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苏州一火车票代售处门口设置了铁笼,让乘客在铁笼中排队购票。工作人员称,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可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对此,不少购票人表示理解,但感觉很不自在,“可是,为了回家,我们还得忍着。”

就算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也用不着让购票旅客在一个类似囚笼的铁笼中排队啊。设一个 半人高的围栏,再安排几名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在现场维护秩序不就行了吗?把购票旅客关进铁笼,火车站是方便了,可旅客就遭罪了。这么狭小的空间,别说坐,就是站着也很困难,想转个身都不容易。特别是那些提前10多个小时来买票的,不仅得长时间站立,而且还得忍着不吃东西不喝水,坚持不上厕所。否则就算其他排队的人对你离开没意见,这么挤的铁笼你进来容易,想出去可比越狱还难。

苏州这两天正好下雨,铁笼内的购票者除了带了雨衣的,都成了落汤鸡。因为铁笼上方没雨篷,顶上又全是铁栅栏,根本没法打伞。很多带了伞的旅客试了多次也无法把伞撑开,最后只好放弃这一努力,接受在笼中淋雨的命运。好在雨不算太大,否则10多个小时的雨淋下来,非生病不可。不过因为淋雨感冒作风的人估计不会少。

看到火车票代售处门外长长的铁笼,很多人都会感觉不舒服,网上也是骂声一片,可火车站领导作这决定时居然还认为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的正确决定。不能说他们不把乘客当人看,主要是他们及其亲友从没有连夜排队买票的经历,所以对买票难没有直观的认识,当然也不会觉得把购票旅客关进铁笼是多大的事。铁老大嘛,牛也是正常的,谁让火车票难买呢?如果让火车站领导也去排个几天几夜的队,亲身体验一下买票难,恐怕就不会作出这种荒唐决定了。

那些排了10多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买火车票的基本都是社会底层民众,有钱有势的都是坐飞机回家过年的,即便要买火车票也不用自己动手,自有人送票上门。所以把购票旅客关进铁笼的怪事只可能发生在火车票代售处,机票代售点和那些高消费的场所绝不可能出现如此景象。

好在火车站方面还是听到了批评的声音,27日晚上就开始连夜拆除铁笼,仅留1米多高的栏杆,防止有人插队拥挤,顶上再加些蓬子,防风挡雨。虽然只是亡羊补牢,但这么快就改正错误还是是值得赞许的。只是希望火车站以后再搞什么新玩意时能提前给市民打声招呼,多听听民意,省得一会装一会拆的浪费钱,还要挨百姓的骂。

' />
个人尊严是个老话题,不过我还是愿意再谈一谈。

前几天,苏州一个火车票代售点设置了一道长长的铁笼,把旅客都赶到笼子里排队买票。铁笼的功能呢,当然是为了防止插队。结果铁笼当天就被排队的旅客挤倒了,后来被连夜拆除,仅保留1米多高的栏杆。也就是说,铁笼的形式不见了,但防插队的功能还在,转移到了栏杆。

铁笼这东西我经历过一次,大约一两年前在一个中部城市的火车站。不过不是买票,而是检票进站。我站在铁笼里,都不用多想,本能地感到挺没尊严。可也没有办法,要进站就得从这条道走,于是我眉头紧皱,不断摇头。我向检票人员投诉,她眼皮都没抬,我眉头皱得更紧了,头差点摇掉下来。我打小遇到这种事,就习惯皱眉,结果现在两条眉毛都快连成一线。

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的价值所在。说到价值,难免会有不同看法。比如苏州铁笼一事,有网友表达了与我不同的看法,说“这是国人素质问题引起的,如果都能自觉排队,就没必要安装这样的设施”,还有网友说,“尊严建立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没办法,只能忍耐”。这些看法当然不对,不对在于,把尊严变成了一道选择题。


你素质高了,能自觉排队了,就能获得尊严;要是素质低呢,你就不配有尊严,该被赶进笼子里。按照这后一种逻辑,真要“素质”高了,是不是一定就有了尊严呢,其实很难说。这类语言的把戏,历史上早有人操练过,那些尊严扫地的时代,也未必都是不能有序排队的时代。

我们的运力资源不够充足,铁路还需要建设,或者按照苏州站的说法,“我们压力很大”,“担心有人被挤倒闹出人命”。说到了资源问题,说到了安全问题,说到了所有问题,就是不说买票的人这样站在铁笼里,像动物园,完全没了个人尊严。

