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罗山县出现多处“官员别墅”,其中涉及到县建设局和财政局多个单位。当地群众称,罗山县经济并不发达,摘下“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还没几年。(12月8日《郑州晚报》)
对于屡屡爆出的官员别墅群丑闻,相信很多公众并不意外——不仅在罗山县,在全国其他地区,类似的官员别墅群也有很多。在公众的愤懑一次次地被激起后,面对更多被爆出的“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官员别墅群,公众或许只剩下这样一个问号:官员别墅群缘何屡禁不止?
相信不少人会注意到,这些屡被爆出的官员别墅群,多位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比如罗山县就摘下“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还没几年。在贫困地区,这些官员别墅群更显得“惹眼”、更易激起民愤。另一方面,因为地处偏远,手握权力者在没有强势公共监督的情况下,更容易拥权自肥——违规建设超标别墅,便是这种表现之一。
在笔者看来,官员别墅群之所以屡禁不止,最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在这些“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官员别墅群被爆出后,相关调查往往未能深入进行,给出的后继惩治更多是敷衍了事——因为涉嫌群体腐败,相关方面对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往往只是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或者是让这些别墅的主人补交房款,最多是象征性地对相关责任人给出“行政警告”、“深刻检查”等无关痛痒的惩罚……类似的处理结果常常是吊诡的:官员别墅的主人,最终都以远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合法”地拥有了这些别墅。而他们的仕途,更是没有因为别墅事件的负面效应,受到丝毫的影响……
无可回避的是,“官员别墅”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审丑疲劳的公共空间词汇。而为了不让公众关注“官员别墅”的目光继续疲惫,相关方面唯有在彻查别墅事件的同时,对涉及官员进行透明、严厉地问责才行。原因很简单,全程信息公开的彻查与问责,一方面是对公众殷殷期盼的回应,另一方面,唯有严厉的彻查才能达到震慑的目的。最为理想的姿态是,相关职能部门能在立法层面上尽早确立有关量刑标准,秉承从严、明晰的原则,用法律完善的方式,对常出现的官员违规建别墅行为,进行釜底抽薪式的遏制。
- 2009-12-09领导们买别墅,我们能否住进小户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