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最后这名博士公开道歉,但如此抱怨出在这名本来自湖北农村的学子身上,更令人深思。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乡土情怀,对这乡这国的穷与破如此挑剔厌恶?
也许有人猜想,再穷的县,也会有奢华式的接待,只不过没把它运用到博士调研团身上,或让人心生冷落之感吧。从中国式的地方接待特色看,按该县常委统战部长和政协副主席设宴款待调研团的规格,“吃住就在接待条件最好的县宾馆”的安排,这样的接待在面子和里子上都算过得去。又岂能一面批评公务接待吃掉大量民脂民膏,一面又要求接待自己用好的标准?
放下这一层可能的接待纠结,也许当地的吃住的确让这名女博士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也许她通过自己的奋斗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但农村原本是她土生土长的地方,奈何如此快地就忘了本?更何况此行调研乃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原本不应享受相对较好的县宾馆接待条件,而应该更实际地感觉当地的发展条件,至少也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也许正如她自己道歉所言“因为个人的一些私事导致自己心情不好,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是因私事而进行了迁怒式发泄。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对吃住本身的不满意,是引起其抱怨的一个基点。令人深思的正在于,当地的“穷破”没有引发当事人的关切、体谅与包容,没有引发这位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也许这样对穷破的抱怨,仅仅只是这名女博士的个人感受,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大学生整体上的乡土情深,不能就此否定大学生们难以担当国家未来发展大任,也不能武断认为教育整体上失败——— 只懂教书不懂育人。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从农村出来的,不是个个都热爱农村。从穷日子过来的,不是个个都怀想那穷日子。但是,我们的教育天然有责任教育这些祖国的未来去热爱自己的乡土家国,有责任教育国家的栋梁们去改变自己的乡土家国、让它美起来富起来而不是自己改变后就嫌弃它。
放眼现实,不能不看到,一些人的确有对自己乡土家国的嫌弃厌恶情绪。从有的人跳出农门不再回报故土,甚至连一点善意的情怀也消逝无踪影,到有的人富起来后便把财产转移到国外、移民到国外,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对这乡土家国失去热爱不无关系,与放弃改变这乡土家国的责任不无关系。
再穷再破,也是你的乡你的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受滋养于斯。有的人也许只有能力改变自己,而没有能力改变乡国,但请不要嫌弃生你养你之乡国。乡土家国生养的也绝不能只是背叛忤逆之子,应让所有的孩子都懂得,从小就要有改变乡国面貌的志向。如果孩子们不愿报效、改变乡国,而都想着远离乡国、嫌弃乡国,这本身即是这乡这国之悲哀。但愿女博士的这一抱怨,能引起人们的反躬自省:我究竟为这乡这国做了些什么。
□特约评论员 吴 乔
' />“言语过激”的女博士最终在微博向大家深表歉意,并乞求大家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通过道歉来表达忏悔的做法,无论从哪种角度讲,都值得肯定与鼓励。
然而道歉远不是反思的终点。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不愿下基层”所折射出来的“教育之困”,究竟有几人在深刻反思?“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这句看似冷漠实则真实的话语,究竟有多少人去品读其中的心酸滋味?
