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特别话题 > 正文

博士生:哥不是传说,只是寂寞

2009-10-30 15:18:56??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宝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前言】

本科生是新闻媒体、网络热炒的主要高校群体,常见的话题比如本科生的就业问题、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等,具体的比如有最近的大学生结人梯救人事件、被要求每日内省事件、女大学生愿嫁黄世仁等等。同样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生群体似乎也不甘寂寞,也想在舆论和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近期的“博士门”事件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

事件一:“陪读”事件

?

据《长江商报》2009年10月14日报道,在武汉南湖一所部属高校教师家属区的一间三室一厅的出租屋内,住着来自襄樊、53岁的王女士和她的女儿李慧(化名)。女儿是该校生物学专业的博一学生,王女士来汉陪她读书已快4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丈夫则留守襄樊。谈起女儿,王女士充满了担忧:“博士女儿老大不小了,我从相亲会上相中的几个男孩子她都看不上眼。她对将来的工作也没什么计划,洗衣、做饭都得我来服侍,我来汉陪她都快4年了,真是操心啊。”

相关阅读:一位保送的博士为何是心灵的幼儿??
????????
?????女博士不断奶并非应试教育之殇

【评】这位女博士生似乎用她的行动说明博士生和灭绝师太的共通之处:只懂专业不懂生活。

?

事件二:读博的七个阶段

?

10月16日,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园BBS上出现一则名为《读博的七个阶段》的转帖,帖中按照时间顺序,将读博划分“骄傲—有意思—没意思—不想上了—想自杀—无所谓—毕业了”等7个阶段,一时成为论坛里的热帖,引起博士们的广泛共鸣。(10月17日《楚天金报》)

相关阅读:我对革新博士培养体制的三个建议

【评】这个帖子向世人揭示了读博和读大学有相似的地方:由激情四射到浑浑噩噩。

?

事件三:海归博士自杀

涂序新

?

《华商报》10月22日报道,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相关阅读:海归博士死于大学的“大师梦”?
?????????????
海归博士的自杀,源于特有的圈子文化
?????????????谁逼死了海归博士??
?????????????
海归之死与“残酷”的学术圈

【评】事实上不只硕士留学可能成为“海带”(海待),海归的博士一不小心也会成为“海带”。

?

事件四:“退学”事件

?

因无法忍受室友通宵玩游戏,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08级博士张南(化名)请求学校调换宿舍,但一个月后仍未调换成。10月16日,他向学校提交退学申请书,学院同意盖章,现在他已在办理退学手续。(《西安晚报》 2009.10.19)

相关阅读:博士退学?
?????????????
尊重那位博士生的退学选择

【评】这一事件说明了高级知识分子也有“火山爆发”不理性的举动,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博士生并非只懂做学问做研究,也懂得放松和娱乐。

?

事件五:“最大博士群在官场”?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杭州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据了解,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钱江晚报》10月27日)

相关阅读: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最大的学术不端?
?????????????
炮轰不能止于空炮?
????????????
最大的官场何尝不在高校
?????????????“最大博士群”存在的三重隐忧

【评】纪宝成的话反应了目前中国的一个现状:“博士当官”和“官员读博”可以互惠互利。

?

事件六:“博士门”

?

前不久有人在网络上发帖,称南昌大学部分行政干部以高分考取了博士,但应届考生却几乎全军覆没。(《中国青年报》10月26日)

相关阅读:“博士门”是对羸弱的学术场又一次亵渎

【评】这一事件是“官员读博”的具体例子,它可能会再次引起人们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权力自肥等问题的讨论。

【结束语】

网络和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我们多方位地了解了博士生这一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或许,他们只在学术和研究领域是个传说,其他方面他们跟普通人没有区别,他们一样会烦恼、会寂寞……一样需要社会的关心。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们——哥不是传说,哥只是寂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