪录。随着升井时间临近,矿工家属两个多月的焦虑正逐渐为喜悦所取代。他们中许多人已前往铜矿附近一处名为“希望营”的安置点,倒数与亲人相聚的时刻。

矿工达尼埃尔·埃雷拉的母亲阿莉西亚·坎波斯告诉路透社记者:“我累了。(我)许多天什么也不干,就是坐着等。”

她在安置点帐篷里为儿子准备了鱼肉三明治,同时希望儿子升井后换个工作。(新华社专稿)


救援

探路“胶囊”完成救人试验

据新华社电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沃内11日宣布,智利圣何塞铜矿的救援人员当天在救援隧道内进行了救人搭载舱的试验。

被称为“胶囊”的搭载舱下降至610米并未出现问题,证明救人计划有望顺利完成,因而被困矿工的最终救援行动将于13日零时正式开始。戈尔沃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11日凌晨总长为55米的救援隧道内管铺设工作宣告结束。定名为“凤凰1号”的救援搭载舱被成功送入地下610米处,并成功起吊,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也就是说,救援行动的最后准备已经完成。

智利卫生部长马纳利奇当天说,进行实验的“凤凰1号”搭载舱是3枚“胶囊”中体积最大的,它的成功下放、回收证明行动计划现实可行,剩下来的工作就是保证救人过程顺畅无误。

支援救援人员将首先下井

营救矿工的行动最早将于当地时间13日零时正式开始,矿工们将乘坐直径53厘米的救援搭载舱,经过救援人员钻出的隧道,逐一被送出地面。救援预计将持续两天。

届时,金属圆柱体的救援搭载舱将深入位于地下622米的矿工避难地所在。矿工进入搭载舱后,舱门会封闭,一台绞车开始将其拉到地面。舱内还配有远程遥控摄像头,让地面救援人员看到矿工状况。每次升井过程大约20分钟左右,一个来回约需要1个小时。

按照此前公布的救援计划,两名救援人员和两名军医将先乘搭载舱下降至矿工被困地点,对33名矿工进行身体检查,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决定升井的顺序。根据现有方案,首先升井的将是身心健康状况最佳的4位矿工,他们到达地面后,就能对随后升井的矿工进行指导。之后将是10名患病或身体状况不佳的矿工。据几名矿工家属透露,最后升井的一人已经确定,他是代班工长,54岁的路易兹·乌兹尔。

来到地面后,矿工们将通过一个充气通道,再搭乘救护车前往临时的医务所,检查完身体状况后,每位矿工将和家属团聚。之后,那些需要特殊医疗救治的矿工将搭乘军方直升机前往附近城市医院接受治疗。执行此飞行任务的直升机已于10日夜间进行了演习。

此外,为预防意外,救援人员还将钻另一口竖井,用作救援备选方案。(谢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