基层是什么?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然而,在当下的教育生态里,学生对基层的理解并不是基于自己的亲身实践,而是通过课本上的零星知识、课堂里的碎片化理解。教育的本位挪移,使得许多学生对基层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许多人眼中,基层往往充满好奇、让人嫉羡。
可事实上,基层并非如课堂所叙,它是一个被现实填满的“真切”概念。当“浮夸”的教学遇到真实的基层,教育缺位的弊端便会进一步凸显。表面上,它粉饰了基层的原有面貌;实质里,它又拉大了高校与基层的现实距离。使得更多的人对基层充满着无限的预期,却又在基层的现实里屡屡碰壁,最终抛弃基层,脱离基层。
基层能干什么?这实际上是个低智商问题。在经济条件欠发达、综合实力整体不高的基层,随处都是高校学生的舞台,根本不存在着“没事可干”的现实尴尬。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愿呆在基层,在很大程度上还缘于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在同样的付出、创造的社会价值同等的条件下,基层所得到的物质回报要远比城里少得多。
虽然说物质只是价值体现的外化形式,但是,在高校学生生存压力“不减反增”的逼仄现实里,物质仍然是大部分学生考量的重点。基于此,许多人只是把基层当成向上流动的跳板,当成向上攀登的交易砝码,一旦成功,基层于他而言,或许只是一个交换的商品而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女博士“不愿下基层”这句冷漠的话语实质上喊出了大多数人的真实心声。在教育缺位、现实逼仄的当下,不愿下基层其实不仅是女博士一个人的悲剧,它更是这个时代的整体悲剧。女博士的道歉,或许只是脆弱的自我救赎。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自我反省,我们的某些制度不深刻反思,不愿下基层的例子,这绝不是最后一位。
' />抱怨、牢骚、讲条件?矫情、犀利、另类?调研贫困县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厦大女博士却感到无比憋屈,这样的“考察收获”自然难免遭来无数口水,娇生惯养、嫌贫爱富、贪图享受之类的词汇此刻似乎都派得上用场。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厦大女博士的“考察收获”未必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这位显得很傲慢的女博士去基层考察,的的确确很用心、很投入地去体验生活了,不然就不会有“吃的一点都不好”的真切感受,不会注意到每天“都是那几个菜”的生活细节,也不会滋生“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眼里”的失落,更不会由此痛下决心“死都不下基层”!
无论是官场现实语境,还是民间人情世故,善于恭维、刻意逢迎、口是心非,彼此心照不宣,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甚至于被视为混迹仕途的“基本功”,这位受到盛情款待的年轻女博士,在微博里毫不隐瞒自己的不满,“乱七八糟”、“破地方”、“垃圾”等等,极尽刺耳语言而不是专拣好听的说,至少表明尚保留着一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率真。
女博士微博晒“考察收获”,其实也不失为民情、民生、民意的另类解读或展示,作为座上客的女博士尚且感到如此“破”,虽然不能排除期望值过高等因素,但也足见那些贫困地区民众生活是何等差强人意。因此,不但当地官员和民众要穷则思变,有更大作为,而且也更需要让更多“博士生们”去那里“饿其肌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体验生活、体察民情,认识社会,锤炼本领。“求配好车”从某种意义上不啻是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因此,女博士的“考察收获”,终究算得上一种收获,总比人云亦云、阿谀奉承或者没感觉、敷衍式的走过场强得多。
' />其实,对于女博士的此种做法,人们大可不必如此“敏感”。
按说,这件事情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只因当事人是研究生,并且是位女博士生,这事态似乎就严重了,为此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喻,甚至于气愤不平。
无须把简单的问题看的太复杂,透过这起简单的事件引发的遐想和争议,既折射出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和道德水准不高的问题,亦反映出人们对博士生的偏见。博士生虽然不同于普通民众,但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拥有向往,拥有梦想,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生活和理想的人。都是平常人,博士生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在特定的环境,情绪一时失控也是难免的。这与学历高低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想想看,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时常伴随。而每一个人也在不断地时常犯错误,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瞬息变化的社会环境。为此,当别人有不如意和犯错误时,尤其需要社会和公众的宽容和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当事人本人吸取教训,回归社会。
换个角度看,无论如何,这位女博士还是来到了贫困县搞调研,这相比那些对深入贫困地区不屑一顾,整天坐在办公室或研究室高谈阔论的所谓专家和学者要强出许多。
