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西昌索玛花爱心学校被拆,西昌市回应称,相关部门近期查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在开办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过程中,涉嫌违法买卖、占用国有(飞播)林地,违法建设,非法办学,建设场地因施工造成地质灾害隐患。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西昌市索玛花爱心学校被拆事件,凉山州教育局称社会力量办学和支教必须依法依规。(8月31日京华时报) “最悲伤”作文一经媒体曝光,立刻引发了网友关注。随着央视《新闻1+1》栏目的跟进、报道,有关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到了进一步澄清,事件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然后,“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就在该起事件趋于平淡和沉寂时,“学校即将被拆”再次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一场网上“口水战”正在悄然兴起。 翻阅网友的跟贴、留言,大家的观点、立场不一。有的网友口诛笔伐,认为“大凉山地理位置艰苦,土地贫瘠,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慈善机构兴资办学理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学校始建于2011年,先后进行了长达4年的改扩建、维修,媒体未曝光前,学校相安无事;而媒体曝光后,‘未批先建、违法建筑’……违建行为何以发生?相关监管又去哪了?”持这部分观点的网友群情激昂,将矛盾指向了政府不作为、慢作为,认为政府理应为这一事件负责。 而也有少部分网友发出了理性、客观之声。“纵观事件始末,从网上贴出最悲伤作文的‘幕后者’,再到某慈善公益组织的出现,总感觉有提前策划、故意而为之?是出于真心,帮助大凉山,还是故意制造热点、引发关注,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事件最终未水落石出之前,作为网友,不应该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政府对于违章建筑的认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违章建筑有悖社会公平正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论是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还是民本民生发展的需要,及时拆除违章建筑才是对学生、社会的最好回应”。 角度不同,观点不一,声音各异……足以看出网友对该起事件的重视和关注。“互联网+”时代,如何回应网友关切、打消网友疑虑,考验着各级执政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面对质疑声,四川大凉山又该拿如何平息“质疑”? 笔者认为,在涉及辖区稳定、民本民生方面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的态度不能有丝毫含糊,对于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涉及学生安全的违章建筑处理中,就应该旗帜鲜明,该拆除的坚决拆除到位。另一方面,对于该事件中的竟未之问,当地党委、政府还要进一步核实、查明,比如:将作文进行修改并公布于网上的目的;网友的爱心捐款流向、用途以及该公益机构的运行、管理……唯有将这些情况全部查明并公布于众,才能真正打消人们心中的不解和疑虑;此外,学校拆除后,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该如何安排?学校、教舍选址、建设如何规划?贫困学生又该如何救助?公平正义的阳光该如何普照?等等。当地党委、政府必须给予一个时间表,给大家一个说法和交代。 在这场舆论纷争的媒体事件中,爱心在涌动、力量在集结,彰显了中国网友的责任与担当。而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以“冷静、沉着、客观、公正、负责”的态度回应网友的关切,及时、全面公布事件进展,用良性互动共同文明、有序的网络文明,才是事件全面落实、解决之道。 |
曾因“最悲伤作文”引来关注的四川凉山州索玛花爱心小学,近日被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学校怎么处理一时成为热议话题。反思这一问题的形成,法律法规未被遵守是不争的事实。要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显然也应该回到法治轨道上来。 从媒体当前较为丰富的报道来看,索玛花爱心小学的相关手续一直都不完备。这所爱心学校由相关基金会2012年从当地村民手中租下土地后建成,至今已近3年。如果学校从当初就按照法律规定去办理相关手续,依法运作,想必就不会有现在的违建问题。 根据法治精神,当有法了之后就要“有法必依”。无论是学校的设立,还是在土地上搞建筑工程,国家都是有相关法律规定,没有拿到相关手续、获得相关资质就动工,就是违法。无论什么机构或个人,谁都不具有超越法律的权利,谁都不可以无视法律的存在。 法律的威信还在于法律的实施要得到有效的监督。在这起事件中,当地相关部门对这所学校在其建成将近3年后申请扩建时才发现属违建,这就很难称得上是有效的执法监督。或许,也正是这种执法监督的不及时、不到位,才助长了违建并要继续扩建下去的底气。这也正是我国不少地方违建纷起,形成了事实上的“破窗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爱心是宝贵的,但爱心不可以充当违法的资本。执法监督的不及时、不到位,更不应当成为违建合法的借口。双方都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违建应该如何处理,执法不及时、不到位应该如何问责,都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妥善处置,这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题中之意。唯有如此,爱心才会让人感受到更持久的温暖。 新华社记者 潘强 李思远 |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两天,四川大凉山小姑娘木苦依伍木写的一篇作文,在网络热传。爸妈离世后,木苦依伍木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目前,两个弟弟已被当地一家慈善基金会接到西昌的爱心小学读书。 短短300余字,字字带血,句句含泪,悲伤渗透纸面,让无数人动容,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我们相信感动是真诚和真实的,包括看到这篇作文的当地官员,估计很多人都会为之感动,并且想着能够做些什么。只是,自发式感动犹如流水,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还想问一声,“最悲伤作文”能够感动我们多久?又能惠及多少人? 这样的担心,并非矫情。这几天,河北被拐“最美乡村教师”郜艳敏的故事,也让无数人动容。但这其实是一篇旧闻,几年前郜艳敏的故事,就让一大群人感动得稀里哗啦。可是感动来去匆匆,郜艳敏的命运并未随之改变。感动并无水分,只是感动有流水式特征——在高潮到来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不顾一切的特点;当高潮退去后,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迅即的空心。 1000次感动都比不上一次制度化救济。相对于自发式感动,制度化救济更有管根本和管长远作用。如何才能发挥制度化救济的作用,让“最悲伤作文”成为永远的过去时?这就是扶贫的问题了。 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很多贫困人群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也要看到,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我们更应该从传统的粗放扶贫,走向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涉及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如果不是这篇作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极端贫困、需要救助的人。拍下这篇作文并发到网上的,是凉山一家慈善基金会负责人。静而思之,“最悲伤作文”的发现,十分具有偶然性,如果不是老师布置了作文,如果不是贴到墙上展览,如果不是这位负责人去看望支教老师,如果没有发到网上,可能连现在的感动都不会有。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到底有没有一个可靠的渠道,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情况,知道到底有哪些人最需要帮助? 精准扶贫还涉及对扶贫效果的精准评价。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上的投入并不少,有的可能是扶贫方式的问题,比如重输血轻造血,有的可能是扶贫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的问题。媒体曾经报道过小康县争戴“贫困帽”的现象。有人讲,资源用在并不贫困的县身上,是对贫困群体的不公平。其实,资源到了贫困县,又有谁能保证真正用到了贫困群体的身上?这些年来,虎扑篮球:扶贫资金被截留被挪用的报道,我们见得还少吗?这就需要精准评价扶贫效果,确保和倒逼资金到人、措施得力、扶贫有效。 “最悲伤作文”需要精准扶贫抚慰。这篇“最悲伤作文”,让人想到了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因为一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也改变了许多失学儿童的命运。孩子们有免于悲伤的自由,我们也希望这篇“最悲伤作文”,能够成为精准扶贫的推力,能够改变这位小女孩以及更多孩子的命运。 |
