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一幕,让人想起曾经的“范进中举”。按说,这世界排名第二,不应逊色于当年的科考举人。可相比于范进的喜极而泣、而疯,吴景彪此番痛极而泣、而鞠躬,无疑更耐人寻味。
是“计划内金牌”惹祸?依中国军团固有套路,凡大赛前总有计划,总会提出“争x保x”目标。按说,基于平时成绩,在知己知彼下做出一番预测,无可厚非。但如果因为“计划”,而使选手此前的“丰功伟绩”,成为比赛时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策略性失误”。大赛伊始,吴景彪即“折戟”赛场,那接下来,如何为那些“计划内”的选手减负,让他们以最佳状态轻松上阵,不容忽视。
是“奥运拜金”做怪?虽说世界大赛上,金牌很可贵,银、铜也很不容易。可一旦落在现实中,金、银、铜牌还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媒体关注度。在寻找赛事热点、焦点上,抛开其它,独缠冠军。比如企业赞助。因着“名人效应”、宣传需求,往往唯冠军是瞻,唯金牌是求。比如各级政府的奖励。比赛成绩“失之毫厘”,因着奖牌的不同,待遇却“差之千里”。可以说,奖牌上“附加值”的天壤之别,使得奥运夺金,成为赤裸裸的“奥运拜金”。吴景彪此番意外失金牌,镜头前失态,谁又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影响?
是“赛前选拔欠透明”的必然?举重队组队之初,在名额分配上已引质疑。既难服众,最好的办法就是赛场之上“用事实说话”。可事实偏偏是,先参赛的女选手周俊,成绩一败涂地,继而出场的吴景彪,无疑成力挽狂澜的最大寄托。最终,巨大的压力,使得曾举出过300公斤、292公斤的吴景彪,马失前蹄,以289公斤的微弱之差,引得“英雄泪满襟”。人员选拔上的些许不周,致队员赛场上发挥失常,此间“蝴蝶效应”,谁又能说不存在?
好在,吴景彪还年轻,重整旗鼓,来路还方长。但做为体育界乃至全社会,如果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修正,选手们一旦沉迷“名缰利锁”,社会一旦“拜‘金’泛滥”,放飞梦想,升华成绩,将变得不那么容易。故而,面对吴景彪的“情绪失控”,社会各界不应等闲视之。
' />一声“愧对祖国”,让吴景彪的一席“道歉”感言高大又真切,依笔者看来,错失金牌,吴景彪“愧对”的不只是“祖国”。通过这个事情,笔者很自然地想起当时刘洋得奖时的致谢词,当时他只谢了父母,而忘记了谢“国家”,结果招致官员的“纠正”,最后,导致刘洋以后致谢都生硬地把感谢党和国家摆在前面。
其实,这次“致歉”与刘洋的“致谢”基本上如出一辙,只是一个是获奖的感言,一个是错失金牌的发泄。但,二者都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媒体的镜头运动员的话该怎么说?
像此次吴景彪的表达,无疑会得到官员们的欣喜,但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显得有些遥远,尤其是当下的原子式的社会生活方式,将带有“祖国”高帽的“愧疚”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总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就像,当年东京奥运会一样,李宁因为动作失误而错失金牌,但李宁却面对观众淡然一笑,可是观众却不能理解,因为,当时的话语环境接受不了那样的“态度”,而一些媒体甚至直接发文,批评李宁说,你为什么笑?
但,如果把这一件事情放在当下来解读,我想公众会给予一充分的肯定与支持。因为,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喜欢一张真实的脸,而不用固定的英雄形态来表达一成不变的东西,更不喜欢运动员们戴上面具来对着他们说教。
而这一次吴景彪从“愧对祖国”一直到愧对大家,虽然,在特定场合它有着某些情绪触动的因子,但,在面对镜头时,这种成熟与老练反而会招致观众的不喜欢,相比之下,当年李娜式的真爽会更让观众觉得有意思,更愿意去接纳。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愧对国家”也好,还是“愧对金牌”也好,更或者是“愧对自己”也罢。不管是国家运动员,还是平头老百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特质,也有自己的个性表达。如果,这些表达被某些人为的因子所取代的话,那只会让一些看起来很自然的事,变得生硬、不自然。
也许,当时用“愧对国家”更适宜当时的场景,但换位思考一下,当你与金牌失之交臂的时候,当你错过关键一环时,其实个人情感上的失落才是最实在的情绪。
只是,需要指出的是,当一派成熟、到位的官腔表达,可能并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也许,话一说完就会导致公众的吐槽与不满。因为,公众更希望一个平等、自然的运动员站在自己的面前,有喜也有悲,有怒也有衰。而不是一副成熟的面孔,诉说着千篇一律的感言。
当然,在金牌效应的诱惑下,失去金牌注定要愧对别人。只是这种“愧疚”的对象,不应该成为单向度的表达罢了。其实,面对镜头,公众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表达。因为,公众更希望一个人站在镜头面前,而不是一个神。
' />从电视上看了这场比赛,面对屏幕上失声哽咽再三鞠躬道歉的吴景彪,我心里也觉得沉甸甸的。在奥运会上发挥失常,运动员心情之沉痛可想而知;但问题的关键是:吴景彪真应这么悲情吗?
