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对出现“疲劳”的过度焦虑,正是因为大家看不到“正轨”的出现。问题审出不老少,却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单位还屡审屡犯,说起来各个部门都是态度和蔼,“坚决配合整改”,但事实却是屡教不改。前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审出问题不处理,等于没有审”
审计署又派“涉丑大名单”了。在这份 “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中,挪用资金“炒股票”、虚报人员“吃空饷”、巧立名目“乱收费”……毛病还是那些毛病;财政部、教育部、外交部……部门还是那么眼熟;五个亿、三个亿、两个亿……金额还是那么巨大。洋洋洒洒近10万字,道不尽京城部委们在预算与财政收支上仍存的混乱。
早已不是昔日 “审计风暴”的时代了。媒体人一片苦心,从数万字中愣是找出了两个“亮点”: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中共中央直属机构首次上了名单;被披露的部门中首次出现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但在整体困境当中,这两个“新发现”实在不足以引起民众的兴趣,“见多识广”的公众瞅一眼标题数字之后,并没有打起多少精神。中新社报道称,“以愤世嫉俗著称的中国网民对公告鲜再评头论足”。这背后无疑是一种颓废的情绪:审出了又能怎样呢?曝光了又能怎样呢?
公众对“审计风暴”从亢奋到疲劳,不是今天才有的。有媒体很担心:这怎么得了呀!没有了公众的眼球支持,这风暴还能起多大作用呀!这种焦虑非常能理解,但就如同“狼来了”喊多了大家会疲劳一样,审计风暴再强劲,总有疲惫的一天,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不能让老百姓长年累月地见报告就亢奋,总不能要一群眼球疲劳的人强打精神假装没有疲惫——— 我们不能过度留恋昔日风暴的激情,而应该寻找新的关注亢奋点。
我们可以不再关心那些数字,不再关注那些上榜的面孔——— 这容易让我们丧失耐心。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解决审计问题的办法,以办法助推审计之后的追责步入正轨、常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要建构起正当有效的追责程序,公众出现“审计疲劳”倒也无妨——— 纳税人出钱养着公权部门,凭什么让大家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撸胳膊上阵呢?我们只知道结果就行了,怎么操作、制衡、问责,应该是你们的事儿。
舆论对出现“疲劳”的过度焦虑,正是因为大家看不到“正轨”的出现。问题审出不少,却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些单位还屡审屡犯,说起来各个部门都是态度和蔼,“坚决配合整改”,但事实却是屡教不改。审了再犯,犯了再审,大家也很少听到有哪个高官为此丢了官、削了职。前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审出问题不处理,等于没有审”。有时候,大家就是这感觉。
就事论事,审计署独木难支。只有纪委、司法部门、证监会、银监会等积极介入,才能避免审计出的问题被架在半空中,才能令审计走出“ 自行查处”的窘境。只有提升惩罚的层次与高度,将财政预算违法行为以严肃的法律手段进行追究、问责、法办,才能倒逼那些不以为然的漠视情绪。
举一反三,审计报告揭示的都是一些在预算执行上的制度性缺陷。很多部门之所以屡审屡犯,手法如出一辙,根源在于这些制度性的缺陷没能得到修复。我们承认,中国的财政支出制度需要逐步完善,而不少审计结果实际上正指出深层的顽症,唯有以勇气与智慧循着这些线索,才能推动这方面的规范。既然已经暴露出了一些共性弊病,就应该对症下药,任由“屡审屡犯”只能证明这种努力的匮乏。
相对以往的不知情,审计报告让大家知情是一种进步;相对于知情了使不上劲,大家需要有更大的进步。我们赞颂审计风暴,实质上仍是一种基于道德的评判。以“法治驱动”的原则,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强监督与刚性公共财政体制的落脚点,致力于搭建一个健康的公共财政平台。在纷繁复杂的审计“问题”面前,这是一个大“主义”,应该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做这些努力。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