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公车改革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www.fjnet.cn?2012-05-29 09:14? 北京青年报?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今日社评

面对严峻的形势,推进公车改革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应当抓紧制定改革方案,适时将改革推向深入。否则,随着公车消费支出日益膨胀,公车消费愈发尾大不掉,公车改革的难度和阻力将越来越大。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提出今年中央部门要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全国公务用车改革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待时机成熟时,将出台具体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方案。

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虎扑篮球: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至今,公车改革探索已走过18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上涨势头仍难以遏止。财政部去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面对严峻的形势,推进公车改革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应当抓紧制定改革方案,适时将改革推向深入。否则,随着公车消费支出日益膨胀,公车消费愈发尾大不掉,公车改革的难度和阻力将越来越大。

公车改革首先需要“正名分”——明确公车的概念,弄清楚公车的数量,全面掌握公车消费的相关信息,以此作为公车改革的一个基础条件。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在统计和对外公布公车数量时,将“公车”概念限定为“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严格说来这是不准确的。公车之为“公”车,与公共财政投入和公共政策的保障支撑密切相关,凡是由财政全额拨款购置、运行的公务车,以及获得了财政补贴或享受了相关政策优惠的公务车,都具有“公”车的性质。所以,“公车”的概念远不止“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司法机关等公权机关的公务用车,工会、妇联等公共组织的公务用车,部分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都属于公车,都要纳入公车改革的范围。

其次,公车改革需要“去福利”。公车作为办理公务的工具,只应与公务员(及其他使用公车者)的工作性质以及公务交通实际消费量有关,而与公务员的职级高低无关,否则公车消费就成了公务员的一种单纯的福利。在配备公车时,除体现国家礼仪、国家形象等特殊需要外,要打破“官大一级,车高一等”的成规,配备什么样的公车,严格以实际的公务需要为依据;实行货币化改革时,给公务员发放交通补助,也要以公务交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而不能以公务员职级高低为依据。公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走出传统的“福利误区”,将公车消费、补贴与公务员的职级脱钩,使公车回归“公务用车”的本位。

摸清了公车的底细,去除附着在公车身上的福利成分,公车改革最终要完成“减数量”的目标。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尚晓汀表示,公车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为此要大规模压缩公车总量,除了核准的领导专车、必要的工作用车、机要通信用车之外,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必要的公务用车通过公交、出租车、公车服务中心租车、私车公用等社会化途径解决。只有大幅度减少公车的数量,才能遏制公车消费支出上涨的势头,大大降低公车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公车改革是一个涉及公车消费者实际利益的敏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需要主持者拿出勇气和智慧,广泛吸收群众的参与,积极筹措,稳步推进。无论有多么艰难,公车改革都必须解决上述三大问题,也只有解决了这三大问题,公车改革才算实践了改革的真义。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