中国在举重领域具有相当强的优势,因此这枚金牌被很多人视为囊中之物。然而,在竞技体育赛场上,有各种不可测和不可控的突发因素,不是说具有优势就一定能收获金牌。尤其是在奥运会这种重大比赛中,强者一败涂地、弱者后来居上的大逆转比比皆是——郭文珺在气手枪比赛中的“一波三折”即可为证。运动员不论资格挑战自身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本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赛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关羽竟能败走麦城,吴景彪的失利也属于正常。
吴景彪与冠军无缘、电视直播的评论员们一口一个“痛惜”、互联网上“吴金彪痛失金牌”的报道铺天盖地。这几乎成了某种惯例。还记得四年前杜丽在北京奥运会上首战失利,痛失首金的杜丽也是泪洒赛场。这些年,“痛失金牌”的非吴景彪一人,但几无例外,凡是“痛失金牌”的运动员都会当众道歉,痛哭流涕者不乏其人。
为什么要用“痛失金牌”这样的字眼,我们参加奥运会的目的只是为了夺取金牌?拿到银牌铜牌就不值得欣喜?得了就欢喜鼓舞,拿不到就“悲痛万分”,这是何等的功利心态?由此所暴露出的其实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唯金牌至上”,还有社会性的“以金牌论英雄”的狭隘情结。而与之延伸下来的,正是奥运冠军的“赢者通吃”与奥运失败者的“无人问津”——金牌得主名利双收,而与金牌无缘的运动员连落泪道歉都很难再有镜头面对。
奥运盛会,重在参与。“痛失金牌”的悲情渲染让奥运变了味,让奥运精神黯然无光。
(王艳)
' />“拿银牌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上,中国选手吴景彪遗憾收获银牌,输给了来自朝鲜的“黑马”;赛后面对摄像机,吴景彪不能自已,连连鞠躬道歉、泣不成声。(《央视》7月30日)
吴景彪错失金牌,确实令人遗憾、很惋惜。这诚如中国代表团官员指出的,“这个成绩实在与他自身的水平不相符”。吴景彪对此深感沮丧、懊恼、痛悔,情不能自禁,无疑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如此,笔者仍然并不赞同所谓“拿银牌对不起祖国”的说法,反倒是觉得,“拿银牌,同样也对得起祖国”,并且也“对得起所有关心自己的人”。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尽管最终成绩确实不理想,也与自身平常应有的水平不符,但在赛场上的那一刻,吴景彪确实是尽力了,并非不想努力拿金牌,更没有放弃拿金牌。这就像中国代表团官员也承认的:“他还是太紧张、太想得到这块金牌了”,而吴景彪赛后也提到,“不管怎么调整,身体就是不听使唤……”
既然如此——已经尽力尽心了,又何必太过在乎胜败得失、计较“金牌还是银牌”呢?有道是:“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更不用说,“银牌”从来不绝对等于是“失败”——相对于金牌,它固然并不完美,但相对于“铜牌”以及那些更后面的名次呢?如果“非金牌”便“对不起祖国”,那么,绝大多数无缘金牌甚至无缘奖牌的运动员将何以自处,“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又何以自处?
其实,即使从竞技体育本身固有的特征规律、独特魅力来看,所谓“拿银牌对不起祖国”,同样也是十分没必要不合理的说法。要知道,任何体育比赛,究竟谁拿金牌谁拿银牌,在事前都是不可能有绝对把握的,“黑马”胜出、名将败落总是常有之事,而这恰恰也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这正如知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强调的,“比赛的最大魅力是悬念,不可预知性,没有任何金牌是提前划到任何人帐下的”。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奥运金牌的归属,赛前都能被准确“计划”,必须对得起每名运动员的赛前实力,这样的奥运赛场还能有多大欣赏价值?
