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应该多元
www.fjnet.cn?2010-02-20 07:30? 熊丙奇?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评价每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有必要的,但评价指标应该多元,而且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就评价指标而言,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是不恰当的,而应该统计和评价毕业半年和一年之后的就业率。目前政府部门把初次就业率作为最重要的考评指标,导致所有高校都有把最后一年作为就业年,正常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都为毕业找工作让路,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严重缩水,影响质量,反过来又加剧就业难——— 用人单位对质量缩水的大学生评价总体不高。统计半年或一年后的就业率,符合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实际,也能引导学校关注毕业学生的事业发展。

对所有高校采取同样的评价指标也不恰当。从大学教育来说,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学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考察这些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业率应是重要指标。而对于定位为精英教育的985高校和211高校来说,办学以能力为导向,考察这些学校的办学质量,应该以同行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校友捐赠率为指标(在美国,学校的办学质量评价更强调过程评价,由于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新生选择性、新生留校率、毕业率、教学资源、校友捐赠率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如果按照就业率指标评价,就往往不如高职。这几年来,有人以研究生就业率不如高职来评价研究生教育,还有人以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生来评价本科教育质量,都是因为不了解各类不同学校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以单一的就业率指标评价所有高校,让所有高校办学趋同,这也是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同抢一个岗位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