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华盛顿一月七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七日在白宫表示,险些引起灾难性后果的圣诞未遂炸机事件并非个人或单个机构的失误,他不会因此解雇任何人。“最终,我会承担责任。”

奥巴马当日就上述事件再次发表讲话。他说,政府事先掌握了可阻止事件发生的信息,但“当(安全)系统出现失误,这便是我的责任”。(记者 李静)

' />
中新网1月11日电 美国去年圣诞节发生恐怖分子企图炸毁西北航空253班机未遂事件,事发后基地组织证实,负责执行的尼日利亚男子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去年曾在也门停留并接受训练。德国媒体报道指出,穆塔拉布向调查人员表示,大约有20名极端分子目前正在也门受训,以发动类似恐怖袭击;而法新社则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其实早在去年8月起就已发现一系列与炸机案相关的情报内容,但当局并未及早给予足够重视,才让恐怖分子有机可趁。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有消息指,美国国家安全局其实早在去年8月就已截获也门基地成员间的通话记录,当时他们正在谈论将招募一名尼日利亚男子发动恐怖袭击;同月,一名基地成员就从也门进入沙特阿拉伯,并发动自杀炸弹攻击,目标则是沙特负责反恐事务的纳伊夫亲王。两个月后,沙特官员向美国反恐顾问提供情报表示,攻击者当时将爆炸装置缝进内衣;此一手法与去年圣诞节炸机未遂案嫌犯所用手段相同。

针对美国政府事先未能防范炸机案一事,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在白宫发表对全国演说时表示,圣诞节炸机案归因于整个安全系统的疏失,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错。但奥巴马也清楚归纳出三大疏失,包括美情报官员事先已知在也门的基地分子企图威胁美国安全,但却没有积极追踪相关情报;以及未就手中握有的情报加以分析,导致错失将零星信息拼凑出完整阴谋的良机;第三则则为情报上的疏失,使得美国反恐名单未将嫌犯从观察名单列入禁航名单中。(邵丛)

?

' />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援引外电报道,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琼斯说,白宫7日公开的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保安漏洞报告,将令美国人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他说,总统奥巴马“有理由和确实感到震惊,因为事情的确存在、情报的确存在、行为模式的确存在,但都没有究其采取行动”。

琼斯是奥巴马在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上的高级助手。他预料,当美国人从白宫公布的报告中获知详情后,将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他说:“这是双重打击。”琼斯指的是炸机未遂事件及去年11月的克萨斯州胡德堡基地枪击事件。有关官员同样没有针对枪击事件前的一些迹象作出反应。但他说,这份报告显示奥巴马政府已高度关注这一系列事件。

他说:“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知道什么事没发生,我们也知道如何解决它。这应该是令人鼓舞的一面。我们不须要重新塑造任何东西,来确保它不会再次发生。”

圣诞节当天,尼日利亚籍嫌犯阿卜杜勒-穆塔拉布试图在飞往底特律的客机上引爆藏在内裤里的炸药,但被乘客和机舱人员制服。

' />
新华网华盛顿1月6日电 美国密歇根州地区法院6日对圣诞节未遂炸机事件嫌疑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正式提起诉讼。

根据法庭文件,穆塔拉布共遭到6项指控,其中包括企图谋杀和企图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

美国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上述罪名成立,穆塔拉布可能被判处终身监禁。

法庭文件显示,穆塔拉布在登上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下属的西北公司第253号航班时将一枚炸弹藏在衣服里,计划在飞机上引爆炸弹,炸毁飞机。这枚炸弹的成分包含太安、熵炸药等高爆炸性物质。

在调查中,穆塔拉布承认自己从也门的“基地”组织分支获得爆炸装置和相关培训。该分支也宣布对此次未遂炸机事件负责。

去年12月25日,穆塔拉布在乘坐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美国底特律的航班时企图引爆随身携带的炸弹,但没有成功。他目前在底特律被警方羁押。(记者杜静 王薇)

' />
“在圣诞节‘炸机未遂’前,美国本来已经有足够的情报线索来挫败这一起恐怖事件发生,但情报部门却没有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

