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我不是你的疯狂粉丝,却一直很欣赏你这位80后新锐的思想和文字。因此,当一条又一条虎扑篮球:你的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新闻出现时——比如运输途中莫名其妙丢失了5000本,比如出了100本限量本,每本定价998元,我都没有太关注。在我看来,一个作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书,进行一些炒作是挺正常的事。直到你通过博客告诉大众,每本限量版书后面都赠送了10克黄金,我才恍悟:这方才是你炒作的高潮啊,这本书由此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
你在博客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这在我们这里没能体现出来,往往书读的越多,日子还越不如意,我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用最直接最粗俗的方式印证一回。”可是在你谜底揭开之前,那些并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却舍得一掷千金买你的限量版者,会是“日子不如意”的吗?“如果你不喜欢这本小说,随手卖了这些黄金,拿3000块钱回来,我也不亏欠你。”可是又会有谁会为了不喜欢的小说花上近千元?所以,你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读书人的关注或是帮助,那么,你的黄金难道不是送错了人,似乎倒不如直接送点钱给你认为日子不如意的读书人。
而且,“买书送黄金”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卖书方式似乎是在鼓励大家买椟还珠——甭管对你的作品喜欢与否,买到就是赚了。然而“买‘珠’还‘椟’”不才应该是理智的消费行为吗?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想买的只是那颗珍贵的“珠子”,至于“椟”,我能还给你吗?“买椟还珠”最终会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真正因为喜爱而想买你的限量本珍藏的人买不到,它们都到了投机客手中。聪明如你,难道没有想到过可能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吗?还是你也不能免俗地在掺和着“话题经济”,只追求关注度,而有意把读者的注意力从作品本身转移开来?
在我看来,出书的目的无非是传播自己的思想、给读者带来点启迪、引发人们进行思考。幸运者可通过书觅得知音,更幸运者可觅得一众知音,掀起一场思潮或运动也未可知——当然,若能同时获得经济收益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书和月饼一样,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任凭你包装再华丽昂贵,走了味儿可不行。可惜在月饼被糟蹋变味了之后,书恐怕也不能幸免。作为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作家,你是否用错了自己的影响力,助长了这种买椟还珠的风气?
“以后出书争取在我和出版社可以接受的亏损以内再做点限量版给大家玩。”——“黄金屋”玩过了,下回你若是不送点“颜如玉”、不送点宝马香车或者更劲爆的东西,能满足得了大家已经被撑开的胃口吗?
- 2010-09-30国庆节谈韩寒与爱国主义
- 2010-09-29警惕韩寒不如说警惕理性的丧失
- 2010-09-27除了嘲讽和揶揄外,韩寒究竟还能带来什么?
- 2010-08-09女生文茜男生韩寒
- 2010-08-02当台湾文茜遇见大陆韩寒
- 2010-07-15韩寒现象:按下葫芦起来瓢
- 2010-07-08韩寒的《独唱团》其实很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