素质、资源等等,与尊严放在一起,然后你选吧。有时候,国家尊严、集体尊严或者单位尊严,与个人尊严放一起,你选吧。尊严没有变成基础性的东西,反倒成了不断选择的结果。何止是特殊时间段呢,在日常,不能感受到尊严的事情也不少。过马路时我常见到,若有人没等人行灯变绿便过,往往被协调交通秩序的人士指指点点地呵斥着退回;在住宅小区电梯里的物业公司告示上我看到,“客梯运货,须请报批”,“报批”思维还真无处不在。


不论是大街上的呵斥、电梯里的报批,还是网络上对苏州铁笼的理解,都是将尊严抛得老远,而把其他东西压在尊严的头上。这究竟是怎么来的,那双操持着尊严观念失丧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这确实是个问题。若说当猿进化成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人,与丛林里的那些动物兄弟不一样,尊严观念便产生了,我却不信。个人尊严乃是文明的产物,尊严状况不佳,当然是文明出了问题。

个人尊严不是选择题,当你流落荒岛,素质、资源、社会这些选项全不存在,依然可以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不可化约、不必比附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当你行走于大街,处于铁笼等类似之境,便不再浑然不觉,甚至试图理解。

' />
1月26日,江苏苏州市区干将路火车票代售处908号门外,一个长长的铁笼内挤着众多排队买票的人,不少市民投去诧异的目光。“太压抑了,快放我出去!”“我讨厌这个铁笼子,像是坐牢一样。”……铁笼内突然一阵骚动,两三个小伙从缝隙中爬出悻悻离去。火车票代售处外为何设置铁笼子?有工作人员称,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可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对此,不少购票人表示理解,但感觉很不自在,“可是,为了回家,我们还得忍着。”(1月27日《现代快报》)

一张票,一个铁笼,一群迫不得已井然排队的人,钢铁桎梏之下的道德貌似有序,其实很无奈,很尴尬。

在很多容易诱发规模人群排队的场所,如车站、机场、医院、银行、景区,等等,管理部门往往会在排队处设置长长短短、或直或弯的铁栅栏,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景,囿于风景中的人们之于束缚他们的铁栅栏不仅没有反感,反而表示理解,甚而深怀感激之心,因为,没有铁栅栏的围挡,秩序很可能会在瞬间崩溃,身强力壮的拥挤者、毫无羞耻心的加塞者会将社会公德挤压得七零八落,有德行的人或弱者只能气愤地看着自己的位置无休止地落后。


显然,苏州市的这个火车票代售处非常了解国人排队之苦,他们有意维持一种公平和秩序,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比设置铁栅栏更为保险的措施,安装了一条长长的封闭的铁笼,这样,排队人群所处空间的上下左右被完全封锁,那些“急性子的人”断难再加塞推挤,只能乖乖地在后面排着。尽管笼中人的身体会受一些委屈,但比之被加塞被排挤时的气愤和牢骚,他们的心情或许会好很多。

这种怪现象,可以称之为一种铁笼中的和谐,或者铁笼中的排队文化,这样的和谐和文化充满了讽刺和羞辱的味道,当我们的秩序、道德和文明需要用铁笼来维护时,我们唯有一丝苦笑和一声叹息!

据说,欧洲某国的字典中没有“加塞”一词,“加塞”何时也在我们国家的道德字典中销声匿迹?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依靠空洞的呐喊和批判,更不能指望“别人”,而是需要每一个“我”从每一次排队做起,在个人道德中竖起一个铁笼,这样,在很多公众聚集的场合,束缚我们身体、羞辱我们灵魂的铁笼、铁栅栏才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 />
个人尊严是个老话题,不过我还是愿意再谈一谈。

前几天,苏州一个火车票代售点设置了一道长长的铁笼,把旅客都赶到笼子里排队买票。铁笼的功能呢,当然是为了防止插队。结果铁笼当天就被排队的旅客挤倒了,后来被连夜拆除,仅保留1米多高的栏杆。也就是说,铁笼的形式不见了,但防插队的功能还在,转移到了栏杆。

铁笼这东西我经历过一次,大约一两年前在一个中部城市的火车站。不过不是买票,而是检票进站。我站在铁笼里,都不用多想,本能地感到挺没尊严。可也没有办法,要进站就得从这条道走,于是我眉头紧皱,不断摇头。我向检票人员投诉,她眼皮都没抬,我眉头皱得更紧了,头差点摇掉下来。我打小遇到这种事,就习惯皱眉,结果现在两条眉毛都快连成一线。

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的价值所在。说到价值,难免会有不同看法。比如苏州铁笼一事,有网友表达了与我不同的看法,说“这是国人素质问题引起的,如果都能自觉排队,就没必要安装这样的设施”,还有网友说,“尊严建立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没办法,只能忍耐”。这些看法当然不对,不对在于,把尊严变成了一道选择题。


