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民生投入“哭穷”与政绩工程“斗富”
www.fjnet.cn?2010-08-27 16:31? 周欢?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汉中市采访时发现,这座山区小城居然有近20个十字路口、交通要道没有红绿灯,以致大小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有关部门对此解释是市里财政经费紧张。而汉中市政府在原中心广场改造不成功的情况下,近日又决定将耗资数千万元改造桥北广场。(8月26日新华社)

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紊乱、不攻自破的悖论。一面叫苦说拿不出200万元来安装交通红绿灯,一面却决绝地要斥资数千万以改建城市广场,就像一个穿金戴银的人声称自己一文不名,无论如何都没有愿意人相信。令人遗憾的是,“汉中市财政无钱”一说为“左手打右手”添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事实上,有没有钱是伪命题,舍不舍得投入才是关键。对于一个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10余亿元的城市来说,200万确实是不小的一笔资金,但相较于耗资数千万的广场改造项目,这只是一个小零头。一盏红绿灯,看上去并不起眼,少了它就交通事故频发,个中关系着百姓生命安全和公共健康福利,这样的钱不舍得投,却“大手笔”地折腾好端端的城市广场,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工程”。如此本末倒置,着实让人心寒。

民生投入上“哭穷”,政绩工程上却“斗富”,这种怪现状其实并非孤例,而是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畸形政绩观”导致的一种较为普通的不良现象。不少地方政府,在关乎政绩与形象工程方面,大手大脚不惜一掷千金,比如斥巨资争抢“名人故里”,比如下豪赌打造景点“申遗”,甚至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来得“狠”;而在关系民生民情的实际困难上,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却不加以重视,不愿多投入资金及时给予改善,比如“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在传统的政绩考核标准下,很多官员易于钻空子,务虚不务实,重视“政绩工程”而忽略“民生工程”。要遏制民生投入“哭穷”与政绩工程“斗富”的现象发生,不仅要从财政资金流向方面下手,加强监管督查力度,还要完善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民生指标所占比重,进行制度性纠偏,并相应提高违规处罚成本。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即便是一盏红绿灯背后隐藏的民生问题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每个官员都应该明白,其实,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才是最大的政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