当然,如果回到讲究“金牌崇拜”、“政绩体育”的特殊国情语境当中,“拿银牌对不起”的说法,也并非完全不合逻辑。《人民日报》此前曾有评论指出,“金牌在很多时候被异化为相关部门的政绩工程”,“运动员脖子上的牌子,等于自己的房子、教练的票子、领导的位子和地方的面子”。这种背景下,运动员能拿金牌却只拿了银牌,显然很可能对不起“金牌政绩”,也对不起“教练的票子、领导的位子”。但是,这种“对不起”与真正的“祖国”和“关心自己的人”又有多大干系,与真正的奥运体育精神又有多大干系?
自北京奥运会中国队“金牌大丰收”以来,祛除“金牌崇拜”,希望在伦敦奥运会上“淡化金牌”,一直是国人不断反思的重点和逐渐形成的共识。那么,应如何“淡化金牌”?笔者以为,现实而可行的方案或许是,从“欣赏银牌”开始——— 在一时难以完全不在意不看重奖牌成绩的背景下,先努力去善待、尊重、欣赏那些银牌的获得者,尤其是那些因不幸痛失金牌而只“拿银牌”的运动员,坚信他们“拿银牌同样也对得起祖国”。
' />女子举重小级别一直是中国的强项,但却在伦敦奥运会上上演了一幕闹剧,人们不得不追问,金牌究竟是为什么丢掉的?
尽管举重赛场上三次试举失败并不鲜见,甚至一些著名运动员也曾犯过类似的低级错误,小将周俊三次试举失败或许不必苛责。但是,明明国内有实力更强的选手,何以将经验不足的小将在大赛前20天仓促赶鸭子上架——有媒体报道称,周俊目前的水平,在国内该项目上都排不到前三名。
53公斤女举的“戏剧性”上演,无论是否有其他因素,国内奥运选手的选拔机制,却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的确,作为女子举重大国,中国或许不缺举重人才,在人才济济的现实中,要想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竞争必然十分激烈,一些好手因此无缘国际大赛,也就在所难免。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国内的乒乓球,进不了国家队,并不意味着就不具备国际一流水准,落选运动员加入海外兵团拓展自身的运动生涯,甚至对中国队构成极大挑战,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员身上。
既然体育是公平竞技的赛事,尽管冠军和金牌有着最终的归属国,但就如同艺术、音乐一样,体育的本意其实也无国界之分,而是属于全人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内可能无缘奥运的湖南妹子,到了哈萨克斯坦却成了奥运冠军,其实没必要为国内运动员“墙内开花墙外香”而纠结。
事实上,真正让这场比赛显得讽刺和吊诡的,并非湖南妹子为哈萨克斯坦夺冠。按理来说,在国内无出头之日才加入海外兵团,说明国内人才济济,那么,何以最终选拔出的运动员,赛场上的表现还不如那些在国内根本没有机会的运动员,其背后的奥运选拔机制,恐怕才最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当奥运参赛选手的资格,居然不是基于成绩本身,奥运参赛名额更是成了地方之间的一种平衡——— 选拔成了分配,最优秀的运动员反而可能落选,显然已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奥利匹克体育精神。
的确,正如高考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瑕,奥运参赛选手的选拔,要在最顶尖的选手中挑出最优秀的,也同样不可能毫无遗憾。在这方面,无论是韩国选拔射箭队的积分制,还是俄罗斯的综合评定加“一考定终身”,抑或是美国的“一赛定输赢”,都难言完美。但是,即便“一赛定输赢”甚至让不少巨星倒在了选拔赛上,但这至少是一种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而非不透明的潜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本身有着不少行政化的色彩,但在奥运健儿的选拔上,却理应剔除行政化干扰,并体现公平、公正的奥运精神。这个时候,再去听为哈萨克斯坦夺冠的湖南妹子所说的“在中国我可能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我觉得,让她感到没有机会的,恐怕绝不仅仅是人才济济,选拔制度的不透明或许同样是让其远走异国的一个因素。
' />“拿银牌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所有关心自己的人”,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kg级决赛上,中国选手吴景彪挺举项目遗憾地收获了银牌,输给了来自朝鲜的“黑马”;赛后面对摄像机,吴景彪连连鞠躬道歉、泣不成声。(央视7月30日)
吴景彪没拿金牌,确实令人很遗憾。诚如有中国队官员指出的,“这个成绩实在与他的水平不相符”。吴景彪对此深感沮丧、懊恼、痛悔,情不自禁,无疑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虽然如此,但“拿银牌对不起祖国”的说法并不令人赞同。奥运亚军,为何要说“对不起”?
