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街巷议 > 正文
重庆拒绝公布造假考生名单是新的丑闻
www.fjnet.cn?2009-07-07 15:06? 刘洪波?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重庆高考造假加分事件,是一个似乎正在走到死胡同的监督事件。重庆的联合调查组迟迟不肯回应公布造假名单的要求,高考招录的严肃性、政府信誉在不断流失,舆论的漩涡在不断扩大。

这起事件由石柱县副县长女儿冒改少数民族成分获得加分起头,因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更改民族成分加分及其录取争议而迅速升温。人们一面在注视何川洋是否应该被弃录的话题,也一直在敦促重庆市公布已被发现的违规加分名单。重庆市不仅未作回应,而且撤下了网站上的加分信息。

这是丑闻伴生丑闻的过程。

高考少数学生作假,是一直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的丑闻。我一直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中,唯一可以有理由的加分,就是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加分,或者直接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分配招录比例,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地区和民族平等。而重庆高考加分丑闻,显示唯一有理由加分的领域很难保证公平的实现。

重庆高考加分丑闻,是权力的丑闻。高考少数民族加分,以及其它加分项目,都已成为官员子女高考优胜的捷径。

重庆高考加分违规名单迟迟不予公布,是加分丑闻之后产生的新的丑闻。把这一“不对外公布是我们联合调查组研究决定”的行为称为丑闻,是完全正当的。违规行为已经被发现,而社会关注度极高,联合调查组是去调查违规行为,何以有权研究是否公布结论,实在是令人疑惑。但他们不仅得出了不公布名单的决定,而且这种越权行为没有被任何机关纠正,从而使一个高考公平性危机附加上了公众知情权危机。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又接获一例重庆高考民族加分作假举报。这就是说,危害公平的高考加分作假,因为未予公开,根本没有影响到作假者的利益,而改正的唯一可能途径只剩下了举报。举报很难使所有作假者被撤销录取,作假名单竟然成了一个“内部保护名单”。重庆方面的鸵鸟政策,使人甚至怀念起谣言。

众所周知,谣言的产生经常是因为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但谣言也往往可以促成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开。谣言大量产生,会引起辟谣行为。这样,可以说谣言是公众要求信息知情的特殊压力形式。重庆高考舞弊事件,正在从一些个人舞弊行为、权力营私行为,变成一种经过了“研究决定”的组织隐瞒行为,而谣言却一直未曾发生,人们在要求、敦促乃至是在央求公布名单,而名单似乎已锁进了密码箱。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高考的整体公平性应当受到怀疑,是否不惜牺牲全体而保证内幕不被揭开,是值得深究的,而即使以如此代价也在所不惜,又有着怎样的利益考虑?是不是舞弊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因而害怕一些名单的公布会造成招生舞弊链全部打破的后果,是不是一旦骨牌开始倒下,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地震?目前已有报道说,去年北京大学在重庆招录24人,其中17人获得了高考加分,“加分进北大”,在重庆看来是一个传统。

我想,为维护高等教育的清洁卫生水平,在一切出现了普遍的高考舞弊行为的地方,高等学校有权拒绝接受来自该地方的考生,如果舞弊行为发生在某一局部,那么,因为这一局部的舞弊而获利的渠道应当在确保改正之前被中断,例如哪个地方的体育加分普遍舞弊,则这一地方的体育加分不应被高校认可,重庆考生的少数民族加分也应紧急停止。我想,高校有理由对于它们在重庆的招生暂时奉行“不信任主义”,以敦促重庆方面拿出保证招录真实性的诚意。这将是使重庆方面不得不公布名单的一个有效途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如果要决心肃清报考舞弊现象,都应当要求重庆方面保证招录的公平。

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避免装聋作哑现象继续下去。在这样的招录困局面前,重庆考生、重庆市民必然会要求地方有关方面公布名单,以保证录取正常。为此,他们可以启动各种程序,从上级问责程序、人大监督程序、市民抗议程序到司法诉讼程序。我想,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将是公民政治的一次试验,也会真正以儆效尤。

(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