你素质高了,能自觉排队了,就能获得尊严;要是素质低呢,你就不配有尊严,该被赶进笼子里。按照这后一种逻辑,真要“素质”高了,是不是一定就有了尊严呢,其实很难说。这类语言的把戏,历史上早有人操练过,那些尊严扫地的时代,也未必都是不能有序排队的时代。

我们的运力资源不够充足,铁路还需要建设,或者按照苏州站的说法,“我们压力很大”,“担心有人被挤倒闹出人命”。说到了资源问题,说到了安全问题,说到了所有问题,就是不说买票的人这样站在铁笼里,像动物园,完全没了个人尊严。

素质、资源等等,与尊严放在一起,然后你选吧。有时候,国家尊严、集体尊严或者单位尊严,与个人尊严放一起,你选吧。尊严没有变成基础性的东西,反倒成了不断选择的结果。何止是特殊时间段呢,在日常,不能感受到尊严的事情也不少。过马路时我常见到,若有人没等人行灯变绿便过,往往被协调交通秩序的人士指指点点地呵斥着退回;在住宅小区电梯里的物业公司告示上我看到,“客梯运货,须请报批”,“报批”思维还真无处不在。


不论是大街上的呵斥、电梯里的报批,还是网络上对苏州铁笼的理解,都是将尊严抛得老远,而把其他东西压在尊严的头上。这究竟是怎么来的,那双操持着尊严观念失丧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呢?这确实是个问题。若说当猿进化成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人,与丛林里的那些动物兄弟不一样,尊严观念便产生了,我却不信。个人尊严乃是文明的产物,尊严状况不佳,当然是文明出了问题。

个人尊严不是选择题,当你流落荒岛,素质、资源、社会这些选项全不存在,依然可以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不可化约、不必比附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当你行走于大街,处于铁笼等类似之境,便不再浑然不觉,甚至试图理解。

' />

市民笼中排队购票

长长的铁笼,逼仄的环境……看到这些,你别以为这是关押犯人的场所,它是苏州市民的购票地点。26号,苏州市一火车票代售处设置铁笼,让乘客在铁笼中排队购票。工作人员称,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对此,不少购票人表示理解,但感觉很不自在。(1月27日《现代快报》)

由于代售站点设在闹市区,而且路边就是慢车道,近期又在修建轻轨,交通很为混乱。看来,安装这么一个铁笼,似乎确有必要,不但维护了购票秩序,还保证了购票旅客的人身安全。但是,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笼中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感受,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喝水、吃饭、“内急”怎么解决,一旦遇到拥挤和踩踏,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请君入笼”,让旅客在笼中购票,所映射出的还是一票难求的现实困境。面对这种“非人”的待遇,有人感觉受到侮辱,甚至想发出“无尊严,毋宁死”的呐喊,但是,在一袭乡愁和回家的脚步牵引下,那一张薄薄的火车票又让多少人英雄气短?


面对旅客的笼中购票,有关部门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虽然购票难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在短时间内消除,但至少应该通过我们更为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让乘客的购票环境更为宽松一些吧。其实,只要管理者思想不滑坡,打破铁笼的办法总是有的——延长售票时间、增设售票窗口、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学习银行等服务部门发号叫号……而当地售票部门却简单地把购票者“囚”于铁笼之中,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推卸不了管理者的责任,无论多少溢美之词都粉饰掩盖不了售票部门的懒政本质。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为我们讲述了一则《猴子与猫》的故事:受猴子欺骗,猫为了取得火中栗子,不惜把脚上的毛都烧掉了,而栗子最终还是让猴子吃了。如今,高智商的动物是不干这等傻事的。但是,笼中购票与火中取栗又是何等相似——为了一张火车票,不惜放弃安全、尊严甚至生命,最后却可能被告知“票已售完”。

' />
“为了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苏州市区一火车票代售点专门设置了一个近30米的狭长铁笼子,众多旅客不得不“像坐牢一样”挤在铁笼中排队购票。对此,不少购票人表示理解,虽感觉不自在,但“为了回家,也得忍着”;也有人表示“人不是动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关在铁笼中”。(1月27日《现代快报》)

看着网友或幸灾乐祸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慷慨陈词,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作为千千万万城市“候鸟”中的一员,我相信那些高喊“人不能像动物一样关在铁笼中”、“铁笼越高,旅客素质越低”的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春运历程。他们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插队的旅客真是罪魁祸首吗?如果票好买,谁愿意没事找事插队找骂?如果票好买,谁愿意被关在铁笼子中一排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

