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省政府明确表示,两年解决5万多代课教师转正问题。如今时间过半,进度却未过半,一年只有7000多人转正。(9月14日《人民日报》)
对于这一局面,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认为,根本原因就是有些地市县在财政安排上没有足够重视教育,才造成这些地区有编不进,也不愿意拿出足够的编制来让代课教师“转正”。全省有5万多名代课教师,同时却有6万多教师空编与之并存,照理不应该存在代课教师现象。为此,广东省教育厅近期印发通知,明确规定“各市在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中,凡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不力的,一律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等级;省在今年底对各市考核中,没有达到省政府对此项工作要求的,一律评定为不合格。”
规定反映出广东省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决心。但是,客观上说,代课教师现象之所以产生,根源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很显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真正硬招,是改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
事实上,此前重庆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做法,已经充分证明省级财政统筹对解决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重要作用。2007年,重庆市推出“万名代课教师转正计划”,从在岗的一万多名代课老师中通过考试一下子招聘录取了8000名为公办教师,其中小学教师7000名,初中教师1000名。重庆规定,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县镇学校)连续代课一学年及以上,现仍在教学岗位,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师德良好、身体健康的代课教师就可参加考试。为实施这一计划,全市财政每年增加投入1.6亿元。
去年9月,广东省曾发布《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等文件,宣布送出20多亿元的“大礼包”,旨在解决包括代课教师问题在内的教师问题。一时之间,舆论纷纷认为这是政府对教育负责、对历史负责之举。那么,一年过去,20亿“大礼包”究竟在哪里呢?
在最近实施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中,国务院曾明确指出,“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经费管理紧密结合,注意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工作。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切实做到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才能有效解决困惑教育发展的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问题,让我国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