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车改“副产品”:拉近官民距离

2014-10-22 09:35:14?叶  青?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车改是对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制度规范,其本身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尝试。】

近日,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对公车的真实数量、车补是否平均发放、车改可以节约多少钱等敏感问题,做出了有效的回应。舆论认为,这个权威回应会起到释疑解惑的效果。(10月21日《人民日报》)

在中央车改领导小组的回应中,相关负责人表示,车改是一笔经济账,也是一笔社会账,国家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杜绝“车轮上的腐败”,是一种党风政风的良性引导和扭转;车改还是一笔长远账,车改是对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制度规范,其本身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尝试,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作为车改11年的践行者,我对此深感认同。

车改事关政府形象、官员形象。在我看来,每一位官员的桌上,都有一个大小不一的待遇“杯子”,以及一个轻重不一的责任清单。不同级别的官员拥有不同体积的杯子,薪酬、待遇都在杯里,因此,有的官员工资高,有的工资低,有的有专车,有的只是相对固定用车,有的连车都没有。但是,有的官员不认可这种“待遇杯子论”——没有专车的总想搞到专车,工资低的总想在工资之外去找、去捞,总希望自己杯子的待遇能够溢出。而责任清单上所写的工作任务,却不一定会千方百计地落实。因此,有的人希望待遇高、工作轻松。

这种“反差”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各种以权谋私的腐败案件的发生。作为公务人员,应该努力完成分内的工作,安安心心地享用规定之内的薪酬。如果能以这种端正的心态看待车改,自然不会有什么想不通。

2003年5月20日,我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到湖北省统计局任副局长,上班第一天就“自主车改”——自购私车,一月补助500元(现在为1200元),出武汉市实报实销。仅我一人,一年就至少可以节约8万元。其中的一个窍门就是“3510”——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车,10公里左右坐地铁或开车。直到现在,我基本是上下班开车(因为单程16公里),其他在办公室周边的活动以骑车为主,半个小时能骑车抵达的地方尽量骑车——这样与开车所费的时间差不多,还不用担心堵车问题。我过江到汉口办事都是坐地铁,有时候还能遇到几个“粉丝”。可以看出,车改实际上拉近了官民的距离。

有的专家专门研究过“5公里走路论”——5公里路程不远,时间不长,难度不大,强度不高,符合医学专家提出的保健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步行是一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的最基本的锻炼方式,美国怀特博士就主张“每天步行至少1小时”,日本医学博士大矢也提出:“作为人每天所必需的最低运动量步行1万步最合适。”每天步行1万步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为了健康必须达到6000步以上。如果每分钟步行100步,1小时就是6000步,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步行,可降低30%~40%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可见,车改之后适当步行,将会利国利民利己。

有的地方比较开明的领导,实际上已经开始行动了。今年起,山东冠县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在城区上下班、开会、活动(急、险、重事项除外)等一律不得乘用公车,提倡以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开会。县交通运输局的王局长对步行或乘公交上下班很认可,收获颇丰。他说,步行、骑车或坐公交上下班,“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能真实感受到公共服务有哪些缺失和不足,调研到群众对交通运输的建议和意见。”他乘坐城市公交上班,在和乘车的群众交流时,群众反映城区公交车班次少、部分线路不是很合理。后来,他经过调研并与城市公交运输公司沟通,新增了60辆城市公交,调整了部分公交线路。

他还说了一个案例:在清泉湖剧场门口,以前都铺着方砖,后来不知道谁揭走了几块,慢慢就形成了一片洼坑,自行车都没法停。4月25日晚上9点左右,县里开完教育路线活动推进会后,县委书记和秘书步行回住处,经过清泉湖剧场看到里面很多人,就进去查看情况,并立即安排了人修补。第二天,这里就铺上了方砖。

真的很希望,这样的县、这样的县委书记、这样的基层干部会越来越多,而且是多多益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