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高层声音 > 正文
刘云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和启示
——在第五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
www.fjsen.com?2010-01-04 07:52? ?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我们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巩固业已出现的经济复苏势头,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也是中越两党两国面临的紧迫课题。这次研讨会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研究成果,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探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策,对于深化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两党两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党和政府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认识和判断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以后,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世所罕见。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增长明显减速,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深陷衰退;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美欧金融体系陷入融资功能严重失效和流动性短缺的困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金大量外流,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全球范围保护主义抬头,在贸易、资金、技术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和摩擦加剧。经过各国一年来的共同努力,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但总体上看,这场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从表面现象看,这场危机源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大量违约和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破裂,引发全面信用危机。从直接起因看,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虚拟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结果。从内在本质看,这场危机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暴露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深层次结构矛盾,暴露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严重缺陷。这场金融危机演变为一次深度的世界经济衰退,进一步反映了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危害。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