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应该多元
www.fjnet.cn?2010-02-20 07:30? 熊丙奇?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人保部门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2月16日《济南日报》)。

人保部“下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与过去几年颇为类似。去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保部确定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目标也是70%左右,最终基本上“圆满”地完成任务,官方公布的初次就业率达到68%。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有高校人士告诉我,哪怕有关部门下达的就业率目标为80%,这一目标照样“可以”完成。高校就业率造假,早已不是新闻,学校可以造出70%初次就业率数据,当然也就可以造出80%的数据,只不过多花一些精力,多让一些学生“被就业”和“被要求就业”而已。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近年来屡遭社会舆论诟病,有关部门却不为所动,依旧坚持传统的统计方法。在笔者看来,有关部门为工作方便和为制造就业业绩的统计方法,再“坚持”下去,将严重误导高校办学,并让受教育者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产生误解。据媒体报道,人保部特别提醒毕业生不可盲目乐观,要对经济和就业回暖有个清醒的认识,但导致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政府部门和高校发布的就业信息———某校真实就业率可能只有30%,公布的数据却达80%,学生的“乐观”能不盲目吗?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