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尽管最终成绩与自身平常应有的水平不符,但在赛场上的那一刻,吴景彪确实是尽力了,他并非不想努力拿金牌,更没有放弃去拿金牌。更何况,能拿到“银牌”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如果“非金牌”便“对不起祖国”,那么,那些绝大多数无缘金牌甚至无缘奖牌的运动员,将何以自处?“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又何以自处?
而且,任何体育比赛,究竟谁拿金牌谁拿银牌,在事前都是不可能有完全绝对把握的,“黑马”胜出、名将败落等现象是常有之事,这也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奥运金牌的归属,赛前都能被准确“计划”,必须对得起每名运动员的赛前实力,那么这样的奥运赛场还能有多大欣赏价值?
奥运亚军,更不必说“对不起”,所有的竞技者都为奥运赛场贡献了拼搏精神与力量之美,值得每个人尊重。
□张贵峰(职员)
' />7月29日,中国女举在奥运赛场上遭遇失利。女子53公斤级举重B组赛场上,17岁的小将周俊,三举全部失败,没有成绩,黯然结束了自己这次“意外”的奥运之旅。当然,更刺激国人眼球的是,就在周俊失利的同时,53公斤级女子举重冠军被哈萨克斯坦的选手祖尔菲亚夺得,而祖尔菲亚本名叫赵常玲,是4年前从湖南“交流”到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
从昨天《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早已注定的失败。如果严格按照运动员选拔程序,实力并非国内顶尖水平的周俊,原本不会出现在伦敦奥运赛场,难怪有人认为周俊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
据报道,周俊之所以能进入奥运名单,是因为48公斤级奥运选拔赛第一名、湖北选手田源被湖南选手王明娟替代;出于“平衡”的考虑,举摔柔中心分给湖北一个名额,而湖北最有希望的选手纪静却因故不能参加,湖北又不愿意让出这名额,这样,原本58公斤级的周俊才进入视野,降体重参加53公斤级的比赛。
如果把“故事”再讲下去,王明娟之所以被格外眷顾,据说是因为此前,她已经为他人让了路……
这个有关中国举重的“故事”,真是越讲越复杂,也越讲越沉重。这些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么,原本应该公平、公正、公开的奥运选拔机制,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及人情面前,就像橡皮泥一样被揉来捏去,陷入“平衡”的轮回;如果是假的,那么,有关方面又该如何解释,宁可把举重好手留在国内、“交流”给哈萨克斯坦,也要让实力平平的周俊上场呢?
运动员的选拔,国内并非没有规则。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揉中心主任马文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4月曾分别在济南、福建两地举行了奥运选拔赛,选拔赛基本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但是,除了周俊。他称,选择周俊并非国家队的初衷,而是湖北体育局的意见。
但这一报道,昨日遭到了湖北当地媒体《武汉晚报》的质疑。虎扑篮球:周俊参加奥运,就在7月23日上午,湖北体育局局长胡德春接受采访时还说:“只能说是听总局的一些考虑,中心的一些考虑,我们服从安排。”
由此不难看出,原本清晰的择优机制,在各方的利益博弈之下,成了一团乱局。既定的选拔制度为何得不到坚持?是因为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幕后存在什么交易?这或许直接来源于目前体育体制所存在的一些陋习。
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冲金失利,公众对胜负本不必过于介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方面需要对此给公众做出解释。体育竞技的本质在于公平参与,而绝非密室之内的私下交易,更不是什么山头主义、人情主义。
选拔规则无论如何设定,只要规则清晰,过程透明,执行严格,则无论是运动员本人、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还是媒体,乃至社会公众,都能接受这样的选拔结果,也能接受赛场上的失利。但如果缺失了公平和公正,那周俊式的悲剧,不仅会给运动员本身造成心理创伤,也是对中国体育、对奥运精神的一种玷污。
' />确实,周俊的失利早就在一些人的预料中。就在不久前,国内媒体对于周俊如何入选奥运阵容还争论不休。17岁的周俊此前只有一次国际比赛经验,成绩也只是亚洲锦标赛的第三名,世界成人级比赛一块金牌都没拿过。论成绩,伦敦奥运选拔赛冠军纪静、湖南女力士李萍的成绩都在其之上。据报道,当伦敦奥运名单宣布之后,连湖北省体育局的个别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周俊是湖北省为2016年巴西奥运会储备的人才,“没想到她提前四年就冲上了奥运舞台”。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女子48公斤级奥运人才的选拔上。按照奥运选拔成绩,湖北小将田源本应代表中国队参加该级别比赛,但最终名单上,湖南籍选手王明娟却“神秘”地将其取代。当然,王明娟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选拔上的不规范。但周俊的失利,将问题再一次暴露出来。