春运时,乡愁是一张薄薄的车票。千千万万的城市“候鸟”,无论受多大的委屈和苦,只要能买来一张车票,向着回家的方向前进一步,都会感到格外的温暖和幸福,所以,每年的春运,我们总能看到超员100%的列车,总能看到从车窗攀爬的旅客,总能看到车厢内“金鸡独立”的老乡,总能看到随意晚点不理不睬的列车,总能听到有人下车后疯狂撒钱的悲剧……作为每年春运期间和他们“并肩战斗”的一员,我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些“笼中购票者”的心情,更能够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网友支持“笼中购票”——能顺顺当当、机会均等地买张火车票,平平安安地到家,真的是太难了!


我们似乎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这个代售点“非人道”,让旅客们像动物一样在铁笼子中排队,代售点似乎也能找出他们的理由——确实有那么一些不自觉、素质低的旅客插队,为了维护多数乘客的利益,迫不得已啊;于是,矛头悉数指向那些被圈在铁笼中的旅客,有人指责他们自作自受,甚至有人感叹“铁笼有多高,国人素质有多低”。可是,有谁真正去体验过他们的买票艰难?有谁知道那种排队10个小时仍买不到票的焦灼?有谁知道排队期间饭吃不上、水喝不着、厕所上不成的痛苦?又有谁知道排队N个小时、到窗口却被告知没票的懊恼?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知道“仓廪食而知礼节”的道理,所以我才会理解这些“候鸟”急切买票、深怕买不到票或者排到窗口却没有票的恐惧,才会理解他们为什么抛弃斯文、丢掉尊严、不惜背负骂名地去挤、去插队——这一切,还不是都是因为“一票难求”吗?还不是因为铁路的售票方式不够人性化吗?

如果苏州的这个售票点,能把设立铁笼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售票上,多开两个售票窗口,何至于让人在门前的铁笼中排队长达10个小时而买不到票?如果这个代售点能够确保排队等候的旅客最终都能买到票,何至于连一名排队等候的女乘客都不惜爬上铁笼想插队?如果这个代售点能够给派对旅客提供适当的开水和食物,何至于有那么多旅客不得不“夫妻”“父子”齐上阵、拉长队伍呢?

' />

图/王成喜

26号,苏州市一火车票代售处设置铁笼,让乘客在铁笼中排队购票。有工作人员称,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可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虽有不少购票人表示理解,但感觉很不自在,“可是,为了回家,我们还得忍着。”(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春运在即,铁路方面绷紧安全这根弦,采取“铁”的措施维持秩序,是可以理解的。但恰恰暴露出铁老大一直以来的“铁板一块”的思维方式:要么固守着多年不改的“传统”,要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铁笼”就是一个典型的极端,民众不是一直质疑春运安全吗?那我就用“铁笼”罩住“安全”,看似给安全砌了“铜墙铁壁”,其实是把人性化服务甩在“笼”外。

购票环境的优化,安全方便是前提,但不需要把人性化服务、温馨服务关在“笼外”的“铁笼子”。除了用“铁笼”来维持秩序、保证安全外,别无他策?这恐怕又是铁老大“铁笼思维”在作怪。

其实,改善春运服务,不是铁老大“一个人在战斗”,民意民智都在“保驾护航”,甚至民众的“批评与愤怒”也是在助力。有人说:解决春运难题需要更多的制度性出口。制度性出口,首先要砸碎“铁笼子”,突破“铁笼思维”,与民意民智“接轨”,共同开启“和谐号”春运列车。

' />
近日,苏州市一火车票代售处在门外设置了铁笼,让乘客在铁笼中排队购票。(《现代快报》1月27日)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棉花企业工作时的一幕。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彼时,棉花为垄断经营物资,方圆村子里的农民,必须将棉花卖给定点的棉花企业,有时候,售棉的队伍甚至会排出2公里长。为了防止棉农插队,在我们企业所属的每个站点的售棉窗口,都设置了铁笼。

实话实说,在当时,尽管棉农们也常常调侃售棉如“坐牢”,却还是能基本接受铁笼的存在的。10多年前,普通公众的秩序意识并不高,设置铁笼前,一个售棉或者结账的窗口,等待交易的人多了,从窗内望出去,肯定不是一队,而是一团,大家都争先恐后着往里面挤呢,不太会讲究先来后到。

