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集体脱岗旅游的多重悖论
www.fjnet.cn?2012-04-19 11:26?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月6日至13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卫生局10名工作人员借开会之名去香港、澳门旅游。被发现后,有关人员解释称:这次旅游不是公费旅游,是自费,主要错误是跟区政府撒了谎,长达8天不在岗。后来被纪检的同志问起来,不得已才编了去省卫生厅开会的谎话。对此,宝塔区纪委、监察局已就该事件展开调查。(4月18日《华商报》) 卫生局工作人员集体脱岗去香港、澳门旅游,被人举报以后,不仅不承认错误、整改问题,反而编造去卫生厅开会的谎言,开会的谎言被戳穿以后,又解释称是自费旅游。听完宝塔区卫生局慌不择言的憋足辩解,让人好气又好笑。尽管卫生局局长声称,各科室都留有工作人员值班,没有影响正常工作。但是纳税人供养的卫生局多达半数的公务人员集体脱岗旅游,显然不能自圆其说。如果卫生局长硬要说半数公务人员脱岗没有影响工作,我只能说卫生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纳税人在当冤大头。我倒建议相关部门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压缩该局人员编制,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笔者注意到,当地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据宝塔区纪委王副书记介绍,“调查的焦点在于他们的旅游花销是不是公款。经多日调查,情况已明晰,但还不便透露细节”。调查公款还是自费,无疑是界定公款旅游性质的重要标准,但是纪委调查的焦点集中于公款与自费,言外之意是不是说,自费旅游就不问责呢?那么,卫生局半数公务人员脱岗外出,算怎么回事?其他行业职工迟到、早退就可能丢饭碗,卫生局工作人员旷工长达8天之久,又“该当何罚”?何况,从宝塔区卫生局一再撒谎的做派来看,该局为了逃避问责,赶在调查组之前,订立攻守同盟,让公款旅游者补交旅游费用,“洗白”公款旅游的概率不小。纪检部门既已介入调查,又“不便透露细节”,恐怕难以服众。 换个角度讲,即便宝塔区卫生局擅自出境公款旅游得到证实,相关人员因此被处理,除了有人“自认倒霉”,又能震慑住多少公款旅游者呢?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治理公款旅游的政策措施。但是,在现实官场生态中,公务人员假考察、开会之名公款旅游已是家常便饭。除了少数因意外曝光的公款旅游案例外,公款旅游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像08年曝光的几起公款旅游事件,如果不是网友意外捡到旅行社遗失的出国考察清单,那些冠冕堂皇的公款“考察”根本不会曝光。像宝塔区卫生局集体赴港澳旅游,如果不是被人举报到网上,如果不是卫生局事先未向上级请示、汇报,又三番五次对上级撒谎,根本轮不到纳税人说三道四。在我看来,公款旅游只见油门不见刹车,原因主要有两个:与当前公款旅游大气候有关;相关制度未打到公款旅游的七寸。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问责公款旅游罚酒三杯的例子屡见不鲜:山东滨州市工商局局长邵立勇,在2008年地震全国哀悼日期间在武夷山等地游玩,邵立勇被免职不久就被任命为威海市工商局负责人。广州海事法院原院长罗国华因公款旅游被曝光,不出两月当选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公款旅游成本如此低廉,官员如何不去看望“南斯拉夫奶牛”? 在我看来,要踩准公款旅游的刹车,除了依法查处被举报的公款旅游者以外,还有许多事情可做。比如,对公款考察实行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从考察的线路、行程到出访的内容与费用都公之于众。比如,限制考察审批权。对公款考察严格控制、层层把关,用制度的力量杜绝“师出有名”的变相公款旅游;再比如,紧缩财政预算,把公款考察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威力来自于执行力。相关部门要升帐理事,动员亿万民众参与公款旅游监督,谁在公务考察中夹杂旅游私货,触及公款旅游高压线,就要坚决查处,从法律、纪律、经济多个层面让公款旅游者得不偿失。唯有制度到位,执行给力,才有望踩住公款旅游的刹车。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9]“开会式旅游”会否暴露的概率分析
- [ 04-19]集体旅游错在撒了谎?
- [ 04-12]“自发自费”旅游说站不住脚
- [ 04-11]百元时代:门票绑架旅游经济
- [ 04-11]百元时代:门票绑架旅游经济
- [ 04-11]国内旅游门票、交通费用占比高
- [ 04-11]旅游发达国家门票低廉 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