作文及作者苦依五木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两天,一篇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作文传遍网络。这篇字字泣泪的作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被网民称作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 千次感动都比不上一次制度化救济 毛建国 短短300余字,字字带血,句句含泪,悲伤渗透纸面,让无数人动容,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我们相信感动是真诚和真实的,包括看到这篇作文的当地官员,估计很多人都会为之感动,并且想着能够做些什么。只是,自发式感动犹如流水,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还想问一声,“最悲伤作文”能够感动我们多久?又能惠及多少人? 这样的担心,并非矫情。这几天,河北被拐“最美乡村教师”郜艳敏的故事,也让无数人动容。但这其实是一篇旧闻,几年前郜艳敏的故事,就让一大群人感动得稀里哗啦。可是感动来去匆匆,郜艳敏的命运并未随之改变。感动并无水分,只是感动有流水式特征——在高潮到来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不顾一切的特点;当高潮退去后,也常常表现出一种迅即的空心。 1000次感动都比不上一次制度化救济。相对于自发式感动,制度化救济更有管根本和管长远作用。如何才能发挥制度化救济的作用,让“最悲伤作文”成为永远的过去时?这就是扶贫的问题了。 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很多贫困人群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也要看到,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我们更应该从传统的粗放扶贫,走向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涉及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如果不是这篇作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极端贫困、需要救助的人。拍下这篇作文并发到网上的,是凉山一家慈善基金会负责人。静而思之,“最悲伤作文”的发现,十分具有偶然性,如果不是老师布置了作文,如果不是贴到墙上展览,如果不是这位负责人去看望支教老师,如果没有发到网上,可能连现在的感动都不会有。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到底有没有一个可靠的渠道,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情况,知道到底有哪些人最需要帮助? 精准扶贫还涉及对扶贫效果的精准评价。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上的投入并不少,有的可能是扶贫方式的问题,比如重输血轻造血,有的可能是扶贫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的问题。媒体曾经报道过小康县争戴“贫困帽”的现象。有人讲,资源用在并不贫困的县身上,是对贫困群体的不公平。其实,资源到了贫困县,又有谁能保证真正用到了贫困群体的身上?这些年来,虎扑篮球:扶贫资金被截留被挪用的报道,我们见得还少吗?这就需要精准评价扶贫效果,确保和倒逼资金到人、措施得力、扶贫有效。 “最悲伤作文”需要精准扶贫抚慰。这篇“最悲伤作文”,让人想到了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因为一张照片,改变了苏明娟,也改变了许多失学儿童的命运。孩子们有免于悲伤的自由,我们也希望这篇“最悲伤作文”,能够成为精准扶贫的推力,能够改变这位小女孩以及更多孩子的命运。(新华每日电讯) 更多: 用什么驱散“最悲伤作文”的悲伤 先失怙,又丧母,还是个孩子就已无父可怙、无母可恃,这何其残酷?苦依五木,孤苦无依,一个名字竟宿命般地成了一个幼女的残酷谶语!我们对其遭际抱以同情,但也应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体之殇:联想到事发地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再联想起以往发生在当地许多类似的悲剧个案,或可发现,其悲惨命运背后,是大凉山地区的普遍贫穷。 虽然数据显示,2014年凉山州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已达到8264元,但搜索“大凉山区”相关内容,与之联系最多的字眼仍是“贫穷”:“一年最多只吃3次肉”“人畜混居一室”……去年还有媒体报道,深圳电子厂涉嫌非法使用的数十名大凉山区童工,在被送回老家时却并不乐意,原因是“在这有米饭和肉吃”。 可见,大凉山地区的贫穷问题并未消泯。也正因贫穷,当地才深陷吸毒贩毒与艾滋阴影,才催生了大量孤苦无依的留守儿童,及由此衍生的贩卖儿童乱象。 应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凉山州各县陆续被列为贫困县开始,各级政府对凉山州的扶贫政策就一直未曾停止。屈指算来,凉山扶贫已有27年历史,2001年它还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扶贫地区。其间,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等不断,也有不少政策倾斜。这些措施,缓解了当地贫困状况。但从“最悲伤作文”及凉山随处可见的贫困现象看,大凉山扶贫之路还很漫长。 而就在今年6月,虎扑nba: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新形势下的扶贫,加大扶贫投入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对贫困人口的查漏补缺、精确“制导”,在此基础上,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扶贫。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摆脱以往旧式扶贫的弊端。事实上,大凉山扶贫多年,其山区贫穷局面却依旧不改,也被认为跟之前粗糙的扶贫模式有关:大水漫灌式扶贫下,扶贫未必能跟个体之需形成对接,相反被认为“肥了西昌,瘦了山区”。在此背景下,只有改变这种扶贫策略,实现“精准滴灌”、因需施援,才能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在此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或许会因扶贫款不再拨到地方财政,而是直接到家庭、个人,缺乏扶贫主动作为的动力。而这样的做法,可能也会让一些基层部门、官员失去了截留国家扶贫款项的机会。扶贫模式的改变,所面临的执行困难,或许超出想象。但不管怎样,未来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贫困的家庭、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 “最悲伤作文”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具体的东西,但从这篇几百字的文章中,却可窥见难言的辛酸。苦依五木的经历或许是个案,但就我们视野所及,在四川大凉山地区,这或许又并非个案。我们经常讲,法治要让每一个个案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同样,扶贫的最终目标也应该是,驱散每一个孩子心头的悲伤。(新京报) 互联网上,有没有持久的感动 曹林 饭做好了,妈妈死了——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网络被感动和眼泪所淹没,微信被感动和眼泪所刷屏;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 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央视报道称:《泪》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发来《虎扑篮球: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到了网上作文产生的经过是:学生木苦依五木写了篇作文,然后支教老师任中昌看到后自己改写成了作文《泪》,然后叫木苦依五木照着他的手稿进行了原文抄写。 虽然支教老师称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虽然很多人也认为“文章经过老师整理”并不影响真实性,但从这条新闻的跟帖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昨天那些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人们,情感发生了微妙变化。