1月5日下午,刚刚结束白宫安全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情报部门的这一失误是“不能接受的”。他强调将改革情报系统,并加强机场安检措施。

在此次白宫安全会议上,向奥巴马作汇报的主角,是美国负责情报与国家安全的4位最高官员: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国土安全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

对于与会的20多名内阁和美国安全部门最高官员来说,这个会议并不轻松,因为早在奥巴马夏威夷度假结束前,白宫就放出风来——新年伊始总统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这起重大事件“问责”。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情报界高官因“炸机未遂”事件而引咎辞职的消息传来。

岁末年初,本来应该是美国人圣诞团聚、欢度新年的快乐时光,但美国的情报和安全部门这个年却过得心惊胆战、灰头土脸。

圣诞节当天,尼日利亚籍恐怖嫌疑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在西北航空公司523次航班上的“炸机未遂”事件,暴露出美国安全的“系统性缺陷”。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早已在美国情报部门监控的“黑名单”上,但他却能顺利登机,差点酿成“9·11”事件以后美国本土最大的恐怖袭击惨案。

中情局局长莱昂·帕内塔这个年过得最为艰难。2009年12月3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的网络又遭受重创,7名中情局在当地的官员遇袭身亡。

此次袭击是于美国在阿富汗访查普曼军营发生的。据悉,当时中情局在阿富汗高层组织召开会议,策划对该地区的“基地”组织老巢进行无人机精确打击。一名中情局招募的“线人”其实是恐怖分子,他顺利通过安检,进入会场并拉响了炸弹。

这起袭击被认为是美国中情局自阿富汗战争2001年开始以来遭到的最致命袭击,甚至是中情局自1983年贝鲁特使馆爆炸案以来所遭到的最致命袭击。


美国负责总统和政要安全的“特勤局”最近也不得安生。该局一直在调查去年的白宫“蹭饭门”事件:2009年11月,在白宫为欢迎印度总理辛格而举行的晚宴上,萨拉希夫妇这对不速之客顺利进入白宫,与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等美国最高领导人一一合影。

1月5日《华盛顿邮报》的一篇独家报道再次让“特勤局”颜面尽失。该报道称,白宫晚宴的第三名不速之客浮出水面:一个名叫卡洛斯·阿伦的39岁男子随着印度代表团成员混进白宫。如果说萨拉希夫妇混进白宫蹭饭可被称作“偶发事件”的话,卡洛斯的曝光则让“特勤局”难辞其咎。

这一系列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正如反恐专家大卫形容的:美国情报与安全系统“满是漏洞”。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以“炸机未遂”事件为导火索,给美国情报与安全部门定性为“系统性缺陷”。

奥巴马5日宣布的两项有关涉及反恐和国家安全的措施中,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对情报系统进行改革。

他说,“上周我们就获得了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前往也门的情报,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基地’组织不仅想要袭击在也门的美国目标,也把袭击目标对准了美国本土”。“美国有足够的情报,却没有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情报系统的失误)是“不能接受”的。

他强调,该事件本周之内完成调查。他要拿到“修订所有(情报系统)失误的建议”,并立刻开始“对情报系统进行改革”,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据此间专家分析,美国的反恐政策将会因此此次事件再次出现一些改变。

据悉,系统性改革,包括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方式和程序的改革,比如各个部门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负责任”地工作,“在情报搜集、分享、组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迅速有效措施”。奥巴马表示,他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承诺”。

奥巴马5日宣布的另一项措施就是加强国际国内航班的安检工作,包括采取新的安全扫描措施、增加机场排爆队伍、增加航班上安全人员、扩大“禁飞黑名单”等。

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对来自或过境也门、尼日利亚等14个国家前往美国的乘客进行严查。许多机场已经在准备引入全身扫描设备。预计在2014年以前,美国一共将安置900个“全身扫描”安检设备。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安检设备的不足以及“全身扫描”引发“暴露隐私”的争议,使美国安全部门无法通过安检工作的加强来杜绝安全漏洞,关键还在于情报和安全系统的根本性改革。(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