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记者连日来在多场校园招聘会发现,一些大学生的求职焦虑并未减轻。有的毕业生认为简历“注水”成本低、核实难,于是“铤而走险”。“骗来”的饭碗端不稳,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不仅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成本,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1月6日《三晋都市报》) 据了解,大学生往简历“注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故意夸张、大肆渲染,如把短期实习说成是长期实习,某个学期成绩较好,就说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另一种就是无中生有,纯属造假。但不管是那种形式,“简历注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通过“注水”的简历为自己求职增添砝码。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包装自己、美化自己,而给简历“注水”无疑是最简便的途径,他可以“瞬间”让自己的简历显得“高大上”起来。 “简历注水”折射出了当前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一位长期从事就业指导的老师指出,给简历“注水”,对于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且作用不大。因为,能力不是从纸上就可以看出来的,“注水”简历可能只能帮助大学生过求职第一关,接下来还会面临面试、笔试等考验。更进一步说,在决定录用之前,用人单位也很有可能向学校核对信息。当发现该应聘学生简历“注水”后,最可能的后果就是该生被直接淘汰,那就得不偿失了,更会给个人诚信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简历注水”又不单单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简历作为毕业生的一块敲门砖,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唯一的桥梁。印象管理理论中的第一印象所扮演的角色非同一般,而简历恰好扮演者第一印象的角色,所以学生会冒着有损诚信的风险来博得用人单位的印象分。在人才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与工作性质无关的条件,没有这证那证,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而用人单位为了节省工作量,也往往不要求学生出示相关获奖证明、工作鉴定等,这给部分大学生往简历“注水”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大学生就抱怨说,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工作经验等硬性指标,而这又是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无法企及的。面对苛刻的用人单位,他们不得不极力包装自己。 同时,与大学生简历“注水”形成对照的是,部分用人单位“招而不聘”,搞“假招聘”。学生作假,目的为工作,单位造假则初衷不一,为宣传形象,提高知名度者有之;为掩盖“内定”人选,明修栈道者有之;为配合招聘会主办方,搞虚假繁荣者有之;为“响应”政府号召,骗取政策优惠者有之。招聘单位假招聘,不仅是对求职者的不尊重,更扰乱了就业市场,浪费了社会资源。大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参与无效招聘,无形中加大了求职成本,求职信心也受到打击,造假有时也成了无奈之举。 基于以上方面原因,“简历注水”和用人单位双重造假的背后,是用人市场缺乏道德与法律规范约束的缩影。道德不彰,人们对造假缺乏羞耻感,导致造假之风盛行。用人市场造假是社会造假风潮的一部分,有句流行语这样说:“简历不造假,典型一大傻”,不以为耻,反以为常,造假甚至成为一种潜规则。——大学生简历注水被用人单位发现后,只能不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不能对其进行任何惩罚;用人单位虚假招聘,一来隐蔽性强,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二来即使被发现,用人单位受到惩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低成本,高收益的现实环境给造假提供了温床。 根治“简历注水”,一方面固然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对求职简历把关、审核,同时加强学校与就业市场的双向沟通,公开共享求职者信息,规避学生造假的嫌疑,并及时曝光不诚信行为,在人才交流中心设立求职者“黑名单”制度,方便用人单位查询,以减少失信行为,从源头堵住简历“注水”。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就业市场的双方都受到约束,既对学生造假取消一定资格,又对企业假招聘行为进行相应处罚,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方,只要存在造假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其创业、贷款等实质性利益,使造假付出巨大社会、经济成本。这样才能在防止“简历注水”的同时,为“招而不聘”套上紧箍咒,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充满公平正义的就业市场环境。 |
相关阅读:
- [ 12-14]事业单位考题“撞衫”折射招聘管理乱象
- [ 09-25]招聘教师先到乡村任教,强扭的瓜不甜
- [ 09-08]城管招聘本科生的底气在哪里
- [ 08-26]拔出“萝卜招聘”背后的“大萝卜”
- [ 08-18]福州首招聘任制公务员贵在考核激活
- [ 07-03]“鳄鱼招聘”招人不难伤人可怕
- [ 06-16]高校设置“招聘门槛”是多此一举
- [ 06-16]高校设立“招聘门槛”,值得复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