如果说刷屏的感动非常纯粹,今天已经有了一些障碍和尴尬。 说实话,我的内心仍停留于对大凉山贫穷所带来的震撼中,怜悯、同情和感动没有减弱,也没有质疑《泪》的真实性。我关注的倒是,互联网上“感动”这种情感的生产和消逝周期。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很容易生产感动的地方,有一种机制生产和推动着“感动”这种共情的形成,人们的感动很容易像潮水一样地来,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引导,只要击中网络的某个痛点和泪点,就会在病毒式传播中迅速生产一波全民的感动。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感动也会像潮水一样迅速地回落。互联网同时又有一种迅速消灭感动的机制,把推向高潮的感动迅速压下去,以一种反向和逆转的情绪替代感动。互联网的人气与活力,很多时候就是靠这种“生产”和“消灭”所维持。 同样一件事,有人在感动,但无法回避的是,有人会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就拿《泪》这篇作文所引发的情感来说,远在千里之外与这件事不相关的网友,当然会被触动和感动。但对于当地有关部门来说,可能会觉得外界的感动对他们是一种压力,因为人们越是感动,就越会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就越会把问题归咎于政府部门的救助不力和善款落实不到位。所以,当地宣传部门给媒体所发的《虎扑篮球: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强调“文章经过改写”,并特别强调:从去年开始,政府把木苦依五木家的5个孤儿都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保护中,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发放678元的补助,加起来共有3390元,都由他们的奶奶来代领。 稀释感动的另一种力量来向网络自身。网络就是这样,当一群人说一个东西“很好”的时候,必然会有另外一群人去质疑,会带着反转心态去消解“很好”,去寻找“瑕疵”。网络的特点是声音多元,又特别容易“一边倒”,一会儿被这边的信息支配,一会儿又被相反的情绪支配。感动就是在这种机制下被生产和被颠覆的,沉浸于强烈感动中的人们,很容易就被一个也许“缺乏根据的质疑”所影响,从而从感动走向一种受骗的愤怒。不靠谱儿的新闻经常被反转,昨是今非,人们在这种不断的反转中已经失去了等待事实的耐心。 媒体总在求“新”,眼球压力下,互联网的“求新”冲动更强烈——这种“求新”压力也在缩短着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当“感动”主宰网络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求新”力量去反转感动,在消解和颠覆中生产新的话题。没有冲突就吸引不了眼球,在生产和颠覆感动的传播过程中,网络获得的是冲突和反转带来的巨大新闻效应。 分析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是想让我们提升判断力,避免在这种生产和颠覆感动的网络机制中被操纵,别让自己轻易被感动又轻易被愤怒。(中国青年报) “最悲伤作文”,见证贫困之殇 邓海建 短句子,短段落,流水账般的生活,记录了一个孩子最悲惨的人生遭逢。 从“四年前爸爸死了”到“妈妈已经死了”—— 没有呼天抢地的痛哭,没有羽化成仙的幻象,唯有一种冷冽的绝望,眉目清澈地从文字间望着这个世界。“最疼我”的爸爸,让“我哭了”的妈妈,在孩子笔下平静而“死”,丝毫没有一丝为亲者讳的体面,也丝毫没有一丝恐惧或懦弱的情绪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冲突:最深爱的亲人,却最冷冷地看着他(她)“死”去?清澈的死亡叙事,标题却是“泪”。所谓大悲无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在传统励志逻辑里,别人的悲伤,也许总能熬成一锅“鸡汤”,用以伤春悲秋,喟叹凡尘。不过,“最悲伤作文”里的一些细节,恐怕还是需要跳脱出文字的框架,从社会与制度层面加以考量:一则,“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孩子没有抱怨医疗质量,更没有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上撒盐。但,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贫病交加的绝望,恐怕亦需要从基本保障制度中寻求一丝温暖。“爸爸”是怎么死的并不清楚,“妈妈”是病死的。对于死亡,是孩子选择性遗忘了制度的关怀、抑或在家庭的生老病死中本就是悲伤的“私人故事”而已?二则,孩子劝病倒的母亲,“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生病了,当然要吃药要去医院,何况,“妈妈”也曾去过“镇上”与“西昌”,可是,为什么她还是劝慰母亲吃了自己的饭就好了呢? 一切对贫困的赞美,不啻犯罪。就像《今日说法》的案例,不该成为“感动中国”的摹本;逆境中顺流成河的悲伤,自然也没有什么值得去“辩证分析”。苦难就是苦难,它并不一定指向成功与荣光。截至2014年,根据农村扶贫标准(人均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2010年不变价),中国仍然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的标准计算,2011 年中国仍有约 2.5 亿贫困人口。贫困、极度贫困人口,不仅在大凉山,更不只一个苦依五木。 “最悲伤作文”,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悲伤的命运,它见证的,还有这个社会的贫困之殇、阶层之殇、救济之殇。(光明网) 对凉山的帮扶不能流于表面 姚遥 对凉山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能长期扎根于农村社区的公益机构,不仅能更及时地发现贫困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还能在校方配合下帮助贫困儿童的学习与生活。 12岁的凉山少女苦依五木写出“最悲伤作文”,令人潸然泪下。对于更多的爱心公益人士而言,这个消息更让人心生悲凉,大凉山是耳熟能详的地区,往往也是公益捐赠的首选地。就在诸多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投入最多的地方,极端悲惨的事件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着,让人心酸,也激发反思。 虽然民间慈善的覆盖力量有限,但是如果将已经进入当地的慈善组织和个人所捐赠的物资与金钱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但是,慈善领域也往往存在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一些善于和外界沟通的地区,以及最为赤贫的地区,往往会资源过于集中,而大多捐赠者都希望抢占典型地区。从工作上来讲,这样的典型地区对宣传当然有很大的帮助,那些赤贫的山区,脏兮兮的面孔,能激发更多的捐赠和参与。 但是,我曾经在某个典型贫困地区看到,一些小孩家中放着几套重复的书包。而最新发现的这一个凉山少女,目前还没有看到曾经得到过帮助的痕迹。 凉山地区的总人口大约473万,农村贫困人口约为71万,按百分之二十计算贫困儿童数量,再减去政府的扶贫补贴,以及对于孤儿的补贴,真正需要社会帮助到的缺口就进一步缩小了。如果全社会对于凉山地区的扶助能够更有效地分布下去,即便无法成功地扭转困境,但也能极大地减少极端贫困的惨状。 而覆盖不均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是捐赠效率和工作方法的问题。目前对于凉山地区的捐赠,一是外来的捐赠者多,二是单纯助学以及捐赠物资的比例高。 前者带来的问题是,无法保证长期有效地落地执行,只能是集中地做几次大活动。后者因为缺乏相关社区的支持,助学款和物资并不能有效地保证用于学生,同时单纯扶贫无力于改变社会结构。因为缺乏监督,甚至发生过捐赠的物资被家长变卖换酒喝的现象。对凉山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能长期扎根于农村社区的公益机构,不仅能更及时地发现贫困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还能在校方配合下帮助贫困儿童的学习与生活。 试想,若苦依五木的生活中,如果能有驻扎的公益机构,或者可以挽救她父母突发急病的状况,也无需让这一份苦难埋在她的心里如此久,方才通过作文被外界所知。 凉山地区的改变,并非不可能,但需要一大批有着晏阳初和传教士精神的公益人,扎根在那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改变卫生环境、改变生活习惯、提高教育,最终带来发展和进步。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公益不停留在表面,需要真正地深入这一片贫瘠的土地。(新京报) 千千万万凉山孤儿的命运一样值得关心 王石川 苦难的经历,残酷的真实,面对“柳彝”的不幸,哪怕铁石心肠的人恐怕也难背过脸、闭上眼。笔者注意到,无数网友打探“柳彝”,并提议捐助或收养“柳彝”。这种善心,基于人类的纯粹情感,也基于对弱者的慈悲情怀。值得欣慰的是,据了解,“柳彝”目前已被妥善安置,她的两个弟弟和另外一个孤儿也被派人照顾。 这是一个让人稍微可以平息悲伤的结局。但是,在凉山州,像“柳彝”一样不幸的孩子还有很多,千千万万凉山孤儿的命运同样值得关心。 凉山很贫穷,却不尽为人知。