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目前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超过3000种,随之而来的是收费项目激增,如今大大小小的收费项目,竟然已经超过750种。由于银行对收费项目和标准提示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莫名“被扣费”的现象很严重。(8月23日《北京晨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目众多的银行收费项目,也非一两日之功,然而直到今天其才为社会舆论哗然,这就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了。对银行收费乱象,我想消费者必定是憎恨已久的,可是他们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终究也只能含恨长眠而已。
银行收费乱象由来已久,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消费者而言,一方面消费者自身力量薄弱,维权意识不强,维权途径不顺畅,没有专门的维权机构为他们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即使维权也很难收到可喜的维权效益,使得普通消费者也只选择坐以待毙,愤愤不平而已。而对于银行而言,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在收费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即使是所谓的工商、农业、交通等各类银行,无非也都是“行业一家亲”,早已“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拉”,对消费者的诉求、要求照样置之不理,项目照样加,数量照样长,唯利是图,唯钱为佳。
其实,银行收费乱象之所以衍生到现在的750多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外界的客观原因的。比如公权机构的监管缺失、行业垄断的坚固壁垒、法律制度的疏忽漏洞等等。外在的客观原因给了银行机构难得的“信心”,变本加厉,即使“零钞清点费”最后被银监会叫停,但可能也只是被视作一次策划失误而已,改头换面,换身行头继续上路又何尝不可。
舆论哗然,民众愤慨,对于银行的收费乱象,消费者的维权行动不过冰山一角,行业自身的主动“认错”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唯有公权机构的介入才是最佳的解决手段。“零钞清点费”的叫停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从其中我们足以见得公权机构的作用之大,而百姓的希望也唯有寄托于此,如果连为民做主的公权机构都不介入帮助,孤独无助的消费者还能指望谁?
笔者建议,在约束银行自身行为的过程中,公权机构一方面要用制度约束、完善银行的行为,对银行想增加的收费项目采取听证会、上报审批的方式,做到严格审查,防止一意孤行;而对各类收费项目,则要求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完全公开透明,做到各类收费的收有所依,收有所行。另一方面开通专门的投诉干预热线,实施“绿色通道”,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对所有举报内容进行核查解决,对投诉率居高不下的银行机构进行处罚、整改等,严重者甚至停业整顿,充分借助社会民众的监督机制,解决银行收费乱象。
无论是谁,忍耐总是有极限的。当银行无视消费者的忍耐极限,而一味看重自身利益,“利”字当头,肆意搜刮钱财之时,必然招来声讨声一片。而在治理银行收费乱象的过程中,我们也相信,只要公权力首当其冲,定能遏制住银行收费乱象,还消费者一个值得信任的信贷市场。
- 2010-08-22银行究竟吞了多少无主的钱?
- 2010-08-18银行压力测试为何草木皆兵
- 2010-08-12和撤销银行收费叫哪门子的真呀?
- 2010-08-09“可选其他银行”并非就无垄断
- 2010-08-05要求银行清理违规收费不能“护犊子”
- 2010-08-02许霆最应该感谢的当属银行
- 2010-07-30拒为乞丐换零钞的银行比乞丐还可怜
- 2010-07-30银行热衷赚小钱 我为卡族支三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