按照业内说法,中国举重队以王明娟取代田源,是国家体育总局送给湖南体育局的“人情”,是给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多年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一个“补偿”。而在周俊的选拔问题上,据中国举重协会主席马文广透露,选择周俊并非国家队初衷,而是湖北体育局的意见。他甚至公开表示:“周俊的入选的确违背了当初国家队的奥运会选拔办法。她夺金没有把握,我对比赛结果并不乐观。”
事实上,此类问题此前在击剑等项目上也出现过。无论是“体制内换人”,还是地方体育局的“越俎代庖”等,都暴露出我国在奥运人才选拔上的种种乱象。
在美国,各级运动会包括奥运会参赛的人选,运动员都是通过选拔赛形式去争取。选拔赛上,运动员一律只凭实力说话。美国民众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所有奥运项目的选拔赛,从而全程参与监督。美国还采用社团管理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并以《业余体育法》为法律依据,确保选拔的公平与公正。反之,我们的奥运选拔不仅缺少严格的考核标准,也缺乏监督。
奥运选拔以大局为重,还是公平为先,其关键在于“利益”二字。我国目前对地方体育部门官员的考核,通常只看竞技体育的成果,特别是奥运会、全运会的金牌数量。这种政策本来是为了鼓励各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给国家队,现在却因利益问题而导致争议不断,不仅出现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问题,还影响运动成绩的展示、伤害运动员感情,也严重违背竞技体育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这一标语被拍下传到网上之后引发众多热议。有网友表示是歧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中国媒体人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笔者对此都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该事件最主要诱发因素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只是一场中西文化沟通不畅引发的互相误伤。
如果按照西方人的标准,中国人的隐私观念的确比较淡薄。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双方更容易“不分彼此”。
具体到新闻领域也是这样,中国记者会认为奥运工作人员是整个奥运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奥运会中的一分子,如果要报道奥运会,当然就得将各种细节记录下来,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这在大部分中国记者眼中,不仅不是在侵犯工作人员的隐私,还是他们应该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如果哪位中国工作人员被记者拍到了,甚至被报道了,他不仅不会觉得记者侵犯了他的隐私,他与他的家人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荣幸。
然而,西方人则非常在意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被别人干预,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无意中被他人拍到。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文化由此产生了冲突。从这个标语传递的内容来看,我们的记者在不经意中的确是又一次给当地工作人员带来了不适。所以,新闻中心弄出了一块牌子,想要提醒一下我们的记者。但这并不像某些人说的,是一个“辱华”标语。我们应该理解为这是一个善意但形式不妥的提醒。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记者未经工作人员同意进行了拍摄,奥运新闻中心以公开信的形式规劝中国记者,两者都伤害到了对方的感情。但两者都与素质高不高没有关系,只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互伤。这也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交流、摩擦的消除、误解的冰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中心最终表示歉意,表现出了消除误会的极大诚意。当然,“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入乡随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我们的记者应该也会正确把握新闻报道与保护当地工作人员隐私的限度。(海峡导报)
□舒锐
'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伦敦碗点燃。接下来的日子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将带着各自祖国关切的目光,在一个没有任何歧视和压迫的平等环境下,竞逐金牌,展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金牌当然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亦是运动员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28日,当射击选手易思玲以总成绩502.9环领先波兰老将博加卡0.7环夺得本届奥运首金时,相信很多人都会记住这个笑起来甜甜的中国姑娘。这一刻,人们关注的除了运动员的成绩之外,还有这个人本身。毕竟,经由一张张清晰的个体的面孔,才共同连缀起奥运大幕的波澜壮阔。