尽管我曾为“笼中人”,换了在今时今日,对于这个代售处的做法,却再也不能认同了。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普通公众的秩序意识远远比彼时高了。对我个人,印象特别深刻者,是一次在南昌买火车票,正是学校放暑假时,售票大厅里挤满了人,说起来,真够“缺德”的,基本封闭的售票窗口里面开着空调,而窗口外、大厅里,连个电扇也看不到,站在大厅里,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汗水一个劲儿地在脸上流,也在心里流。饶是如此,大家,包括学生,包括民工,包括其他人,依然都坚持排着队。


最近,则是在网上看见上海一家放映《阿凡达》的影院门前,意欲观影者排出了好长队伍的图片。队虽长,却透着轻松,因为人群间距拉得很开,许多人正忙着东张西望。显然,多数的排队者相信,不会有其他人因此插队,且实际上,应该确实没有多少人因此插队,否则,就会是人挨着人排队了。

放在10多年前,这都是不可想象的。随着社会进步,普通公众的秩序意识,确实高了很多很多。

同样是铁笼,在不同时候,其实传递给不同时候的人们不同印象。10多年前,设置铁笼,给人的印象是:请遵守秩序。而今时今日,给多数人的印象,却越来越可能是:你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我们会遵守秩序呢?难道我们真的会不遵守秩序吗?

因此,彼时设置铁笼,妥否,或者还有商榷的余地,而今日,却恐怕要肯定地说不应该再继续这样做了。不仅因为此种手段越来越并非为维护秩序所必需,更因为这样做,必然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为我们所期望,更为我们所需要。

' />
相关评论:铁笼里排队买票

有个在西方很出名画家叫方世钧,做了个雕塑叫《笼子》,被称为“泼皮现实主义”。今天,苏州人再次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做了一个真实版的“笼子”搬到了火车票代售处外。

火车票代售处外设置铁笼子有何妙用?工作人员称,这是为购票旅客的安全考虑,可防止有人摔倒或乱插队。以前门口有围栏,可是一到春运售票时就被挤坏了,所以特地打造了这么个坚不可摧的铁笼子,可谓亡羊补牢。 >>>相关新闻

26日,苏州市区干将路火车票代售处908号门外,一个长长的铁笼内挤着众多排队买票的人,不少市民投去诧异的目光。

铁路工作人员是省心了,只是,平常都看着动物园笼子里羊啊、猴子啊排排队吃果果挺好玩,今天自己也充当了宠物,供路人争相观赏,这滋味不仅新鲜而且苦涩。有被豢养的顾客不理解,大喊比坐牢还痛苦。


凌晨3点来排队,下午3点才售票,十几个小时的铁笼生活,滋味当然很痛苦,但只要买得到票,这苦也算受得值。痛苦是春运的主旋律,哪个匆匆回家的人没痛苦过几回?只是铁老大犹如九天仙子,早习惯了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眼光俯瞰众生,超然物外——你的痛苦与我无关,所以请安心忍受。我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为了减少咱的痛苦,铁笼式管理必不可少,你瞧有了铁笼秩序好了,安全也有保障了,多好。

以安全管理之名,行粗放管理之实。铁笼子里就不危险了?活人给尿憋死了怎么办;遇到火灾、践踏、骚动、地震等突发情况无法逃生怎么办;有人趁机对漂亮女士施以“咸猪手”怎么办;或者笼子外的强盗毛贼见财起意趁机打劫,那不是眼睁睁得待人宰割?

卡夫卡指出“一只笼子寻找一只鸟”,一语道破铁老大的天机。铁老大一般不把顾客当上帝,计划经济思维就像这只铁笼子,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适应我的生锈的思维定势,用中国成语说就是“请君入瓮”,先有铁打的“笼子思维”然后找鸟,当然,大部分时候找都懒得找,都是等鸟进笼。


例如,今年实在抵挡不住舆论压力,试行了火车票实名制。动车组跑出了世界第一速度,但是思维照样开着蒸汽机,票务制度比邻国印度整整落后了一百年。印度坐火车那是真难,照片上看到车顶上站的都是人,不过,印度没有买票难,也没有黄牛,人们在网上轻松一点就可购票。在铁老大这,网络订票还是“虚拟经济”,电话更是聋子耳朵,只能到笼子里去做鸟人,让你老实点!

垄断又何尝不像一只铁笼子。长期以来只有车票销售方面的单一市场,没有需求方的代理市场。这么多年,开放火车票代购市场冲不破垄断的堤防,更谈不上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铁道部拍胸脯说,到2012年解决春运难问题。四平副市长李鸥不同意,铁道部在坚持不改革现行售票模式的前提下,以增加运力为由去奢谈2012年解决“一票难求”现象,很天真!不要说2012年就是3012年也解决不了春运买票难问题。

看样子,又是下一个百年大计了。安心做鸟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