2007年,该州有150多万人口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贫穷有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比如地处大山,很多村落与世隔绝,教育和经济不发达;再比如新中国成立时,凉山不少彝族部落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当地人的命运有了改观,但先天条件太差,积贫积弱。 更不能回避的是,凉山一些地区被毒品和艾滋病裹挟多年。据报道,凉山与位于东南亚毒品产地金三角边界的云南省毗邻,此地渐成境外毒品经云南入四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这片土地的不幸与劫难,也倒逼执法部门必须对此加码打击。 凉山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便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报道,全州90%以上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而四川省卫生厅的数字则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凉山州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5608例,占全省的50%。吸毒与艾滋难解难分,艾滋患者的死亡,留下了无数孤儿和孤寡老人,已演变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就推测,“柳彝”的父母可能死于艾滋病。 多年来,从中央到四川都在倾力控制毒品和艾滋病在凉山的蔓延。其中最重要的,是让扶贫与遏制艾滋齐头并进。比如,从2010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就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前不久,《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办法》发布,提出要适应该州艾滋病疫情形势变化,更新防治策略,强化艾滋病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也许,唯有彻底遏制住毒品和艾滋病的猖獗,当地才会少一些孤儿,“柳彝”们才能享受到完整而不是残缺的亲情,他们的人生才更能改善而不是滑向谷底。 世上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悲伤,不幸的人、不幸的遭遇,常常让我们热泪盈眶。感同身受,伸出援手,孤苦的人才会少些泪水。法律发力,制度落地,才能从根本上让每个群体都摆脱苦难的束缚,自在地生长。(京华时报) 本文原题:世上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悲伤 凉山为啥会那么穷 唐黎明 凉山是我的家乡,当看到彝族小女孩的作文时,我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想起了遥远的家乡。那些家徒四壁的贫穷,患病的痛苦无助,大山深处的闭塞……我感同身受。 苦依五木的遭遇,在凉山州,仅仅是冰山一角。 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州,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00多万彝族同胞。凉山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凉山与外界的交往,大凉山得以保存原始的文化和原生态的景观,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当云南、贵州的彝族步入封建社会时,凉山州还是奴隶社会,保留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被川西南横断山系阻隔的凉山地区,高山峻岭,河谷纵横,交通极为不便,交通设施的建设成本极为高昂。上世纪90年代,从州府西昌到省会成都,要坐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2012年,西昌到成都的高速公路才开通。交通的改善,也仅仅限于以州府西昌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县城与县城之间,县城与下辖各乡镇之间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那些居住于大山深处的人们,求医、上学、社会交往和物质交换,都只能依靠步行和泥泞崎岖的山路。要命的是,凉山州位于三大地震活动带上,地震、滑坡、泥石流,会让本就脆弱的交通和经济雪上加霜。 与单中心的交通网络相类似,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也呈单核发展模式。最好的政策、资金和资源,都投向了西昌,西昌市也如愿以偿地在2014年,坐上了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第二把交椅,仅次于比邻成都的双流县。举全州之力建设起来的西昌,人口越聚越多,房价也越来越高,贫富差距在增大,与其他县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14年西昌的GDP是418亿元,是第二名会理县的两倍,是排名最末的美姑县的23倍。 实际上,凉山州辖1市16县,就有13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发展之不平衡,可想而知。那个写作文的小女孩苦依五木,就来自于贫穷的美姑县。 当地发展理念,会让贫困地区失去本该有的后发优势,只会越来越穷。位于安宁河谷的西昌市,有月城之称,四季如春的气候、阳光空气、邛海的水、泸山的树……是这个城市宝贵的资源,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石。然而,在2010年左右,当地官员不顾民众的反对,引入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这个号称“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也深受雾霾的困扰。贫困地区当然有发展的权利,但是选择有利于体现政绩的短视的发展模式,还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却体现了执政者的良知和智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恶劣的交通条件、单核的发展模式、短视的执政理念,会让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不能承受之重,在同龄人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们却要肩负生活的重担。重压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能崛起的毕竟是少数精英,另一些要么继续承受贫穷之困,要么滑向另一个深渊,逐渐累积成社会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情境不只发生在凉山。(新京报) |
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作“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昨日,作文的最早发布者、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表示,发出这篇作文的本意并不是想募捐,“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亦有网友质疑作文“是枪手所为”。(8月6日《新闻晨报》)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凉山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全文仅三百多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悲伤,却让人唏嘘不已。文章被传到网上后,引起众多网友共鸣,进而被称作“最悲伤作文”。 人都是感性动物,“最悲伤作文”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关键在于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通过文章讲述了自己的悲惨身世,父母均去世,家境贫寒,生活陷入困境,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作文经网友转载后“一夜成名”也在情理之中。人们通过“最悲伤作文”了解到木苦依五木的生活状况,随之发动爱心捐款,短短一天时间,捐款超过92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上仍然有不少爱心人士,主动对贫困家庭伸出援手。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扶贫方式的关注,四川凉山作为贫困地区,当地多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扶持,但据媒体报道,凉山贫困县的小学生普遍缺鞋,很多孩子光着脚上学,被称作“没有鞋的大凉山”,当地的贫困状况可想而知,如何使当地真正脱贫,如何让像木苦依五木一样的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已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最悲伤作文”被网友质疑为枪手所写,理由是作文用词工整,不像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写。