从整体上看,女博士生总归是“初出茅庐”,难免有心情浮躁的时候,社会和公众给予的应该是更多的保护、关怀、理解、宽容。给予他们和别人一样的机会,真诚对待他们,不要抱有偏见。康德认为,正义的绝对原则永远是:人是目的。作为目的的人,不是抽象的人民,而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情欲、也会犯错的个人。所以,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当社会和公众对女博士生的抱怨和道歉都予以认可并感觉习以为常的时候,和谐、健康的理性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作为高学历的博士生,也要防止心理错位,避免情绪浮躁,善待别人的批评。不仅对博士生是这样,对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尽管有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发帖者的身份并不是像某些媒体所称的女博士,而是虎扑篮球:大学经济学院的女硕士,但是,由博士变成硕士并没有降低网友们围观吐槽的热情。在网友们心中,女博士也好,女硕士也罢,都是高学历人才,她们应该展现出与其受教育水平相匹配的道德水准,起码也不要表现得如此娇生惯养贪图享受。
的确,站在道德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对女研究生进行居高临下的批判。毕竟,网友并没有刻以女硕士多么过分的道德义务,大家并没有要求女硕士一定要被基层的艰苦条件所触动,从而毅然扎根基层谱写一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大家自认为对女研究生的要求并不高,这或许也可以成为我们如此有底气大声指责她的理由。
可问题是,就算是女硕士发表的言论再刺耳,我们再不愿意听,能把原因都归结到她自己身上吗?“可怜夜半织围脖,不问调研问吃住”,这样荒唐举动的出现,到底是女硕士个人的认识有偏差还是此次调研活动根本就没有给她制造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在高校学生实践走过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不会让我们感到乐观。
正因为如此,虽然面对网友的批评,女硕士已经在微博上为自己的“不成熟”诚恳地道了歉,网友们却并没有获得一种胜利的喜悦,因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对“不成熟”的女硕士个人品格的追问,而是上升为对调研活动的审视,是对这样调研成员把吃住看得比调研成果更值得关注的调研活动是不是名副其实、是不是劳民伤财的追问。很显然,后者更能引起民众的围观欲望。
在我们对女硕士个人进行道德审判的时候,不应该忽视她政和县之行的目的,其实,我们更想问问,女硕士也好,女硕士所在的调研团队也好,会以同样尖锐的语气、尖锐的方式指出政和县生态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交上一份合格的调研答卷吗?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有个别杂音,这次调研活动也算是不虚此行了,怕就怕的是,各方都很有默契地把调研当成了一次免费的公款旅游,从一开始注意力就没放在调研成果上,而是放在衣食住行上,所以才会引得女硕士牢骚满腹“不问调研问吃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舆论的板子就不能仅仅往女硕士身上招呼了,组织者虎扑篮球:大学和摆出一副“好心却被当成驴肝肺”的委屈模样的政和县谁也跑不了。
' />(8月8日中国青年报)
从报道的情况看,女博士对基层深恶痛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何以如此?因为基层艰苦,她不愿意吃苦。其实,她根本未接触到真正基层的苦,调研期间,遇上台风,为安全考虑,县里建议他们不要到农村,让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吃住就在接待条件最好的县宾馆。如果她一沉到底,很难想像她是否歇斯底里?如果她在城市环境中长大,或许还可以理解,但她来自农村基层,对农村基层的苦最清楚不过,多读了几天书,现在居然瞧不起农村基层了,这不是忘本是什么!人是环境的产物,女博士现在鄙视基层,厌恶基层,是后天进城受高等教育的结果,这是高校教育的悲哀。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国家栋梁之才,不仅学问大,更要能吃苦,善于同基层民众打成一片。但凡成大事者,古今概莫能外。高校是培养人才、培育国家栋梁的地方。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磨炼吃苦,不愿意和社会底层民众打成一片,想的是享乐,这样的学生还能堪当重任吗?显而易见,思想品德与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短板,需要高校警醒并深刻反思。
有人说,有些专业的博士,不用下基层,他们的任务是搞科研,呆在实验室里,把学问做好就可以了。学问来自实践,而基层是实践问题产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轻视基层、远离基层,所做的学问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没有任何价值,是基层民众嗤之以鼻的,将被时代的实践发展很快地抛弃。因而,即使从做学问的角度审视,坚决不下基层的学者是短视的,也做不出深入人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问。
安排学生到基层调研,不是旅游观光,就是要让学生接触社会底层的甜酸苦辣。只有这样,调研才有意义,写出的调研报告才有价值。无论学校还是接待单位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没有这个准备,调研宁可不搞。起码避免了形式主义的作秀,减少了接待单位的负担……
' />该博主是虎扑篮球:大学一名女博士生。据报道这名女生近日由校方组织到闽北山区政和县进行课题调研。其间,她在微博上一再抱怨:“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临走之际,这名女生还表示:“明天,姐终于要告别这里了!你们慢慢玩吧,姐要和黄老师提前退场!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虎扑篮球:一切顺利!”
