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救命药玩“失踪”,谁为生命护航?
2015-09-16 10:32:30??来源: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杭州萧山区,出生不到8个月的韩果果,急需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救命,然而7.8元一盒的药,四处找不着,在黑市上却被炒到4000元;广东省,一位母亲网上求药,患有肾母细胞瘤的孩子,急需放线菌素D;福建虎扑篮球:,周思(化名)患上了恶性葡萄胎,3个疗程的化疗后,廉价药长春新碱却“失踪”了……这些物美价廉的药品,本应是市场的“宠儿”,但关键时刻,廉价药却“一药难求”。 【误区】 廉价药“灭绝”,别怪价格改革 如果政府管制价格,企业的眼睛就会被蒙蔽,感知市场的神经被切断了。他们得到的价格都是正规渠道一成不变的售价。企业没有能力搜集真实的市场价格,他们只会根据新闻媒体和政府指令生产。去年3月份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就在药监局要求下,突击生产ACTH。此前此种药品供不应求,黑市价格(也可以说是真实的市场价)已达几十上百倍,企业却浑然不知。 每当媒体报道廉价药消失,总不忘谴责制药公司贪财忘义,但是,很多企业家对此非常委屈,他们声称自己对市面缺药一无所知。我相信一部分企业家是诚实的:制药公司每年要生产几十上百种药品,由于价格被管死,谁知道廉价药真实的流通状况?即便一些企业家明知道药品短缺,他们也没有动力生产——多生产多亏损。 >>>阅读全文 【分析】 廉价稀缺药短缺缘于市场之困 今年6月1日政府取消绝大多数药品定价后,破解了廉价常用药短缺问题,可仍难解廉价稀缺药之困。 由于用药量太少,即使单价抬得再高,药企恐怕也不愿意生产,因为仅仅为了满足人数不多的一个特定群体,开通一个生产线很不划算。更重要的是,该类稀缺药的流通和储存成本也较大,浪费现象也很突出,比如,药企若向某地配送了这类药,或者医院进了这类药,说不定几年都不出现一例患者,导致药品白白浪费。这样一来,即使药品价格大幅上涨,也会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 这说明,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虽然多数廉价药所面临的困境能够得以化解,但单靠市场,仍无法解决所有廉价药的生产难题。市场总有短板,总有无法调节到的地方,而用药量极少的廉价药就属于这类药。 >>>阅读全文 所以,化解廉价药供需矛盾不能仅从市场着眼 过去政府对药品价格实施管控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问题并不在于政府干预本身,而是干预手段不够完备。只从限价入手,却没有提供诸如财政支持或者特殊药品储备等相应的保障性措施。 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要以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前提,在那些市场容易失灵的领域,尤其是关乎健康和安全的民生方面,政府有着天然的职责提供基本保障,这是市场很难取代的。 若完全交给市场,那些特殊罕见病种的药品,可能没什么企业愿意生产,更别提穷人能不能看得起病,市场从来不会保证每个人都衣食无忧。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不等于市场原教旨主义,把政府作用没有更好发挥,归结为没有完全放开市场,是方向性错误。 >>>阅读全文 【建议】 解决“孤药”断供不妨“以药养药” 廉价药短缺,常常是一种局部和暂时性短缺。鉴于一些廉价药使用率过低的实际,可以建立跨医院、跨地区的储备制度,实现廉价药、特效药的集中储存。不妨明确省级医药总公司的责任,要求建立廉价药、特效药集中储存中心,哪怕是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防止产生局部断供。 在一个市场化空间里,当一种药品长期价格倒挂,哪怕有利可图,也注定不可持续。经受过多年市场经济洗礼的大众,应该适度容忍一些廉价药的价格上涨。但要看到,市场是复杂的,并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可以“一服灵”地解决所有市场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打“组合拳”,对症施药。采取“以药养药”,正体现了这样的思路。 >>>阅读全文 廉价药“灭绝”,别怪价格改革 菁城子 几块钱的婴儿痉挛症药品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在黑市竟被炒到几千块钱。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一听这消息,下意识反应是:价格管制。遵循一般规律,越有效的常用药,越容易遭遇价格管制。ACTH不仅是治疗婴儿痉挛症的良药,同时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关节炎等疾病,很早就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价格管制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生产此种药品无利可图,选择停产。 本着“让穷人用得起药”的初衷,但得来无药可用的后果。今年6月1日起,政府对绝大多数药品取消价格管制,正是基于这样的反思。ACTH应该也在解禁之列,只恨松绑太迟。药企捕捉信息,重新生产流通、价格调整都需要时间,希望这过程越短越好,以免耽误人命。但遗憾的是,这还并未准确反映到具体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是价格而不是其他分配机制?政府管制药价初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些药品领域出现,放开管制,价格涨到天上,这个情况属于改革的震荡,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嘀咕,以一盒药几千块的黑市价作参考,穷人是负担不起的,但是,指令企业按需生产,医院多加备货,根据政府低价向患者提供亲民药品,打击黑市,既能满足需求,还能打击黑市,岂不两全其美? 首先应当明确,价格高企是管制的后果,一旦放开,价格将不可能回到黑市高价。