据支教老师任中昌回应,文章的内容都是木苦依五木所写,他仅仅按照作文的要求,对作文进行了重新整理,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任何修改。我们都知道,四川凉山系彝族自治州,当地的孩子都以彝语为母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外语”,尤其小学生对于作文的行文格式很难把握,木苦依五木也不例外。老师在没有改变学生内容的情况下,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让木苦依五木照抄写了一遍。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情真意切,反映的家庭境况也属实,这样的作文最多只能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者依然是木苦依五木,被质疑“枪手代写”显然有些过了。 木苦依五木的父母已经去世,家中5兄妹都成了孤儿,这样的家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作文的无端质疑,很有可能对木苦依五木造成二次伤害,如果说身世的不幸不可避免,而网友质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却很有可能成为“最深伤害”,影响终生。 正如作文的最早发布者、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红斌所说,“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关爱。” “最悲伤作文”呼唤的正是人间大爱,通过作文让更多人关注落后地区的贫困状况,向更多的木苦依五木一样的家庭伸出关爱之手,这才是“最悲伤作文”最大的意义之所在。 |
女子被村民救命后嫁给他,隐居深山18年,这样的新闻总是让人看着温暖。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城往北80公里的米仓山南麓,18年前,中专毕业的景祥俊在一个叫泥地坪的林场工作,一次巡山时被毒蜂所蜇,附近一村民背着她找到诊所相救,从此结下姻缘。(《法制晚报》8月5日) 18年风霜雨雪,林花谢了春红,小女子不离不弃,一起相携相伴,这样的新闻总是媒体追逐的对象。近年来,诸如“80后富豪夫妻隐居深山”“百万富豪隐居深山养鸡放羊”“男子隐居终南山,弃百万年薪”之类,时常跃入眼帘。与雾霾、有毒食品、喧嚣相对应,山里的洁净纯粹成了令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无法说走就走,便在别人的隐居里寻找自己的寄托。 但深山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与闲情,“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同样是在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在课堂习作《泪》中,木苦依伍木描述了父母双亡的悲伤过往。有人质疑这篇作文是枪手代笔。我倒觉得,《泪》是谁催出来的并不重要,因为木苦依五木的母亲在2013年去世,她从此成为孤儿,只得与爷爷奶奶以及两个弟弟相依为命,稍年长的哥哥与姐姐则在外打工。这个基本事实是存在的。政府对每个孩子每月发放678元救助金,“他们缺乏的是关爱而不是金钱”。 这篇作文的本意是希冀呼唤来自外界的关心,我想,这并没有错。隐居生活能吸引眼球,这样的艰苦为何就不能去引人关注?也是在前不久,一个被拐女成为最美女教师的旧事引发各方口水,揭出的同样是这样的事实:在深山,还有着令人忧心的贫困与落后。郜艳敏接受采访,不过是希望外界能关心当地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此心此情完全可以理解,却不幸将自身置于风口浪尖,她成了揭丑的人,被指影响了当地形象,她不得不俯身求饶,希望媒体还她清净。 山里的世界外人永远不懂,山里有小溪青草的意境,也有它封闭的小社会环境,有它的运行规则。所以,令人悲伤的不仅仅是木苦依五木的身世与《泪》,不仅仅是郜艳敏的命运与处境,还有造成这种困境的自然条件,以及当地相对落后的生产条件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即便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能怎样,因为你代替不了郜艳敏们的生活与选择,她们有她们的现实逻辑。 我自己也是山里人,从小哼着“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首歌长大,母亲也是早早就贫病交加英年早逝,小时候还没觉得有多苦,因为有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外面的世界后,再回去看看那山上没多少树石头多的地方,才知道那一粥一饭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知不管漂了多远多久,回村里得按村里的规矩办事,你无力去摆脱那些条条框框。 谁写出最悲伤的作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文道出的内容,以及《泪》背后的艰苦生态。木苦依五木是不幸的,她又是幸运的,在父母去世后及时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爱。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在深山里,可以说,还有很多木苦依五木这样的孩子,以及郜艳敏这样负重前行的妇女,这就是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现实。这是隐居的鸡犬之声所不能掩盖的贫困落后,也是风花雪月所不能涂抹的艰苦奋斗,它无情地暴露出山里的困顿,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加以改变,改变当地的经济条件,改变当地的人文风貌。 |
饭做好了,妈妈死了——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传播后,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网络被感动和眼泪所淹没,微信被感动和眼泪所刷屏;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 但是,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央视报道称:《泪》 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发来《虎扑篮球: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到了网上作文产生的经过是:学生木苦依五木写了篇作文,然后支教老师任中昌看到后自己改写成了作文《泪》,然后叫木苦依五木照着他的手稿进行了原文抄写。 虽然支教老师称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虽然很多人也认为“文章经过老师整理”并不影响真实性,但从这条新闻的跟帖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昨天那些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人们,情感发生了微妙变化。如果说刷屏的感动非常纯粹,今天已经有了一些障碍和尴尬。 说实话,我的内心仍停留于对大凉山贫穷所带来的震撼中,怜悯、同情和感动没有减弱,也没有质疑《泪》的真实性。我关注的倒是,互联网上“感动”这种情感的生产和消逝周期。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很容易生产感动的地方,有一种机制生产和推动着“感动”这种共情的形成,人们的感动很容易像潮水一样地来,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引导,只要击中网络的某个痛点和泪点,就会在病毒式传播中迅速生产一波全民的感动。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感动也会像潮水一样迅速地回落。互联网同时又有一种迅速消灭感动的机制,把推向高潮的感动迅速压下去,以一种反向和逆转的情绪替代感动。互联网的人气与活力,很多时候就是靠这种“生产”和“消灭”所维持。 同样一件事,有人在感动,但无法回避的是,有人会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就拿《泪》这篇作文所引发的情感来说,远在千里之外与这件事不相关的网友,当然会被触动和感动。但对于当地有关部门来说,可能会觉得外界的感动对他们是一种压力,因为人们越是感动,就越会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就越会把问题归咎于政府部门的救助不力和善款落实不到位。所以,当地宣传部门给媒体所发的《虎扑篮球: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情况的调查报告》,强调“文章经过改写”,并特别强调:从去年开始,政府把木苦依五木家的5个孤儿都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保护中,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发放678元的补助,加起来共有3390元,都由他们的奶奶来代领。 稀释感动的另一种力量来向网络自身。网络就是这样,当一群人说一个东西“很好”的时候,必然会有另外一群人去质疑,会带着反转心态去消解“很好”,去寻找“瑕疵”。网络的特点是声音多元,又特别容易“一边倒”,一会儿被这边的信息支配,一会儿又被相反的情绪支配。感动就是在这种机制下被生产和被颠覆的,沉浸于强烈感动中的人们,很容易就被一个也许“缺乏根据的质疑”所影响,从而从感动走向一种受骗的愤怒。不靠谱儿的新闻经常被反转,昨是今非,人们在这种不断的反转中已经失去了等待事实的耐心。 媒体总在求“新”,眼球压力下,互联网的“求新”冲动更强烈——这种“求新”压力也在缩短着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当“感动”主宰网络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求新”力量去反转感动,在消解和颠覆中生产新的话题。没有冲突就吸引不了眼球,在生产和颠覆感动的传播过程中,网络获得的是冲突和反转带来的巨大新闻效应。 分析互联网上感动的生命周期,是想让我们提升判断力,避免在这种生产和颠覆感动的网络机制中被操纵,别让自己轻易被感动又轻易被愤怒。 |
