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三亚扶贫“怪事”出自政出多门
www.fjnet.cn?2011-08-18 16:54?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梅村,政府扶贫为农户家建厕所,加上农户家本来就有的厕所,每户至少已有两间厕所了,而最多一户人家有三间厕所,部分已遭废弃。而三年前村里安装的自来水管,至今还没通上水,或锈迹斑斑,或已被农户自行拆除。有小孩子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花钱买矿泉水煮饭。村民最渴望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就是自来水能通到家家户户。(据2011年8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消除贫困仍然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农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苦。但是,农村扶贫工作必须区分轻重缓急,统筹规划,注重实效,把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比如,对于以人类贫困和弱势群体贫困为主体的绝对贫困人口,就应以满足基本生存条件为重点,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缺吃的提供粮食,少衣服的解决衣服,没房子的帮助盖房。像三亚市凤凰镇梅村,目前村民最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日常饮水,政府扶贫工作就要在解决群众饮水上下气力,而不是先出资建厕所、修猪圈,改善村容村貌,这不仅是帮倒忙,也让群众对政府失去信赖。

那么,三亚市凤凰镇梅村“新厕所一年遍地,自来水三年不通”,政府扶贫为什么不能把精力财力真正放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呢?当地村民质疑扶贫资金使用不当,而三亚市爱卫办主任科长高发海则解释说,改建厕所的原因主要是此前农民自家的厕所未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标准。

应当说,村民们的眼光是非常敏锐的,他们看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三亚市凤凰镇梅村出现的扶贫“怪事”,暴露出了我国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中条块分割、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各自为阵、相互掣肘、相互攀比的局面。今年,三亚市计划投入9981万元,在全市改建13409座农村厕所。这项工程显然是市爱卫办承办的,尽管爱卫办也负责群众饮水安全,但却管不了水源、管道等基础建设。即使村民家里的自来水管三年来一直没通水、生锈了,爱卫办也爱莫能助。在扶贫资金使用不当的背后,实质上是扶贫工作政出多门,各自为阵,所以才出现了扶贫资金投向与村民现实需求“扳道岔”现象。

其实,三亚市凤凰镇梅村出现的扶贫“怪事”,也并非“糊涂庙糊涂神”,由于政府部门“情况不明下决心”所致。应该说,村民的实际困难是明摆着的,政府机关也应该有所察觉,心里知道扶贫资金应该怎么花。问题在于,在解决群众困难与获得部门政绩的博弈中,政府机关选择了急于求名、急于出政绩。一句话,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跑偏了”。“新厕所一年遍地,自来水三年不通”式的扶贫,就是扶贫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效轻长效、重眼前轻长远等弊端的真实写照。毕竟,每座造价7100元左右的新厕所,其壮观程度总比埋在地下的两三公分粗的自来水管及里边看不到的自来水气派得多、显眼得多,看得见摸得着,甚至成为一景,更能彰显政府领导政绩。

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乱象的治本之法是,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法制性扶贫开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用法制原则规定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及贫困人口自身的权、责、利关系,建立扶贫开发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对于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应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由中央统筹全国的反贫困战略,加强综合行政职能和统筹协调扶贫资源的整合能力,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形成“扶贫资金搭台,地方(部门)资金唱戏”的扶贫资金整合格局,确保扶贫开发工作“一盘棋”,并制定切合实际的项目实施程序和检测评估标准,把扶贫资金最大限度的用在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种养殖业上,用在解决贫困人口生存问题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轨道。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