更重要的是,价格是一束灵巧的信号,它既是供给和需求的信号灯,同时是一柄包含刻度的标尺,其背后信息十分复杂,指示起来却非常简单,即企业只需盯住价格就可以,价格上涨就增产,价格下降就减产,笨拙的企业家亦步亦趋,大体也能满足需求。随着聪明者胜出,市场会趋向完善。最糟糕的市场,也好过最完美的管制分配。 应该看到,如果政府管制价格,企业的眼睛就会被蒙蔽,感知市场的神经被切断了。他们得到的价格都是正规渠道一成不变的售价。企业没有能力搜集真实的市场价格,他们只会根据新闻媒体和政府指令生产。去年3月份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就在药监局要求下,突击生产ACTH。此前此种药品供不应求,黑市价格(也可以说是真实的市场价)已达几十上百倍,企业却浑然不知。 每当媒体报道廉价药消失,总不忘谴责制药公司贪财忘义,但是,很多企业家对此非常委屈,他们声称自己对市面缺药一无所知。我相信一部分企业家是诚实的:制药公司每年要生产几十上百种药品,由于价格被管死,谁知道廉价药真实的流通状况?即便一些企业家明知道药品短缺,他们也没有动力生产——多生产多亏损。 幸好改革已经落实,大多数药品的政府定价已经废除,但愿这事件能督促各部门加快反应。市场早日恢复它应有的样子,会使更多人得救。(新京报) 廉价救命药短缺缘于市场之困 北青报特约评论员 物美价廉本应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一盒不到8元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医院中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杭州的周女士将求购这种药的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引发广泛关注。廉价救命药缘何“一药难求”?记者调查发现,缺失的救命药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生产厂家有限、产量少、需求量很有限、价格低廉等。 此次短缺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虽对婴儿痉挛症有特效,但这种病的发病率却很低,导致这种药的用量极少,再加上药价很低,因此称得上是廉价稀缺药。这一点,与过去时常出现的“药荒”现象有所不同,以前缺乏的药固然也包括这类药,但更多都属于家庭常备廉价药和医院常用廉价药。 今年6月1日政府取消绝大多数药品定价后,出现“药荒”的几种药品,都具备廉价稀缺药的特点。比如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称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这种药对罕见病肾母细胞瘤有特效,且价格也低到每支不到20元,和ACTH有着共同的特点。此外,抗蛇毒血清以及许多罕见病专用药,无不具有相同的特点,均处于相同的困境中。而过去时常出现的廉价常用药短缺现象,在取消药品定价后,反而极少出现。 为何市场会出现这一新动向?这是因为,放开政府定价,可破解廉价常用药短缺问题。因为廉价常用药的市场需求较大,有用药量作为支撑,一旦价格有所上涨,就会刺激到药企的生产积极性。药价放开定价后,出现了一波廉价药涨价的现象,虽然个别药品涨价幅度一度引发社会关注,但从整体上看,这次涨价是市场的一次合理调整,是廉价常用药的价格回归,而这次涨价,却让廉价常用药重新常见于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药难求”。 但放开政府定价,仍难解廉价稀缺药之困。由于用药量太少,即使单价抬得再高,药企恐怕也不愿意生产,因为仅仅为了满足人数不多的一个特定群体,开通一个生产线很不划算。更重要的是,该类稀缺药的流通和储存成本也较大,浪费现象也很突出,比如,药企若向某地配送了这类药,或者医院进了这类药,说不定几年都不出现一例患者,导致药品白白浪费。这样一来,即使药品价格大幅上涨,也会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这说明,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虽然多数廉价药所面临的困境能够得以化解,但单靠市场,仍无法解决所有廉价药的生产难题。市场总有短板,总有无法调节到的地方,而用药量极少的廉价药就属于这类药。 可见,廉价救命药严重短缺主要缘于市场之困,市场不能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只能在市场之外寻求破解之策。当务之急,应探索建立和完善稀缺药物定点生产制度,通过政府补贴和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有计划的生产。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卫计委等四部委已就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下发过通知,说明对药价放开后的这一市场动态早已有所预见,只不过这次试点只针对4种稀缺药而言,不仅种类太少,而且缺乏一个动态的稀缺药生产目录,只有加快推进稀缺药定点生产试点、明确稀缺药目录增减规则,尽量将所有不能通过市场解决的稀缺药都涵盖在内,则廉价稀缺之困方能早日化解。 此外,还应建立一个稀缺药品交易平台,通过平台动态观察稀缺药品的演变发展情况,收集不同的紧缺需求,使定点生产更有针对性。同时,应探索全国统一的储存和配送制度,以此减少医疗机构单独购药导致的浪费,并面向全国进行稀缺药信息发布,这样既能防止黑市药借信息不畅之机坐地起价,也可减少患者及家属满世界盲目找药的麻烦。(北京青年报) 不能相信市场原教旨主义 李杏 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一药难求”,要么只能用极为昂贵又未被纳入医保的进口药替代,屡屡令患者陷入困境。调查显示,由于廉价药利润太低甚至亏本,一些特殊用药的需求量很少,很多厂商不愿意生产,分销商也不愿意备货。 乍看之下,廉价药“消失”的趋势是一种市场现象,但必须强调的是,廉价药的供应其实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决定了普通百姓和一些罹患罕见病的边缘群体是否治得好病、治得起病。在这个意义上,化解廉价药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恐怕很难仅从市场角度着眼。 