这几天,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引起了广泛传播,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最新报道称,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支教老师承认由其整理过。 虽然仅凭现有的事实,很难断定这篇作文就是“枪手所为”。即便如支教老师所说,自己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让孩子知道作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然后让孩子照样抄写了一遍,也不能否认美化的事实。 在此之前,就有很多人认为自发式的感动具有流水性的特点,从而担心对“最悲伤作文”的感动,对大别山孩子的关注,不会持续多久。想不到一语成谶,这一“美化细节”的公开,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观感,冲淡了人们的感情,甚至让一些人后悔感动来得早了一点。因为“美化细节”而影响感动的持续,这是多么的遗憾。 再正当的目的都必须以正当的方式实现,不造假不欺骗是不可僭越的底线。支教老师这一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有关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同情、吸引关注,甚至知假造假,更是不可以原谅。但我们还是认为,孩子是无辜的,感动是没有错的。即便有错,也是成年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细节,而忽视了对大别山贫困孩子的关注。 有人讲,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有时需要节制感动。如果指向的是公权,是对强势群体,这一原则自然不错。但如果是对弱势群体,对准的是我们心灵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依然固执于这一原则,则显得有些无情。而且求证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一味求证真假,而不是倾听心灵的声音,有意压抑自己的情感,那么这种理性与无情恐怕只有一步之遥。这种理性的社会,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 拿“最悲伤作文”来说,固然文章结构选材都很精妙,很有技巧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文章字字血泪,蕴藏着催人泪下的悲伤力量。虽然大多数人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但我们知道在平常的生活中,有一些人面对着坚硬的现实,他们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解决。这些人是我们心中的痛,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对这样的题材,要求所有人都讲“新闻专业主义”,先问真假再去感动,这难道不是苛求吗?而且,如果真要压抑几天,还会有感动吗? 求真可贵,感动价高。在很多时候,感动是我们面对复杂现实迎接美好未来所唯一能做的。如果我们失去了感动能力,那就只能面对生硬的现实。有人讲,万一感动错了怎么办?存在这样的可能。但反过来讲,即使感动错了,我们又有多大的损失?拿“最悲伤作文”来说,作文可能美化悲伤却是真实。不管如何,大别山都有困顿的孩子,这些孩子都需要我们帮助。因此而发生的感动,何错之有? 面对“最悲伤作文”,必须把悲伤和作文区分开来。即便“最悲伤作文”存在细节上的硬伤,但对“最悲伤作文”的感动永远没有错。这也是我们想讲的,永远不要吝啬也不要后悔自己的感动,在这个沉重的世界,我们并不缺少理性,缺少的只是感动。如果因为我们的感动,能够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
【最可怕的是大家忙于纠缠争论,会不会全然忘记这个女孩孤苦悲凉的命运,以及同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甚至将虎扑篮球:扶贫救助的讨论搁置不提。这不仅会让看问题的视点漂移,也是对苦难的一种漠视。】 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孤女苦依五木写出一篇题为《泪》的作文,讲述的是自己的身世,和妈妈去世的过程。此文在网上传播后,引发轩然大波。 连日来,围绕这篇作文,来自各种视点的理解和解读,形成了一个个激烈的争议热点。有人觉得这是一篇“最悲伤的小学作文”,并对当地扶贫工作方面的力度和广度提出了质疑;有人则觉得这是人为制造出来吸引眼球的煽情作品…… 一件看起来很感人的事情,顿时就变出了不一样的意味和花样。接下来的故事,就变得更加复杂和纠结——因为受到质疑,凉山当地宣传部门发出长达5页的“调查报告”,详尽写出政府把苦依五木家的5个孤儿都纳入了孤儿专项基金保护中,对每个孤儿每个月都会发放678元的补助,加起来共有3390元等信息。有一些人,从“作文曾经被老师修改过”这样的细节入手,得出“作文是枪手代写”的结论。 于是,大家熟悉的场面又一次上演——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人,开始朝着自己愿意相信的方向情绪化地走下去,进而推出更加尖锐的观点对峙,大家的争议,已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了。一篇小学生作文,就这样成了导火索,观点的分水岭。 不管怎样,苦依五木的作文,只是一篇反映自己生世和心情的作文而已。尽管曾被老师修改,但她所陈述的事实是现实存在的,她的悲伤,也反映了她当时的思维状态。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地去问她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她这篇文字是否会在不确定的未来被某个公益组织作为提醒公众关注当地儿童的一篇作品? 而最可怕的是大家在忙于纠缠争论“作文被修改了多少”或者“作文是否枪手代写”的同时,会不会全然忘记这个女孩孤苦悲凉的命运,以及她的身后许许多多同样悲凉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甚至将好不容易进入公众视野的虎扑篮球:扶贫救助的讨论搁置不提。这不仅会让看问题的视点发生漂移,也是对苦难的一种漠视。 对“最悲伤的小学作文”的复杂解读,反映了当下社会舆论的多向性与复杂性。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用平常心面对这样一篇原本简单的小学生作文,我们这个民族吃过太多对文字过于极端化解读的亏,切不要去重蹈覆辙。希望大家在记住这篇作文的时候,放过那个女孩吧。她小小的心灵,已承受不得更多的惊扰,也想不出更多复杂的解释了。 |
彝族姑娘木苦依伍木的作文《泪》在网上已经火了。300来字的短文,令许多网友泪崩,将其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生作文”。 这是一个懂事可爱令人敬佩的好姑娘。父母双亡之后,她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放学回家之后,做饭、喂猪、下地干活,还要照顾两个更小的弟弟。自己一边想念父母怜爱的温度,一边已经把爱施于更小的弟弟。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作出很大努力,国家和社会也为扶贫做了许多工作,像木苦依伍木这样的孩子,每个月能够领到678元的补贴,不至于食不果腹,但整个大凉山彝族地区报道出来的贫困现状,还是令城里人感到吃惊。 一个月以前,新华社记者范敏达踏足此地,在大凉山接触到许多与木苦依伍木类似的孩子,一所爱心学校,就收容了本乡500多个孤儿。为什么仅仅一个乡就会有这么多孤儿?一是因为穷,父母一辈本就营养不足,体质难以支撑;二是因为愚昧,许多人生病后不去看医生,而去找毕摩(彝族祭司,实际就是巫医),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太穷。 仅仅木苦依伍木得到救助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整个大凉山彝族地区的孩子们都得到救助、整体脱贫,过上健康有体面的生活,才是根本。然而这又涉及到当地民众的自我救赎。 当地干部说起扶贫,都有一肚子的苦水:政府买来山羊发给大家,希望发展起高山养殖业,结果他们每月吃掉一头,没过多久就吃光了;扶贫的化肥发下去,宁可倒掉,拿塑料袋作裤子穿……这样的说法很多。以我自己曾经到山区扶贫支教的经历,这样的事情的确存在。 但是,有这些事情就能够对贫困山区人民进行妖魔化吗?他们真的懒到无可救药了吗?能够在条件恶劣的地方生存生活几百上千年,懒惰并不是他们的标签。我担心的是,这种妖魔化的说法,会不会严重影响到国家和社会对当地的扶贫工作?会不会减少社会公众对于他们的同情心和善款捐助? 面对落后地区的民众,我们不应该投之以这样的眼神。贫困不应该成为原罪,没有谁会主动愿意过上这样贫困而苦难的生活。考虑到这是一个建国前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方式的民族,对于他们的扶贫工作,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资的投放。发展养殖业,不会养羊怎么办?发了化肥,不会用怎么办?因此,观念和文化方面的扶贫恐怕更加重要。 要让木苦依伍木这一代的孩子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扩展他们的视野,了解现代生活方式,不能让父母一辈的愚昧和苦难继续下去。 |
