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入面试名单,面试成绩却最高。对这种“被面试”,有关方面解释说,可能是前面有人放弃,笔试成绩靠后的递补后发生了面试名单的变化。虽有这种可能,但是李先生说,笔试成绩前6人都领取了《面试通知书》。退一步说,即使发生了递补现象,也应该公布递补者的名单,接受民众监督。遗憾的是,“各人都不知道和自己面试同一岗位的人员,也不知道有几个人参与这次面试”。如此“暗箱操作”,怎么不令人怀疑:这次公开招聘过程蹊跷,甚至有违规操作之嫌呢?
事实上,各地都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进行公开招聘;并邀请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整个招聘过程,从命题到笔试、面试、录用进行全程监督。既然这次招聘是公开招聘,为什么参与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试的人员名单不公开?甚至让人“被面试”?须知,公开招聘的核心是公开,只有公开才能实现公平与公正,才能建立起公开、竞争、选优的事业单位人才选拔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否则,搞“暗箱操作”,难免会出现“内部招聘”、“人情招聘”、“权力招聘”、甚至“萝卜招聘”,令人感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水很深”。
其实,“被面试”早就搅动了民众对权力寻租的纠结,不仅是民众对权力有着一种天然的警惕,而且在于赋予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大,寻租的空间越大。尽管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也并非绝对不变的,人的自私也并非绝对的”,但当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时候,权力自私化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对“被面试”,民众呼唤“零容忍”,但都是做“事后诸葛亮”,没从管理制度上找准“病根”加以治理。
其实,“被面试”的“病根”在于招聘者与监督者都属于同一个部门,以致对公开招聘的监管像“老子监管儿子”,滋生出各种招聘乱象来。如果能够引入第三方公开招聘,招聘单位不派人参与,完全由第三方操作。这样招聘权与监督权分离,就比较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杜绝“被面试”。这一做法,早已被他地证实,是人才市场化、人才制度化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彻底公开招聘的典范,有利于招聘到真正优秀适用的人才。试想,如果这次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也请第三方公开招聘,“被面试”的现象还会发生吗?
- 2011-07-11云南省公考面试确认犹如一个陷阱
- 2011-07-05公务员面试邀市民旁听 有进步但还不够
- 2011-06-21北大降分招生应公开面试过程
- 2011-04-20公务员录考一大怪 过了面试就能面市?
- 2010-12-14“万元保过”:都是“机器面试”惹的祸
- 2010-05-11面试直播也要防“黑哨”
- 2010-02-20公务员“匿名面试”靠谱吗
- 2010-02-19公务员“匿名面试”,你的名字叫准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