这名女博士生的上述抱怨和“死都不再下基层”的“宏愿”,足以比肩《非诚勿扰》女嘉宾马诺那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名言。仔细掂量,不难发现两者的逻辑其实是一致的:一方面它们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心里所有,但嘴上却无”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时下人们对形而下享受畸形追逐的表征。
大多数人其实都很脆弱,我们无法要求所有读书人都能拥有西南联大教授那样的风骨。史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曾规定,凡担任行政工作的教授每人发给一笔“特别办公费”,但西南联大各院负责人不愿因此引起广大教授不满,联名上书当局指出:“抗战以来,从事教育者无不艰苦备尝……十儒九丐,薪水尤低于舆台……故虽啼饥号寒,而不致因不均而滋怨”,表示拒绝领受这项特别补助。
但同样是调研,曾在中部某县挂职县长助理的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冯军旗读书期间的调研是非常成功的,他利用调研素材写出了高水平的博士论文,深刻揭示了基层官场的政治生态。因此,对于这名女生,我们不妨“在同情中理解,在理解中批判”。
社会学家索罗金曾说,现代社会“一切升迁的途径几乎全部集中在都市以内。如果不先变做城里人,一个乡间的寒门子弟已几乎完全不再有攀登的机会”。因此,如果将这个来自湖北农村的女博士生“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雷语放置到这样历史脉络当中去,兴许在严厉的批评之外,我们还能发现另外一些残酷的事实。
偌大的中国既有像上海、北京、深圳这样高收入的发达地区,也有其他大中城市和沿海上中等地区,更有下中等收入地区和中西部贫困地区。这就是经济学家胡鞍钢所说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见7月23日胡鞍钢刊于人民论坛网《警惕GDP升级大战架空中央战略》一文),这是当下地区发展失衡的现实写照。其实,一个想尽办法备尝艰辛实现离土离乡梦想的女博士生,在求学过程中已经慢慢都市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必然会起重要变化,这一切足够使她自己觉得已异于基层民众和乡下百姓,而无法再和充满土气的人为伍了。
这是从个人的感觉上所发生的隔膜。城乡之别、地区差异,在中国早已大异其趣,做人对事种种方面已经可以互相不能了解,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都市和基层各自打成两截。如果不能将缩小三大差别并将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估计“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宏愿”还是会在众人心中不断地疯长。而历史上“年年大批的学生自乡村跑进都市,不见一个返到乡间”,这种被费孝通称为“损蚀冲洗”的现象也不会断绝。
' />郭美美晒新包包引发舆论风波是“群众的眼睛雪亮”的明证,郭同学顶住压力,据说还一夜成名,赢得广告代言。北京大雨时不体恤送餐员,在网上报怨送餐服务慢而差点被人肉的网友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删除了那条微博,则显得有点诚惶诚恐。平时写自己七情六欲的微博一个转发也没有,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大雨之夜没和大家处在一个频率,小小的不和谐音使自己成为舆论监督的对象。
删帖是小事,有时甚至需要道歉。昨天媒体报道,虎扑篮球:大学女博士下基层调研,发微博抱怨“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引发如潮批评后为自己的不成熟道歉。
这是典型的微博新闻,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引发众怒,媒体关注,采访当事人所在单位,当事人道歉。不当言论总和特殊身份有关,特殊身份几乎无法定义,明星、公务员、博士、医生、教师、名校学生,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印象中都有人成为微博不当言论的新闻主角。
女博士下基层调研说这样不和弦的话,当然让人不满,即使“不下基层”和“减肥嫁人”是很多高校女毕业生的共同心声,把它诉诸文字,在这个语境下,仍让人难以接受。
微博是公共舆论平台,有自己的纠错机制,错误的言论会在其他网友转发评论中得到纠正,事实上很多网友表达了意见———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友不会打电话给你的领导。
我们很难在所有时候、所有事情上,都保证“言论正确”,女博士这样说,网友这样评,事情差不多就可以结束了———如果女博士的一句话,影响了大学生和基层的关系,继而引发社会对教育体制的思考,对当事人来说,就有点“不能承受之重”了。
女博士为"不下基层"道歉,不知道接受歉意的应该是谁。道歉成为批评者胜利的标志,也结束了可能有趣和有意义的讨论。
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道歉。对“郭美美”严厉点,是对公共利益的追问,对“不下基层”宽容点,是对个人成长空间的保护。
中国人说"慎独",是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高要求,也表明我们这个民族,已经是多么的小心翼翼。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网友的评论已经给出正确答案,为什么不能让这样的言论自由生长呢?哪怕它是偏激的。