对凉山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能长期扎根于农村社区的公益机构,不仅能更及时地发现贫困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还能在校方配合下帮助贫困儿童的学习与生活。 12岁的凉山少女苦依五木写出“最悲伤作文”,令人潸然泪下。对于更多的爱心公益人士而言,这个消息更让人心生悲凉,大凉山是耳熟能详的地区,往往也是公益捐赠的首选地。就在诸多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投入最多的地方,极端悲惨的事件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着,让人心酸,也激发反思。 虽然民间慈善的覆盖力量有限,但是如果将已经进入当地的慈善组织和个人所捐赠的物资与金钱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但是,慈善领域也往往存在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一些善于和外界沟通的地区,以及最为赤贫的地区,往往会资源过于集中,而大多捐赠者都希望抢占典型地区。从工作上来讲,这样的典型地区对宣传当然有很大的帮助,那些赤贫的山区,脏兮兮的面孔,能激发更多的捐赠和参与。 但是,我曾经在某个典型贫困地区看到,一些小孩家中放着几套重复的书包。而最新发现的这一个凉山少女,目前还没有看到曾经得到过帮助的痕迹。 凉山地区的总人口大约473万,农村贫困人口约为71万,按百分之二十计算贫困儿童数量,再减去政府的扶贫补贴,以及对于孤儿的补贴,真正需要社会帮助到的缺口就进一步缩小了。如果全社会对于凉山地区的扶助能够更有效地分布下去,即便无法成功地扭转困境,但也能极大地减少极端贫困的惨状。 而覆盖不均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是捐赠效率和工作方法的问题。目前对于凉山地区的捐赠,一是外来的捐赠者多,二是单纯助学以及捐赠物资的比例高。 前者带来的问题是,无法保证长期有效地落地执行,只能是集中地做几次大活动。后者因为缺乏相关社区的支持,助学款和物资并不能有效地保证用于学生,同时单纯扶贫无力于改变社会结构。因为缺乏监督,甚至发生过捐赠的物资被家长变卖换酒喝的现象。对凉山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能长期扎根于农村社区的公益机构,不仅能更及时地发现贫困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还能在校方配合下帮助贫困儿童的学习与生活。 试想,若苦依五木的生活中,如果能有驻扎的公益机构,或者可以挽救她父母突发急病的状况,也无需让这一份苦难埋在她的心里如此久,方才通过作文被外界所知。 凉山地区的改变,并非不可能,但需要一大批有着晏阳初和传教士精神的公益人,扎根在那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改变卫生环境、改变生活习惯、提高教育,最终带来发展和进步。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公益不停留在表面,需要真正地深入这一片贫瘠的土地。 |
大凉山女孩苦依五木感动了中国。她的那篇“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让人泪崩,更加发人深思。若是高考中真有叫做“泪”的命题作文,这篇作文能否拿到高分?还是用文本说话吧。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没有煽情,白描中透出爸爸和我们的阴阳相隔,“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欲说还休,与“妈妈也想他了吧”内在相连,此处无须多说。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用词简洁,信息量巨大,虽多无奈,却透着坚强。 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小孩子怎么安慰父母?什么叫情商?这是最好的教材。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打工刚回家的叔叔”,谁说小孩不懂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给他们洗脚,更不是在学校主持下向父母集体跪拜。孝心发自内心,见于小细节。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我问:“为什么?”“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其实是没钱治病,妈妈很聪明,用“没家里舒服”给孩子一个美丽的理由。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什么叫“大音无声”?什么叫“悲剧”?什么叫“哀而不伤”?此处是最好的诠释。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学以致用,真情实意,毫不造作。 高考作文写作要考出情感意志价值观。此篇作文用词简洁精准,素材取自真实生活,感情真挚内敛,更可贵的是,其中透视出作者的坚忍、孝心、大爱,而且作者善于运用暗示、细节,感情含而不发,表现出极高的情商。 从城市教育的标准考量,很难说苦依五木接受了高品质的学校教育。苦依五木接受的其实是生存教育。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而我们的城市教育却很大程度上脱离生活实际,遑论现实生存。为何城市里众多学生苦于找不到作文素材?为什么他们的作文充满虚情假意?为什么作文中处处透着对生活的无知无感?为什么他们的作文千篇一面,只见物不见人? 那么我们是否该在生存教育上补补课?告诉孩子们,你们能有今日的物质生活,少不了父母的负重打拼;告诉孩子们并让他们相信,城里生活的小康难掩诸如大凉山地区的贫苦;告诉孩子们,现在好逸恶劳将来生活会有困难甚至国家都没有希望。 最近新闻热炒五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发现英国孩子“很难管”,笔者看来,发达国家的教育没有讲好“生存的故事”,导致孩子们认为“生存乃至生活很简单”。相比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学校里倒不乏生存教育,让孩子有意无意的接受竞争。而相比农村学生,城市里孩子的教育还应该有更多的“生活特别是生存元素”,让他们明白,富足是中国,小康是中国,贫困也是中国;让他们明白,中国人现在有饭吃,不等于过去也有饭吃,更不等于未来一定会有饭吃,所以要...... 苦依五木让亿万中国人落泪,她的那篇“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其实意义更大,应让城市里的学生知道,作文要反映生活甚至生存状态;也应让城市里的教育工作者反省,目前对孩子的生存教育是否还有欠缺? 其实, “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给这个国家上了一堂“生存教育课”。 |
【贫困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显现,扶贫需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近日,四川大凉山小学生木苦依五木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泪》,传遍网络。字里行间流露的悲伤与无奈,令人唏嘘,让人动容,也再次唤起了公众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 广袤蓝天下,总有一些角落,深藏着鲜为人知的哀愁与无助。翻检媒体报道,在大凉山地区,“最悲伤作文”反映的情况不是个案。窗户就是一层薄纸,风稍大点就会吹破;一年吃不上三顿肉,烤火还得借柴……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这里像是另一个世界。贫困地区的状况,映照出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尽快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又如何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多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凉山州的扶贫开发,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全国各种机构、社会扶贫力量的介入,也为当地拔穷根添了不少动力。在当地,贫困人口从本世纪初的近170万,降到了去年底的50余万,已是一个巨大的成绩。 大凉山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也有主观因素,如农村人口增长快、个别人观念落后、精神贫困等等。除此之外,独特的发展历史、多民族聚居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也为脱贫之路平添了几分坎坷。