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上对成都听证会“四大金刚”听证专业户的质疑,昨日,成都市发改委公开回应媒体,称2010年前不是抽签筛选代表。而听证会不是决策会,不一定必须采纳每一位听证代表的意见。(7月21日《新京报》)
何亚军否认这些人是政府筛选的“托”。她介绍,2010年之前,听证代表的筛选程序是,公告后,市民先到消协报名。发改委从消协收集的名单中,按照报名先后顺序选择前几名市民作为听证代表,然后再打电话确认。如果届时不能参加,则按顺序依次向后选择。她说,不存在刻意挑选“听话”的市民参加听证会的情况。
可是,胡丽天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竟然18次被选中,成为听证代表。用曝料者的话说,“这运气不买彩票都可惜了”。没有“刻意挑选”,能有这样的“入选率”吗?
两天前,胡丽天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什么报酬都没有,完全是志愿服务”。可在何亚军表示“每名参加者有200元报酬”后,胡丽天又承认“每次拿到了200元‘调研补助费’”。本来嘛,政府请你当“群众演员”,支付一定的报酬也是应该的。问题是,一个不诚实的听证代表,让成都市发改委的回应“不是托”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胡丽天的名言是“人活着就是占用、消耗资源,所以政府收任何费都有理。”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每次能拿200元报酬,只能喊“都满意”“都很好”了(胡丽天语)。
当然,网友和公众质疑的,并非胡丽天的品行与道德。而是听证会制度的缺陷。成都市发改委的公开回应,没有消除公众的疑问,反而让我们稀里糊涂:什么“逢听必涨”实际上应该是“逢涨必听”——一两次的“不涨”能否定“逢听必涨”吗?什么“现场抽签形式来确定人选”——如果想参加听证会的群众连何日何时到现场都被不清楚,又谈何“抽签”?对大多数而言,听证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荣誉”。更何况,何亚军又说了:不是每个代表的意见都必须采纳。其实,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听证代表的心中装着民生。那这样的制度首先要改进。而最先要取消的,便是这200元报酬。群众演员可以有报酬,但听证代表不必有。假如隐瞒“没有报酬”的胡丽天们恰恰是冲着这200元而去,则是所有“被代表”者的悲哀。无利可图,无欲则刚,没有200元,网友才信任其听证的诚意。我相信,我们的社会,既然有舍生取义的人,就有不为酬而听证的人。
- 2011-07-21踊跃参与才能让听证专业户绝迹
- 2011-07-20“听证专业户”拾不起丢弃的权利
- 2011-07-18“听证专业户”产生的根子在垄断
- 2011-07-18“价格听证专业户”是怎样产生的
- 2011-07-18“价格听证专业户” 背后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