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部美国大片来为我们的著名景点“冠名”,这样的举措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超前,甚至还有些“雷”。虽然张家界的有关部门早有准备,强调这次只是改景点名,而不是改地名,并说更名是民间行为,但这几剂“预防针”还是无法阻挡来自各方的质疑,以及的如潮的争议。和以往的热点事件一样,虎扑篮球:“南天一柱”的更名,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各有一套说辞。我们何不抛开这些争议的内容,而看看这次争议本身有些什么值得思考的地方。
无疑,在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强化的当下,用“哈利路亚”这一西方文化符号来取代“南天一柱”和“乾坤柱”这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称,绝对会触动大多数国人的神经。一些网友甚至用“崇洋媚外”和“数典忘祖”来形容这次的更名,不论他们的用词是否太过偏激,我们还是能在如此的愤怒中看到一个值得欣慰的事实:那就是在经受了西方文化几十年的冲击之后,我们依然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尊重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而这样的坚守对于一个正在崛起和融入世界的民族来说是必须的。曾几何时,“洋名字”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了中华大地,从酒店歌厅到商标品牌,似乎只要有个“洋味”十足的名字就能获得亲睐,而那些传统的民族符号就成为“土”的代名词被扔进垃圾桶。还是曾几何时,我们终于看淡了“肯德基”与“耐克”,开始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孔子”和“三国”。其实,我们在挖掘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是在为民族崛起打造“软实力”。因此,网友们为捍卫“南天一柱”而据理力争,是无可厚非的。
话又说回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如果“一叶障目”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阿凡达》在全世界受到热捧,和电影有关的话题都能引发全球范围的关注。在该片热映之时,张家界景区看准时机、果断出手,将影片中悬浮山的原型“南天一柱”更名为 “哈利路亚山”,很有可能会在国内外掀起游览现实版“潘朵拉”星球的热潮,从而大大加强张家界的国际知名度。不论从景区现实的经济利益还是长远的发展考虑都是合算的。维护民族文化并不代表我们要放慢融入世界的脚步,也不代表我们要对外来文化统统说不,更不代表我们要为此牺牲自己的利益。再者说,不论这座山会否更名为“哈利路亚山”,只要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都会记住“南天一柱”、记住“乾坤柱”,毕竟,民族文化是扎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而不是仅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
维护民族文化应该在适度的范围内大力推进,不能发展为压在决策者肩上的一副千斤重担,成为束缚我们前进脚步的绳索。从张家界景区的管理者在事件中表现出的战战兢兢和如履薄冰,我们就不难看出这场争议背后的隐忧。
' />
资料图:艾瑞克·汉森拍摄的张家界南天一柱
料图:《阿凡达》影片中的“哈利路亚山”
大概受了同样的刺激,昨天(1月25日)张家界干脆把武陵源景区里的“南天一柱”正式更名为“哈利路亚山”。据说,这座又名“乾坤柱”的山峰,便是电影《阿凡达》里潘多拉星球上哈利路亚山的原型。这部电影正在热映,有好多游客赶往张家界争睹悬浮山风采,因此才有改名一说。
不太明白,《阿凡达》里的哈利路亚山是悬浮的,可现实版的哈利路亚山会飞起来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把地球改名为潘多拉星也绝无希望。既然如此,景区凭什么认为改换门庭之后,游客就肯吃这一套?是否真的有游客冲着这点前往且不提,景区人员称,此举“顺应了土著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显然单方面代表了民意,不足为证。依我看,这不过是管理者拍拍脑袋作出的决策,就别赖在广大游客头上了。
这么一来的后果,就是这个景区把自己当作道具给贱卖了。这和西溪湿地又有明显的不同,西溪湿地那是借电影给自己打广告,张家界却把自己景区的命运打包卖给电影,顺带还帮电影做了推广。以后,游客一到这个景区恐怕只会说:瞧,这就是《阿凡达》的拍摄素材。张家界原本就很出名,结果沦为这般下场,实在是不划算。由此可见,关起门来决策是件多么愚蠢的事。
当然,这件蠢事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可能还是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不自信、不敬畏的心态。天生万物本无名,叫南天一柱也好,乾坤柱也罢,这都是后人给起的名。可这样叫大家都习惯了,已经成了文化传统,也就没必要瞎折腾。再说了,凡事也得讲究章法,不可乱了套。这个章法,在这里就叫做尊重传统。什么叫传统,无非是敬畏历史,不乱搞。而景区管理者把本来颇为形象的“南天一柱”,涂鸦般地弄成了不伦不类的电影场景,无疑就是瞎折腾。
还不能不提一点,“哈利路亚”其实是“你们要赞美主”的意思。别看电影里就随便这么一起名,这里头可是大有讲究。却不知道景区管理者在更名仪式上对现场群众是怎么解释的,但愿以后一提起来,相关人等可别汗流浃背就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