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但是,在重庆打造文化强市的今天,夜雨寺遗址却被夷为平地,山城一段历史文脉被彻底打断,令人痛心。
在许多人看来,一座寺庙的倒掉再也正常不过。或许,唐时李商隐笔下“夜宿夜雨寺,卧听巴山夜雨”的那番意境,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感同深受。但是,夜雨寺的倒掉却带给我们一点追思。
渝中区职教中心为达到国家重点职业中学相关硬件要求,在夜雨寺遗址上强行修建实习操作楼工程,而作为巴渝十二景之一的夜雨寺仅存的少许遗迹正是在这施工中灰飞烟灭。夜雨寺所在地佛图关位于重庆主城区,地势高险,海拔388米,两侧环水,三面绝崖,自古有“四塞之险,甲于天下”之说。时至今日,夜雨寺的功能已经不光是旅游观赏,也绝不仅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庙文物,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在它身上已经发展并形成了“夜雨寺文化”。无数海内外游客爱好来此感受巴山夜雨,不是为了来看风景,更多的是来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感念“夜雨寺文化”带给我们的对人生价值的拷问和反思。
而今,有人为了得到一个“重点职业中学”的头衔,不惜不顾人民的利益,放任挖掘机在夜雨寺千年肌肤上肆意剜刮。可悲可叹!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文化,为什么在渝中区职教中心,有人一手往功德箱投钱,另一只手却偷偷把钱抽出来?修学校是小,得到“重点职业中学”的帽子也并不难。如何守住这个帽子,才困难。如何延续文化这个根更是难上加难。夜雨寺,只不过是渝中区职教中心为了得到“重点职业中学”光环的殉葬品!
也许西南大学教授凌承纬的一段话能带给我们启示:“夜雨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都说重庆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但为何重庆却总是在抛弃自己独有的文化?”
夜雨寺已经倒了,和雷峰塔的结局一样。表面看,倒了两座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骨子里倒掉的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想想吧,我们当中是不是有一些人总是一边努力喊着“保护历史文化”的口号,一边却干着扛起锄头挖掘文化之根的蠢事?
倒了的已经不能再重塑,就算迁址重建一座更完美的夜雨寺也不能再有它的文化气息。就像流星一样,夜雨寺趁我们不注意已经消失,带着它身上耀眼的光芒。但我相信,它留给我们的沉思是永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