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实习与毕业要“硬挂钩”而不是“软约束”

www.fjnet.cn?2012-02-24 19:18? 徐  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今年寒假,福建某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魏唯一的作业就是写一篇“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写这种两三千字的文章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上网找找全有了”。“稍微有点难处的是,学校要求《寒假社会实践表》要经过实践单位盖章确认。不过一个舍友的姐姐在漳州经营石制品工厂,可以给我们宿舍的6个同学都盖上这个企业的印章。” (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国内二家知名网站联合对在校大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在1895名被调查者中,有近六成的人承认自己有实习造假经历,44.1%的人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大学生们给出的实习造假理由让人大跌眼镜:65.1%是为了“顺利毕业”,50.7%认为“意义不大,应付学校”,47.5%认为“学校对实习管理不严”。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46.2%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的原因是“受社会造假风气影响”,还有24.8%的人认为原因是“法不责众,跟风造假”。

这虽然只是一项民意调查,但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盖章实习”等实习造假已经在不少高校和学生中沦为潜规则,甚至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

“盖章实习”的潜规则既骗人骗已又害人害已。对大学生来说,骗得了“顺利毕业”,但却失去了一个走上职业道路起点的难得锻炼机会,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对用人单位而言,造成了“无人可选”的错觉,失去了一个发现和了解潜在员工的机会,在抢夺优秀人才上丧失先机;从高校的发展来看,容易满足于学生们实习的“良好成绩”,造成自我感觉良好,不易正视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存在的问题,使高校改革创新失去应有的动力。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新的就业岗位,但却容纳不下几百万大学生就业,正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不能给用人单位提供合适的人才,而陷入潜规则的实习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是另一所丰富而深奥的大学,而实习正是一个预演的舞台。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应当成为高校教育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目标。在这方面,高校不仅要有过细的思想教育,更要彻底改变对学生实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流合污”的习惯做法。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在加强师资、加大投入的同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不仅要看学生有没有达到规定的实习期限,更要检查提交的实习报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测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真正使实习与毕业“硬挂钩”而不是“软约束”。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