此前,随着奥运季临近,网络上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不必特别在意金牌,“我们应该淡化奥运金牌,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其实,金牌本身并无所谓是非对错。只要有比赛,就会有金牌;只要有金牌,就会有竞逐。无论中外,勇夺金牌都应该是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终极目的。刘翔是这样,博尔特是这样,菲尔普斯也是这样。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住进奥运村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每一个运动员,哪个不想上领奖台?!肖天的话语虽然简单直接,却也道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要义,即《奥林匹克宪章》描述的:“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需要警醒的并不是一块块金牌,而是将金牌孤立起来、乃至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对立起来的做法。这样的孤立和对立,才是妨害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患。金牌不是惟一,更不是全部,而是公平竞争的一个自然产物;竞技体育也不是群众体育的天敌,二者为什么不能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在奥林匹克的大舞台上,竞争与参与同等重要。
与全世界的运动员一起,中国军团正在全力投入奥运季的争夺。这一刻,世界进入伦敦时间。尽管场馆大多属于临建,尽管英伦街头依然散漫悠闲,尽管奥运村房间局促简陋……不过,这一切都并不妨害奥运精神的张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大幕拉开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欣喜、所有的怦然心动、所有的慷慨激越、所有的所有,都伴随着这一个日子,开始了。且让我们和着运动的节奏,或低吟浅酌,或放声歌唱。
' />该说的该做的没有,不该说的不该做的却屡见不鲜。久而久之,中国运动员给外界的整体形象就显得死板和怪异,难以交流。
但在当今社会,这种对外交往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公众对运动员的要求不仅仅是金牌和运动成绩,运动明星还需要有良好的品质和积极的社交态度。赛场外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都可能被网络放大扩散。如果你拒绝这种现代的交流方式,你就极易被公众诟病,明星特质就容易打折扣。
形象公关已成为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必修课,但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对于现代的体育选手,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甚至可以用“系统工程”来形容。这方面,在上赛季CBA里威风八面的马布里可以当中国选手的“样板”,坐地铁,听相声,看国安,探病孩。一系列动作下来,“马政委”成为了北京偶像,这其中主动的“形象工程”功不可没。
网络时代,选手们还要打造自己的网络形象。在微博上播发感想,大秀奥运村设施,让粉丝们了解到自己每天的安排。虽然有可能泄露了小秘密,但却赢得了球迷的认可,对其社会形象的建设大有裨益。
伦敦奥运会肯定会有很多涉及到形象公关的事件,而且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类事件发生得都非常突然。比如北京奥运会时刘翔的突然退赛,社会影响极大。当时刘翔的团队并没有做太多的形象公关,因此媒体的负面评价也不少。
这次伦敦奥运会刘翔仍旧是媒体的焦点,获胜后如何表达,失利的话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刘翔团队要面临的巨大问题。
现代体育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形象公关的出现也是体育进步的一种表现。过去我们只看金牌,现在则越来越关注人性。球迷们不再局限于只看赛场,而更喜欢了解运动员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因此,形象公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训练,而是运动员提高的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伦敦奥运会既是运动成绩的检验,也是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大考试。在伦敦奥运会的第一天,无论是出局的李娜,或者夺金的易思玲,以及其他正在比赛的中国选手,都遇到了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尤其是作为中国网球的领军人物,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李娜在第一轮被淘汰,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作为一个职业化明星,李娜会如何来解释,维护自己的形象?让人期待。
摘编自新华社7月28日电文/单磊 汪涌
