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预算为零却仍能购车,折射出全口径预算还有继续细化的空间。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 今年中央部门所晒账本中,首次公布了公车的详细“家底”。在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和公车改革推进的背景下,截至18日,已公布预算的102个部门中,只有24个部门列出了2015年购车预算项目。然而,有媒体发现,其中11个部门今年有购车计划,却没安排相应预算支出。如教育部今年拟购203辆公车,但其公车购置预算费用却为0。 购车预算为零的部门何以能购公车?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给出了一个答案:“现在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财产经营收益还没纳入预算管理。中央部门通过出租房子等产生的收益,就作为‘自有资金’由单位开支。”无需向中央财政伸手,通过自有资金调剂购车,固然不会增加中央财政负担,但也引出了一个新问题:这些自有资金该如何认定?是否也应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范畴? 中央部门和系统不是营利性机构,其机关经费和财产经营收益要么来自财政预算结余,要么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和信誉获得。因此,从本质上看,部门的自有资金也是国家财富的一部分,即使按照现行全口径预算的要求尚未列入其中,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游离于国家预算管理之外,只会给部门自有资金蒙上“部门小金库”色彩。 实际上,自2011年以来,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就被要求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之一,也是进一步推进预算改革。将一般公共收支、国有资本、社会保障资金和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全口径预算,目的就是不再允许有预算外资金存在的空间,努力提高预算的覆盖面和透明程度。 购车预算为零却仍能购车,折射出全口径预算还有继续细化的空间。目前的全口径预算,只是初步搭建起了政府怎么花钱的监管框架,但对部门的存量资金和名目繁多的经营性增量资金如何管理,还缺少抓手。让全口径预算真能管住钱,需要尽可能把仍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部门自有资金也包括进来,防止监管空白处成为三公经费外溢的源头。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部门对自有资金的支配权过大,有可能导致对预算的管理失去意义。购买公车预算为零,即无需预算审查,但实际上公车支出并没降低。而且,部门单位到底有多少车需要淘汰更新,也很难掌握。因此,即使部门自有资金一时难以纳入预算管理,至少也应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支出审批,遏制部门无序使用自有资金的冲动。 全口径预算需要完整,收支两条线管理需要刚性。如此,部门预算安排才可能逐渐趋于合理,并让公众信服。 本报特约评论员迩晓 |
相关阅读:
- [ 04-13]秉公操作,公车拍卖降温又何妨
- [ 04-08]警惕公车拍卖“二次腐败”
- [ 04-03]为何有的官员“既拿车补又坐公车”
- [ 03-27]没有公车的公务出行不能只靠“补”
- [ 03-19]要看到公车拍卖溢价背后的运作技巧
- [ 02-02]公车拍卖溢价高并非都是因“领导坐过”
- [ 01-28]中央公车拍卖为最严车改探路
- [ 01-27]公车拍卖:让阳光再普照一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