' />厦大经济学院的一位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吃的一点都不好,并称“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该女博士在3天的调研结束时发微博: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虎扑篮球:一切顺利!”(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很难想象,此类微博竟然出自一位来自湖北农村、在校享受过助学金的女博士。道德义愤从来都是苍白的,诛心论更是“以暴制暴”的老把戏罢了。一片诟病声中,当事人终于在微博致歉了,也许这是舆论压力使然,也许这是良心发现使然,但原因都不重要,倒是那些“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句子,生生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向教育,刺向形形色色的调研,刺向某种与基层相关的断裂。
尽管当事人吁求“请大家给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但能读到博士的层级,或者也是“学生”,但显然与“不成熟”搭不上多少关系。只是,这样的抱怨真是“错误”吗?如果说这真是一场“错误”,那么,要改正这个“错误”,三五天,或者三五个月,估计也难找到一块神奇的橡皮擦,可以将这些价值观与某些理念一并擦去。与其说这是致歉,不如说这是一个身份意义上的姿态。真正要反省的不是女博士,而是雕塑女博士的教育。
如果从幼儿园算起,读书到博士,起码也经历了20年左右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到精英教育,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教会的竟然是对贫困地区的“傲慢与偏见”、是如宝马女般号称要“减肥找个好男人”,起码很难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趋利避害,人之本能,但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工具理性,而在于培厚人性,人性是什么——是悲悯,是洞见,是克制,是谦抑。不能指望所有的被教育者都能如凤凰涅槃,但如女博士般的抱怨,果真是偶发事件吗?
更值得反思的是所谓各色课题调研。很难想象,在要吃要住、要车要购物的情绪下,“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能有怎样的进展。这恰恰是一种可悲的悖论:欠发达地区对精英求贤若渴,而高高在上的教科研就号准了脉,将各色“调研”弄成例行的“打秋风”,无助于地方发展不说,反而折损财政效能。迎来送外,各取形式上的政绩所需。这样的调研,和官员公费出国何异?高校科研有多浮躁,看看各色下基层的课题含金量也可见一斑。
还是当地团委官方微博说得好,“我们理解,生活条件短时间发生巨大差异给当事人带来的困扰,在个人微博上抱怨也算是人之常情,不必上纲上线。但是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个农村出身的博士,摇身成为鄙夷贫困地区的“吐槽姐”,抛开道德层面的抒情不说——此般传奇,才是最值得研讨的“社会课题”。
' />“交流人才、调研基层”曾一度被认为是“校地联合、指导发展”的重要模式。然而,此番虎扑篮球:大学女博士的一番“下乡感悟、真言吐槽”却也让我们看到,一些“缺乏热情、任意嫁接”的基层调研,早已经成为名实不副的“鸡肋”项目。
女博士的“牢骚满腹”看似是“矫情之语”,实则却凸显出当前高等教育模式培育下,“缺乏实践、眼高手低”的人才现状。然而,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高调“要求配车接送”这样的语言背后,不仅是基于对自身地位的过分炫耀,而且似乎也更能说明当前教育功利化所来带的的严重问题。因此,如果仅仅把责任归咎于个人的道德问题,而不切中时弊,发现事件背后的制度缺陷,那么,无论是多么严厉的批评,都不足以让事情得到更充分的改观。
当“填表盖章、证明了事”频频成为的调研报告的前置语,那么初衷本好的校地互助自然早已被异化搁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我们还在对该名博士“行为指摘、口执笔法”同时,也应该让重新审视当前各大院校调研报告是否还有切实施行的必要。
正因如此,在面对当前众多高学历人才的“拒绝下基层”、“缺乏吃苦精神”等现状,除了要用“钱学森之问”进行体制性求解之外,更应该回溯当前教育体制下所存在的不良影响,乃至于进一步审视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轨的现状,尽可能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一桩女博士吐槽的小事最终演变成全民围攻,这其中固然有其行为等因素,然而,对于当前教育体制及调研制度追问,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该名女博士在压力之下道歉,但就其本质而言,这种变异的道歉行为并不会让民众得到更大的安慰。毕竟,这种因舆论逼迫所产生的道歉并不能表明内心的诚意。
说到底,仅凭个人的“认错反省”,终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此类“基层调研、牢骚满腹”的现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除了今后要加大从道德教育方面约束一些高等院校人才的眼高手低、孤傲恣睢的态度,还应该重新规范调查报告的制度性建设,避免那些“名实不符、不接地气”的报告考察,成为舆论批判的“鸡肋”。
' />女博士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能有“死都不再下基层”的收获,确实难能可贵。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这名本身来自湖北农村的女博士,为啥在两三天的基层调研中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让那些长年累月生活和工作在基层的干部群众情何以堪?