“最悲伤作文”也说明,扶贫是一场攻坚战,“摆脱贫困”之路任重道远,绝非捐钱捐物、送政策送资源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虎扑nba:总书记数次谈到扶贫工作,强调要“抓紧抓准抓到位”,要“坚持精准扶贫”,要“倒排工期”,要“算好明细账”,都是非常具体的要求。认识论层面的问题解决了,方法论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制度层面,能否改变扶贫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的“多龙治水”现状?操作过程中,能否精准“制导”、到人到户,有效降低返贫率?“输血”的同时,能否开发更多“造血”模式,从根本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这些现实挑战和障碍的分析有多全面、应对有多充分,直接决定了扶贫成效有多大、群众受益程度有多深。 从“最悲伤作文”以及相关报道中,也不难看出,贫困可说是各种社会问题的综合显现,扶贫同样需要放在社会治理、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在很大程度上,扶贫最终的目的、最好的效果,是社会运行的再造。让贫困人口融入扶贫体系,在改善生活之时,摒弃既有观念的糟粕,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在摆脱物质贫困时,也能走出精神贫困,让社会运行在良性循环中,培厚全面发展的土层。 媒体报道后,木苦依五木和她的两个弟弟,已经迅速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关心和帮助。一个点上的救助,毕竟只是一时之策;缺少面的覆盖,难免会有人再写下“悲伤作文”。希望孩子们的人生旅途不再窘迫,也希望更多的“木苦依五木”尽快走出困境,擦干苦泪、享受阳光。 |
【“最悲伤作文”呈现的,是大凉山地区普遍贫穷最冰冷的剖面。在精准扶贫被提上日程的当下,它揭示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对个体救济的乏力,值得警醒。】 “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我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这两天,一篇四川大凉山小姑娘苦依五木写的作文传遍网络。这篇字字泣泪的作文,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被网民称作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 先失怙,又丧母,还是个孩子就已无父可怙、无母可恃,这何其残酷?苦依五木,孤苦无依,一个名字竟宿命般地成了一个幼女的残酷谶语!我们对其遭际抱以同情,但也应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体之殇:联想到事发地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大凉山,再联想起以往发生在当地许多类似的悲剧个案,或可发现,其悲惨命运背后,是大凉山地区的普遍贫穷。 虽然数据显示,2014年凉山州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已达到8264元,但搜索“大凉山区”相关内容,与之联系最多的字眼仍是“贫穷”:“一年最多只吃3次肉”“人畜混居一室”……去年还有媒体报道,深圳电子厂涉嫌非法使用的数十名大凉山区童工,在被送回老家时却并不乐意,原因是“在这有米饭和肉吃”。 可见,大凉山地区的贫穷问题并未消泯。也正因贫穷,当地才深陷吸毒贩毒与艾滋阴影,才催生了大量孤苦无依的留守儿童,及由此衍生的贩卖儿童乱象。 应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凉山州各县陆续被列为贫困县开始,各级政府对凉山州的扶贫政策就一直未曾停止。屈指算来,凉山扶贫已有27年历史,2001年它还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扶贫地区。其间,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等不断,也有不少政策倾斜。这些措施,缓解了当地贫困状况。但从“最悲伤作文”及凉山随处可见的贫困现象看,大凉山扶贫之路还很漫长。 而就在今年6月,虎扑nba: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新形势下的扶贫,加大扶贫投入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对贫困人口的查漏补缺、精确“制导”,在此基础上,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扶贫。 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摆脱以往旧式扶贫的弊端。事实上,大凉山扶贫多年,其山区贫穷局面却依旧不改,也被认为跟之前粗糙的扶贫模式有关:大水漫灌式扶贫下,扶贫未必能跟个体之需形成对接,相反被认为“肥了西昌,瘦了山区”。在此背景下,只有改变这种扶贫策略,实现“精准滴灌”、因需施援,才能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在此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或许会因扶贫款不再拨到地方财政,而是直接到家庭、个人,缺乏扶贫主动作为的动力。而这样的做法,可能也会让一些基层部门、官员失去了截留国家扶贫款项的机会。扶贫模式的改变,所面临的执行困难,或许超出想象。但不管怎样,未来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个贫困的家庭、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 “最悲伤作文”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具体的东西,但从这篇几百字的文章中,却可窥见难言的辛酸。苦依五木的经历或许是个案,但就我们视野所及,在四川大凉山地区,这或许又并非个案。我们经常讲,法治要让每一个个案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同样,扶贫的最终目标也应该是,驱散每一个孩子心头的悲伤。 |
一个多月前,新华社记者深入大凉山,近距离接触了许多贫苦的孩子。记者推荐了一篇小学作文,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文章的名字叫《泪》,作者是苦依五木,一个来自大凉山的小学四年级彝族小姑娘。(8月4日新华网) 全文抄录如下——“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那天,妈妈到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受。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我问:“为什么了?”/“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短句子,短段落,流水账般的生活,记录了一个孩子最悲惨的人生遭逢。 从“四年前爸爸死了”到“妈妈已经死了”—— 没有呼天抢地的痛哭,没有羽化成仙的幻象,唯有一种冷冽的绝望,眉目清澈地从文字间望着这个世界。“最疼我”的爸爸,让“我哭了”的妈妈,在孩子笔下平静而“死”,丝毫没有一丝为亲者讳的体面,也丝毫没有一丝恐惧或懦弱的情绪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冲突:最深爱的亲人,却最冷冷地看着他(她)“死”去?清澈的死亡叙事,标题却是“泪”。所谓大悲无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在传统励志逻辑里,别人的悲伤,也许总能熬成一锅“鸡汤”,用以伤春悲秋,喟叹凡尘。不过,“最悲伤作文”里的一些细节,恐怕还是需要跳脱出文字的框架,从社会与制度层面加以考量:一则,“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孩子没有抱怨医疗质量,更没有在紧张的医患关系上撒盐。但,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贫病交加的绝望,恐怕亦需要从基本保障制度中寻求一丝温暖。“爸爸”是怎么死的并不清楚,“妈妈”是病死的。对于死亡,是孩子选择性遗忘了制度的关怀、抑或在家庭的生老病死中本就是悲伤的“私人故事”而已?二则,孩子劝病倒的母亲,“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生病了,当然要吃药要去医院,何况,“妈妈”也曾去过“镇上”与“西昌”,可是,为什么她还是劝慰母亲吃了自己的饭就好了呢? 一切对贫困的赞美,不啻犯罪。就像《今日说法》的案例,不该成为“感动中国”的摹本;逆境中顺流成河的悲伤,自然也没有什么值得去“辩证分析”。苦难就是苦难,它并不一定指向成功与荣光。截至2014年,根据农村扶贫标准(人均年收入2300元人民币,2010年不变价),中国仍然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而按照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低于2美元的标准计算,2011 年中国仍有约 2.5 亿贫困人口。贫困、极度贫困人口,不仅在大凉山,更不只一个苦依五木。 “最悲伤作文”,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悲伤的命运,它见证的,还有这个社会的贫困之殇、阶层之殇、救济之殇。(邓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