' />事实上,类似的“小插曲”并非这一例——组委会刚刚因为羽毛球比赛场地的安排失误,向大家道歉。站在一名中国观众的角度上,这恐怕有点匪夷所思了——这可是奥运会呀,四年一度,全世界都在看,怎么能……不能说英国人不重视这场盛会,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神经绷得不是那么紧,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们的神经没有四年前我们在北京奥运会时绷得那么紧。
伦敦人的“神经松弛”还体现在——电视屏幕里的伦敦奥运会主场馆门前,并不是想象中的人潮汹涌,伦敦塔桥下悬挂着的巨大“五环”看着有点失落,甚至在开幕式前,伦敦当地的新闻媒体报道更多的,是虎扑篮球:交通不便、场馆还没建完的抱怨。如果说这种“松弛”流露出来的是伦敦这座城市的“漫不经心”,那么,在“漫不经心”背后,则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超然的文化自信。
因为价值多元、有很多更“值得注意”、更能引起神经紧绷的事物,所以,奥运会于许多英国人而言,本质上也不过是一场体育比赛——就如论者所言“奥运是一场游戏”。也因为不急于用体育比赛去树立形象,不急于用一枚金牌去证明什么,伦敦才显得那么漫不经心。更因为是对自身的文化有着充分的自信,英国人或多或少在奥运会这事上有点“超然世外”。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动物演员”、“普通人点火”、“空降女王”……最大的看点不在于表达形式的出人意料,而在于:对于自身文化深刻的、不加掩饰的展示——关注普通人,触摸更本真的历史人文,不急切输出、不谄媚、不急不缓、泰然自若,《纽约时报》将这称为“自我身份认同”。
这份基于文化自信的自我身份认同让人羡慕——一个认同、珍惜自身历史文化,并以此为荣的民族,值得尊敬。因为对自己的文化很有自信,所以,英国人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伦敦奥运会多多少少有一种“傲慢气”,以至于开幕式的许多小故事太过于英国本土化,让不熟悉英国文化的观众云里雾里。但也正是有了那份十足的自信,伦敦奥运会才能如此深刻而真实地呈现于我们面前。
虽然,我们也时常会说“树立文化自豪感”,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们通常太急于用“自认为”的方式证明我们自己有多强大,以至于太过喧嚣,少了一份自信。体现在奥运会这件事情上,我们在奥运会、奖牌等事物上赋予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失去了那份泰然自若。要知道,太急于向别人证明什么,正是缺乏自信,缺乏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
' />北京奥运会辉煌的开幕式仿佛如昨,伦敦奥运会的圣火即将点燃。卸去东道主重担,打量别家主办奥运的丝丝缕缕,可以更从容地品味奥林匹克的意蕴。
一是面子和里子的辩证法。
伦敦办奥运,看上去颇为节俭,甚至寒酸。报道说,伦敦场馆投入锱铢必较,不少是临时性的,奥运村的简陋拥挤甚至招致不少抱怨。毕竟欧洲正遭遇经济危机,英国人确实手头拮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实用、环保,是伦敦奥运更看重的原则,这种理念也值得我们学习。
最近城市下水道争议颇多,由此念及伦敦拥有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排污下水道,据说正是因此解决了城市卫生难题,伦敦才成了世界最大都市之一。不久前暴雨袭击伦敦,他们只是担忧影响比赛的精彩,排水依然无忧。其实,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里子强了,面子也就有了。办奥运如此,下水道如此,其他事亦如此。
二是轻松与紧张的辩证法。
人们发现,伦敦的奥运气氛不浓,感觉伦敦人没太把奥运当回事儿,甚至有人调侃,这儿倒像是中国的半个主场,因为机场、新闻中心到处都晃着中国记者的身影。
作为向有好客之风的文明古国,中国在大踏步走向现代化之际,第一次担纲奥运会东道主,第一次迎接来自全球的浩荡客人,接受来自世界的聚焦和考量,那份激动、认真、不遗余力自是不言而喻。而伦敦则是第三回当东道主了,有点“司空见惯寻常事”的淡定,也属正常。
体育,本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这些年,经过奥运、世博,体育在中国也终于轻松下来,返璞归真。咱现在也能把大型赛事当成观赏性娱乐项目,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所说,“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三是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辩证法。
对这个老话题的兴趣,源于伦敦奥运的口号“激励一代人”,着眼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力。
这让我们平添一丝隐忧。刚刚经历中考、高考的中国下一代,在本该享受运动乐趣的年龄,却埋头于应试压力之下,运动成了奢侈的愿望。于是,他们更多的只能做赛事转播的看客,而鲜有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的体验。希望咱们在津津乐道中国奥运夺金前景的时候,别忘了在充分的制度保证下,用竞技体育的胜利,激励我们的下一代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尽享运动快乐,让自己更快更高更强,更有活力。
当年,北京奥运办得很精彩,而今,奥运在彼岸继续上演,且让我们安心享受,从容品味。
' />这几天,美国舆论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中国竟躺着中枪。
美国伦敦奥运代表团官方制服日前亮相后,一些重量级的美国国会领导人扬言应将这些服装付之一炬。他们并非对制服款式、色调不满。美国著名服装品牌创始人拉尔夫·劳伦操刀设计的制服充满了“美国味”,红白蓝相间的搭配清新亮丽。
