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北大公布了“实名推荐”实施方案。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一旦获得推荐名额,合格者可以在高招时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据称,获得推荐资格的学校“一定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学校,还要综合考察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尤其是每年考入北大的学生情况”。(11月10日《城市快报》)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每当北大推出一项新政策,都会引来公众的关注和争论。而这一次“校长推荐制”受到了广泛质疑,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了反对。按理说,北大具有自主招生权,“校长实名推荐”是其高招改革的一项举措,可以为更多的偏才、怪才打开北大的大门,应该受到公众的欢迎才对,为何现在几乎不见掌声呢?
公众的质疑主要集中两方面。质疑之一,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可能使城乡教育差距加剧。就北大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校长推荐制”本身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的选拔。从“综合实力突出”等条件不难让人联想到,只有名校、重点校才具备申请推荐的资格。而那些在“特长”等方面没有优势的普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就可能少了一条通往北大的路。质疑者认为,这样的制度,从理念上讲就是教育“出身论”,是一种教育歧视。
公众的质疑之二,这项政策隐含教育领域权力寻租的可能。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已经让公众产生了很大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这一制度就这样实施,那些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势必成为“公关”的目标。而在北大“校长推荐制”的设计中,校长是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环节;但是,谁也无法保证,那些校长都是行为世范、心怀教育的“伯乐”,能够面对诱惑不动摇,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一旦受到权欲的染指,“校长推荐制”就将扭曲变异,挡住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贫寒学子的北大之路。
对于第一项质疑,笔者以为,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裂痕并非一日之寒,它的弥补也不可能靠一所高校或一项举措就可以。北大“校长推荐制”反映出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但它不是造成差距的原因。相反,如果北大在推荐中规定了农村生源的比例,也许会减少在这方面的质疑。笔者以为,“校长推荐制”施行的关键还是公众的第二项质疑,也就是如何能让“校长推荐”公平公正地实行,而不受权力的干预。
“校长推荐制”的核心不是“校长”。校长是靠不住的;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完善,不应靠个人的良心,而是靠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透明的监督。比如说,这项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什么样的?在细节上如何保障公开公正透明?它实施的每一步是否被有效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除了取消资格之外,是否有详备的究责与惩戒机制?如果北大能够回答好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保证“校长推荐制”的公平公正。也才会让公众的焦虑少一点,信任多一点。
- 2009-11-13中学校长推荐制最需完善什么
- 2009-11-12实名推荐制考验的不止是校长名誉
- 2009-11-11“校长推荐制”应先回应公众质疑
- 2009-11-11“校长推荐制”不要因噎废食
- 2009-11-10“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