伟人早就说过: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近年来,全国各地组织公务员考试,都要求有基层工作的经历。这就让人非常担心,这名“死都不再下基层”的女博士会有“活路”吗?她的“活路”在哪里?
一曰:在大城市?纵然在大城市,大城市也有相对的、相应的基层,“死都不再下基层”,或许就只有死在大城市。二曰:在实验室?即使在实验室,实验室里的科学不会从天而降,实验室的器材和药品还得自己去买,通过实验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得拿到实践和基层去检验。“死都不再下基层”,除了死在实验室还有啥路可走?三曰:在天堂?可是,人间天堂在哪里?有天堂就必然有地狱,纵然在天堂生,死后还得下地狱、下底层。“死都不再下基层”,注定只有死路一条。
女博士的吐槽是将自己逼上绝路,所以几乎遭到网友一边倒的抨击:有的说,厦大女博士,您到底骄傲了谁?羞辱了谁呢?有的说,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还有的说,女博士把自己端得太高了,恐怕以后许多基层干部都不敢轻易接待了,学生们的境遇岂不雪上加霜?好在女博士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在网友的一片骂声中更新微博、公开道歉,请大家给她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并表示将深刻反省。
“朝闻道,夕死可矣。”女博士当然是聪明人,她不仅应当收回“死都不再下基层”的梦呓,而且应当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到基层去历练、到群众中去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基层做起,从最艰苦的地方干起,才能经受得起人生的大风大浪的考验,才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女博士如此,任何人莫不如此。
' />虎扑篮球:大学统战部主动联系政和县,组织本次基层调研。在主次关系上,虎扑篮球:大学是主动的,而政和县是被动的。而这次调研正好发生在该县遭遇台风的间隙,领导都去抗战台风。女博士所“吐槽”的皆与物质条件有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网友们质疑的焦点。按理说,一个来自农村的博士生对于物质的要求应该是不高的,因为来自农村本身就已经在很低的物质条件水平上挣扎过,但也可能她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走了那条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路子,当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再回到简朴的过去,任何人都不会适应,乃至于引发“吐槽”,这表明了中国的教育将人的本身塑造成了何等乖戾的模样。
其实,基层调研的本质无它,就在于能够寻找到“相对”的因素,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有所触动,体会到在一个国度里还有如此不堪的生活的同胞,从而对于自身的生活时刻警醒。再者,调研报告的形成无疑也是一个调研总结凝聚的过程,在报告中,博士们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或者对于政和县的脱贫致富有所助益。可见,如果真正实现下基层调研的目的,可谓是一个对于调研者和被调研地区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诸如出现抱怨物质条件的匮乏等等,便走向了调研的反面。因为调研的条件本身就是艰苦的,不艰苦便没有调研的必要。
最后,女博士不得不在微博中致歉。这就是中国的舆论环境。在正式的场合很少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在个人的场合也开始犹豫网络的发达不可救药起来。女博士所抱怨的所吐槽的可能是整个调研团内很多人想表达的,只有她进行了表达,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说假话的表达成为一种被逼迫的过程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社会都出现了问题的时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