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里面有篇“考城隍”,主人公宋焘的试卷里面有副对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句话获得了包括关公在内诸神的赞赏,直欲授其河南城隍之职。
巧的是,在当今的河南,确切说是荥阳,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慈善运动。据京华时报11日报道,近日,河南省荥阳市出台措施,要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荥阳市委书记杨福平宣布,出台十项措施,包括设立募捐箱、“慈善饭桌”等,要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当地慈善总会负责人说:“大半年募集到的钱还不到去年的1/8。”金融危机以来,企业效益下滑,他们只能发掘民间慈善力量。1000多个慈善组织大都设置在各乡镇、各局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由这些部门的正职兼任负责人。荥阳的这种做法,使得慈善火速搭上了当下最为时髦的“被”字风潮——被慈善。
众所周知,慈善讲究的是情愿。无论是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资助30多家慈善机构,还是哪怕千夫所指,坚决一毛不拔,这都是个人选择。旁人可以批评,但却无权强迫。但“被慈善”的讲究,就深奥得很了。各乡镇、各局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这是什么地方?其所谓“现管”者也。既然是要敛财,让这些“现管”部门掌握实权的那位正职去敛,想来该是无往不利的。只是,敛来的财,是不是真的进了慈善的账,到底做了哪些善事……这些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有关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交代。乃至于,在如何保证设立“慈善餐桌”的饭店能如数捐钱这个具体问题上,荥阳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称,这需要在“慈善餐桌”上吃饭的人去监督,慈善总会还没有有效监督。
一个对慈善款项“还没有有效”监督的慈善总会,就敢于设立1000多个下辖组织,就敢于挖掘民间力量,就敢于打造“慈善城市”。这种“有心为善”实在让人冒冷汗。有的人把慈善只停留在了抓钱、凑钱这种极其肤浅的层次上,甚至部分心怀鬼胎者还打起了这些钱的主意,轻者截留点办公经费,重的干脆是本糊涂账。但实际上,慈善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氛围,绝非这种“大跃进”式的打造就能一蹴而就。现在这种冒进,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让荥阳人民从此听到慈善就恶心,从此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收起了自己的善心。
荥阳地处河南,与《聊斋》里城隍赴任的“河南”不是一个概念,但历史上真正的楚河汉界恰好在这里。故事里的河南有个好城隍,真正的河南荥阳,打造什么城市不要紧,但万勿用运动式的打造,在人心中构筑一条对善行的沟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