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监狱养老”是一场社会福利性“杯具”
www.fjnet.cn?2010-01-30 08:26? 童克敏?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 据新文化报1月29日报道,河南第三监狱的86岁囚犯服刑近半世纪自称跟不上时代不愿出狱,他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家。
  
  把监狱当成家,乍听觉得雷人,但细细想来却合情合理。其实这则新闻已不是什么“新”闻,早在上世纪末的日本,监狱就出现“养老院”现象,那些得不到社会救助和保障的老人认为狱中生活比外面更舒适。长期服刑的老人囚犯生活习惯常常被监狱“制度化”,在狱外的生存能力被时间“格式化”;老人囚犯是被社会忽视的一角,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抛弃,狱外生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无助和流浪;对于在监狱长期服刑的老人,监狱显然成为他们老来落脚的“天堂”。
  
  “监狱养老”是一场“杯具”。现在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往往止步在物质给予上,养老院很多时候成了“老人监狱”,老人在里面同样没有行为自由,而且国内许多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并不令人乐观,收费也不是社会底层的无助老人所能承受的;相比之下国内监狱的设施和狱中人员的服务还要好一些,现代化的监狱管理制度,对于那些只求有个稳定晚年的无助老人看来是更“合适”。而且老人在感情上已经依赖监狱的一草一木,对环境的变更难以适应,常常出狱后即使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精神失落忧郁。
  
  刑满人员的生存问题一直是困扰监狱部门的难心事,尤其是刑满的老人;老人一旦放出监狱,无异于一次流放,没有生财资本和生存技能,再加上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他们大多只有“被活着”的份。经常有些老人要求监狱收留自己,有的刚放出来就“出轨”,希望再次“被幸运”收留。刑满老人应该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国家应该针对这样的人群设立专门的收容所,出台无家或者流浪老人收容制度,让这一过程法制化。
  
  “监狱养老”是对社会养老的反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社会保障迟迟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对老人的救济和养老问题成为老龄化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老人一生贡献后却落得个衣食无处既不符合我国人性化发展的科学理念,更是与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势不容缓。
责任编辑:黄水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