在很多讨论中,政府定价和政府最高限价被认为是造成廉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自今年6月全面放开药品定价后(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那些需求量很小的特殊药品依然断供,还出现了少部分廉价药价格疯涨的现象。药价管控让药企明显感到受限,对廉价药生产动力不足,放开药价却引发了患者对药品涨价过快的担忧,政府究竟管还是不管、该怎么管,成为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所要探索的关键问题。 眼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大方向十分明确,在医药卫生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的呼声也很强烈,现行的改革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动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能完全交给市场。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以为国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根本目标,这是其不同于一般行业的重要特征,而其中最基础的一点就是体现医疗的保障性。医疗保障的含义,不仅是基本药品的价格有保障,药品的供应更要有保障,如果限价的结果却是客观上没有廉价药可用,政策的保障性便落了空。 应当看到,过去政府对药品价格实施管控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问题并不在于政府干预本身,而是干预手段不够完备。只从限价入手,却没有提供诸如财政支持或者特殊药品储备等相应的保障性措施。 政府和市场有着各自的权责分野,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不管是政府大包大揽,还是对市场放任自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要以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前提,在那些市场容易失灵的领域,尤其是关乎健康和安全的民生方面,政府有着天然的职责提供基本保障,这是市场很难取代的。 一个领域,一个行业出现了问题,流行的观点往往归结为政府干预过多,致使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希望政府完全退出的呼声由此很高。政府干预过多诚然是一个问题,但一个完全不见政府的市场,恐怕是更大的灾难,世界上也不存在这样的市场。廉价药供应不足的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完全交给市场,那些特殊罕见病种的药品,可能没什么企业愿意生产,更别提穷人能不能看得起病,市场从来不会保证每个人都衣食无忧。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不等于市场原教旨主义,把政府作用没有更好发挥,归结为没有完全放开市场,是方向性错误。(长江日报) 解决“孤药”断供不妨“以药养药” 乔杉 廉价药断供,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近年来,不少类似好用的廉价药,如“鱼精蛋白”、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都曾出现紧缺。而业内人士开出的解决药方,不外乎是涨价。正如这次武汉协和医院一位医生讲的,放开对药物的价格和分配管制,让企业自主定价,有自由市场竞争,药品最终将处于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而且不至于长期短缺。 报道所指的每盒仅售7.8元、却在黑市被炒到数千元的廉价药,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身份——小众药。这些药的特点不单单是定价低,更为关键的是用量少。对于生产这些药品的药企而言,如果像普通药品那样走薄利多销的路径,根本不可能。而如果因为利润微薄的原因,导致国内药企停止生产,那么这块市场就只能拱手让给进口药了。一旦市场被国际药业巨头垄断,定出高昂的销售价格,那么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及其家属。 解决之路究竟在何方?借由当前医疗体系内,人们常常提到的“以药养医”的说法,笔者想到不妨以此类推,在保障“孤药”的生产时,采取“以药养药”的方式。 所谓“以药养药”,就是在价格手段之外,明确药厂和医院的责任,提供补贴让他们尝到甜头,从而正向激励他们生产和采购“孤药”。众所周知,医药市场并非一个简单的市场,并非想进就进,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而是要受到一定的制约。能不能出台一个规定,明确一家药厂必须生产几种廉价药,以此作为生产其他赚钱药品的前提条件。如果这家药厂没有生产能力,那就提供一笔资金。或者“只奖不罚”,不生产廉价药不罚,生产廉价药有奖——对生产廉价药的厂家,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补助和支持。 廉价药短缺,常常是一种局部和暂时性短缺。鉴于一些廉价药使用率过低的实际,可以建立跨医院、跨地区的储备制度,实现廉价药、特效药的集中储存。据称,作为全国第二大的药品分销商,上海医药总公司目前ACTH的库存也只有两箱,每箱100盒,而他们一般的药都有几万箱甚至几十万箱的储备。这已然说明问题。不妨明确省级医药总公司的责任,要求建立廉价药、特效药集中储存中心,哪怕是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扶持,防止产生局部断供。 在一个市场化空间里,当一种药品长期价格倒挂,哪怕有利可图,也注定不可持续。经受过多年市场经济洗礼的大众,应该适度容忍一些廉价药的价格上涨。但要看到,市场是复杂的,并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可以“一服灵”地解决所有市场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打“组合拳”,对症施药。采取“以药养药”,正体现了这样的思路。 (新华每日电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