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企业老板出逃事件终于引发了酝酿已久的“民间借贷危机”,刺破了一些伪专家在地方官员授意下用“刚性需求”吹起来的房地产业不垮神话气球。从已暴露的信息看,有21家银行89%的温州家庭卷入这场危机。
五年前或者更早一点,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就不断地在各级各类媒体呼吁、提醒:温州制造业已经开始萎缩,资金都被吸进了房地产,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小企业就会出现制造业危机。
但没有人相信——或许是大家理智相信但城市化造城热情却不愿意相信。政策忽左忽右,措施松松紧紧,延延捱捱,总想两全其美,实现软着陆。但上帝之手并不总是放在我们的肩膀上,虎视眈眈的华尔街一直将贪婪的眼睛紧盯着“温州”这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祥地”。
后果不言而喻。
有消息称,为了尽快平息危机,维持社会稳定,温州市政府已经向省府提交《虎扑篮球: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的请示》。假如省府如其所愿,增加600亿元贷款,是不是温州这场“民间借贷危机”就挺过去了?非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挫,即便省府再增加600亿元贷款,在温州已经根深蒂固的“借贷危机”仍然会愈演愈烈,直到气球彻底爆裂——92年海南危机想必大家记忆犹新。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规律。在如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些糊里糊涂的官员还在向上打这种饮鸩止渴的报告,除了暴露他们的昏聩无能外,让人看到的就是拼命牺牲国家利益以求保住头上乌纱的自私。
凡事都有个因缘。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是失去理智的房地产业带动了社会资本逐利的浮躁心态,以至于温州地区人人沦陷,家家难免。600亿贷款放下去,可以稀释一部分泡沫,但它的蝴蝶效应必然引发温州区域之外的连锁反应。温州不救,不过死了一块肉,拯救温州,则需要赔上整个身体。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当务之急,类似温州经济模式地区要迅速行动起来,利用国务院近日发布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多项金融财税政策”,稳定企业生产,深化产品市场,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特别是那些与城市房地产行业连襟挂钩的企业,一定要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发展新兴产业,做好企业职工的提前消化转化工作,迎接更大更严峻的金融风暴冲击。
- 2011-10-14提公司税起征点能解决中小企业危机?
- 2011-10-12“给钱”,中小企业就有救了吗?
- 2011-09-08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得靠市场
- 2011-08-18出口型中小企业该提价时就提价
- 2011-08-15期待中小企业 今秋有“喜”
- 2011-07-25统计数据不应忽视中小企业困境
- 2011-07-22应正视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