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买水治污”就是缘木求鱼

www.fjnet.cn?2013-04-18 15:41?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河南漯河市澧河附近居民反映,澧河河水颜色发黑、味道腥臭,怀疑河水受到了污染,并向当地环保部门质询。环保局负责人回应说,经检测,没有发现工业污染源。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就在市民讨说法的第二天,澧河水一夜之间像变脸一般突然变清澈了。对此,漯河市环保局解释说,漯河市政府紧急购买上游燕山水库500万立方米优质水引流入市,因此澧河水质一夜变清。(据2013年4年18日 中国广播网)

嚯,一夜之间,一河污水变成了清水,在“速效”“速成”物随处可见的时代里,澧河治污速度似乎也没有什么神奇的。然而,在这种立竿见影的变化背后,所隐藏着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愚弄百姓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则是一种比水污染更为严重的灾害,这种缘木求鱼的做法,不是治污而是泛污。

澧河河水颜色发黑、味道腥臭,当地环保局负责人却说,经检测,没有发现工业污染源。这显然是在瞪着眼睛说瞎话,欺骗居民群众。常年居住在澧河两岸,河水是清还是浊,是纯净水还是污染水,是味道清新还是腥臭,居民应该最有发言权,欺骗不了他们。环保部门刻意回避河水遭受企业污染,只能证明自己心里有鬼,害怕居民群众的监督。

而令人最为啼笑皆非的是,漯河市政府紧急购买上游燕山水库500万立方米优质水引流入市。这种“买水治污”的做法,玩的是典型的猫盖屎把戏,其本身至少能说明,当地环保部门明知河水已被污染了。面对河水污染,相关政府部门不去追查污染源头,解决污染源头,遏制污染源头,而是紧急购买优质清洁水引流入市,无非是要企图迅速冲淡或者掩盖河水被污染的事实真相,暗中为非法排污企业逃责开脱。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当地环保局个别官员不仅没有履行监管的职责,反而和污染企业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沦为非法排污企业“保护伞”。

人们也会从中看出,政府“买水治污”是花纳税人的钱,替污染企业消灾,慷广大纳税人之慨,保护地方一己私利。这也难免让人怀疑环境监管部门与排污企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政府为什么要主动为企业排污埋单?相关部门应该给居民群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买水治污”实质上就是一个障眼法。很明显,这种做法究竟能让河水“清澈”保持多久,想必人人都会不问自明,心里清楚的很。河水被污染了,被投诉了,政府立即就花钱买水治理,而非法排污企业毫发无损,生产照旧,污水照排,有恃无恐,相安无事,甚至还能受到公权力的暗中保护,这样的监管也暴露出了当地“GDP至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顽固程度。

治污须先治人,应从源头抓起。“买水治污”也是环保监督与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标本。李克强总理在谈到环境保护时,特别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从源头上治理,环保部门首先必须依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勇于担当,要求别人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此基础上,秉公执法,严惩不贷,“美丽中国”才能可望又可及。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