原来,有人发现这批制服的标签上均写着“中国制造”,消息一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批评者质疑为何这种代表美国的服装不交由美国企业制造。实际上,“中国制造”在美国引起类似风波的例子不鲜见。
本月初美国独立日,各地国旗飘扬,烟花绽放,细心的美国媒体注意到,美国88%的国旗和97%的烟花购自中国。上个月,美国媒体报道了一位美国军士长拒穿中国制造的靴子,因为他认为这关乎爱不爱国。而早在2001年,美国军方从部队召回中国造贝雷帽,起因是美国国会批评美国国防部把价值2700万美元的黑色贝雷帽制造合同交给中国公司,而非美国企业。
表面看,上述事例都与爱国有关,爱国当然无可厚非。还有,人们希望更多的就业机会留给本国,这也可以理解。但事情恐怕没有这样简单,套用一句网络用词,发生上述风波,主要还是由于美国一些公众、政要和舆论对于中国的“羡慕嫉妒恨”。
从根本上讲,“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很有市场。由于意识形态作祟,一些美国人有意无意地把中国看做敌人。根据这个逻辑,美国大兵穿着中国制造的靴子驰骋在战场,运动员穿着中国制造的制服出现在国际赛场,美国民众在国庆日挥舞着中国制造的国旗、欣赏着中国制造的烟花,自然会令一些美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此外,美国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舆论认定中国对美出口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美国的选举和党派政治对这种论调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政客时常把对华经贸问题政治化,竞相拿对华贸易问题说事。
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以“爱国”“创造就业机会”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这就有了美国对华战略中的“两面下注”,美国对高科技产品输华的严格限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横加阻挠。
在这种对华态度和舆论氛围下,出现美国国会议员鼓噪烧掉中国制造的美国奥运制服,就一点儿不奇怪了。
但他们的逻辑毕竟与全球化时代脱节了,把体育与政治搅在一起了,把中国的形象抹黑了。幸好,不仅中国公众对他们的上述言行不以为然,美国也有不少舆论对他们进行质疑、调侃。
至少,美国奥运队员此次穿着“中国制造”的制服出现在伦敦奥运会现场,应不会有悬念。特别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步伐不会慢下来。
' />据说,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对冠军的奖励仅仅是一个橄榄枝编成的花环。但在现代社会,一个花环显然远远不能回馈运动员的付出和成就。获奖运动员辛苦砥砺,获取物质上的奖励,本也十分正常。“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的就是正向激励的作用。
有媒体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金牌得主奖金是35万元、银牌21万、铜牌14万。在此引导下,公众也习惯性地认为,对奥运获奖者的奖励机制早已成型。因此,网传的“获奖运动员将获50万元奖金”,也有了一定的传播土壤,为不少人所偏信。
可体育总局却回应,这种专门的奖励计划并不存在。这难免让人看不太懂: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被“圈养”,人们总以为,对获奖运动员的奖励是“制度框架下的有序激励”。假若没有专门的奖励方案,那之前的获奖运动员奖金从何而来?
或许,国家体育总局的言外之意是,只按照国家有关奖励政策操作,并没针对某一届奥运会专门制定奖励政策。如果是这样,那标准的制订,也该是面向公众的,并让公众信服。
迄今为止,对运动员的激励政策有《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虎扑篮球:体育运动员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但这些概括性的方案,对奖金数并无具体界定。
从现实中看,奥运获奖运动员的奖金是逐届提升的——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奖金是20万、银牌15万、铜牌8万,到2008年的“更上一层楼”。在伦敦奥运来临之际,公众自然对奖金兴致盎然:这奖金是否会继续上调,参考依据又是什么?若奖励标准仍是一笔“模糊账”,那么,奖金额度也会成民众落实知情权的一个切口。
给优秀运动员的奖励,与体育领域的机制涵养紧密相关,也关乎公共利益。作为纳税人,人们有权对奥运奖金的颁发等加以监督。另一方面,运动员奖金被克扣、奖金分配陷争议,已是屡见不鲜。因而,制订合理的奖励标准,是科学激励、体现决策理性的必要措施。
众所周知,时下,运动员奖金既有来自政府层面的,也有企业赞助。曾有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和社会上对运动员的奖励,前者不提倡,后者应给予鼓励。然而,“不提倡”并没有让地方政府退缩,相反,某些地方政府出手越来越阔绰。谬赏滥赏,也让公众产生“过度奖励”的质疑。
归根结底,对优秀运动员的奖励合情合理,但应建立在一个公允透明的奖励标准上。“密室化操作”,抑或过度奖励,都会影响政策的公信力,损害民众信任。只有确定性的激励方案,才能减少“奖金分配引发的矛盾”,才会规范地方的重复奖励。
(相关报道见7月15日《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