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国内许多景区的最近一次价格调整时间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这些景区的3年“解禁年”。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4月5日《经济参考报》)。

去年首个“中国旅游日”之际,景区纷纷推出门票减免优惠措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景区的门票优惠措施只局限于旅游日一天。旅游日过后,不少景区不仅不降价让利于民,刚到3年涨价解禁期限,就急不可待打出门票涨价牌,而且涨幅惊人。近百5A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未来数月全国又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这对于想亲山水、远尘埃的游客来说,实在是一条大煞风景的坏消息。在我看来,某些地方把公共景区当成摇钱树,景区门票跟风涨价,即便不违规,也缺乏说服力。

其实,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实行低价门票政策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根本不会亏本,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是拉动了地方综合旅游经济,赢得游客青睐。根本无损旅游经济效益。过高的门票价格吓跑游客,实际上得不偿失,不利于吸引游客,更不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

虽说目前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物价有所回落。但是CPI指数长期高位运行,当前,房价、教育与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食品、自来水、天然气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在涨价,成品油屡创新高,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在涨价风潮中,景区趁火打劫,涨价风潮再起,除了加重民众通胀预期以外,民众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消费信心将会再次遭受打击。

从景区的地位与归属来看,不少景区是著名文化遗产,是自然与历史的恩赐,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门票论价值。景区除了收取合理的维护开发成本以外,根本不应该涸泽而渔、肆意涨价。而且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像自来水、天然气那样牵涉到当地百姓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利益。而按行业惯例,景区往往会出台多种优惠措施补偿当地游客,比如门票打折,推出月票、年票等等。受门票涨价影响较小的群体参与价格听证决策,而真正要多掏腰包的外地游客却被排除在听证会之外,景区关门涨价,难言合理。

应该说,相对于国人的收入水平而言,当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已经够高了。与我们的高门票政策不同的是,国外不少风景名胜根本不要门票。即使卖门票,票价也普遍低廉,与当地百姓收入水平比起来,是九牛一毛。门票价格在国民月收入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1%。比如,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只需6欧元;以色列国家公园门票一般为10~20谢克尔,最低为3谢克尔(1谢克尔约合人民币1.8元);日本自然景观不收门票,文化景点收费很低。人家低价甚至免费吸引游客,我们的门票价格屡创新高,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的确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不仅某些地方政府与涨价景区要权衡涨价利弊,放弃景区暴利思维,拿出诚意让利于民;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应考虑把景区门票列入民生价格监督体系,有效监管景区随意涨价。当然,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出台《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对哪些景区属于公益景区,哪些是商业景点,做出明确界定,推动公共景区回归公益本质。

' />
“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费的支出,低收入人群还真是玩不起”。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经济参考报4月25日)

我们此前一直喊“狼来了”,这次狼真的来了——国内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潮似乎已无可避免。对于广大喜欢旅游的群众来说,无可奈何旅游去,寄希望于景区门票尽量涨幅尽量小些、定价尽量合理些,恐成为涨价之下旅游时的最次优选择!

研究现阶段全国各地景区门票价格及历次涨价情况,不难发现,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令人担忧。许多景区门票价格秩序混乱,随便涨价欲望强烈,由此影响游览参观者的心情和热情,进而制约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与目前我国执行的景区门票价格定价方法存在缺陷不无关系。根据我国定价目录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根据景区级别,其门票定价权分属省、市、县三级,但由于旅游景点管理权在地方政府,当地政府对门票价格具有决定性和直接调控性。而且由于价格管理和地域管理的不统一,造成价格多样性,成为景区门票价格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同时,定价方式缺乏灵活性、听证制度不完善。有的景区在季节段、游览时间段、人群上没有变化;有的景区门票价格制定要么不举行听证,要么举行听证的地方政府既是门票涨价的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参加听证的代表本地人过多,外地消费者代表和与涨价利益相关代表偏少,不利于门票价格制定的透明、公正、公平性。

鉴于我国景区门票现状和凸显出来的混乱状况,亟需构建科学规范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定价体系。一是建立合理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体系。将目前我国游览参观景点门票管理办法中省、市、县三级管理的方式和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什么景区归省管,什么景区归市管,什么景区归县管,制定规范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管理与景区产权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权限,建立全国或全省统一的门票价格定价方法。二是将旅游景区科学分类、分级。根据类型和等级,参考区域大小计算出某一景区分值,在制定价格时作重要因素考量。建立灵活科学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体系,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实行价格差别化、多样化。三是确定合理的定价原则。制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要遵循游览参观点的资源评定价值;要考虑居民消费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及增加社会效益;要促进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要合理补偿大环境建设价值;要考虑游览参观点开发和管理成本;要考虑灵活性与相对稳定性兼顾。同时还应考虑景区的市场供求关系、容量大小范围、地理位置、景区等级等,将门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项原则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让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是进一步完善门票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提高旅游门票价格制定的信息透明度。在组织景点听证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扮演主导的角色,广泛地征询旅游者、行业协会、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舆论监督, 明确听证会参与代表的结构比例,避免随意决策和个人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

旅游业是特殊的服务业,是无污染的无烟工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无可限量。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合理于否,直接关系到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政府经济效益,以及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因此,价格等有关部门只有科学合理制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游玩的需要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