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4个政府部门到底是如何花钱的?这些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秘密”的内容日前得到了公开。10月22日,记者在广州市财政局网站看到了《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114个部门预算均供免费下载,这是广州市首次在网上公开年度“账本”。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表示,以后部门预算获得人大通过后,都将在网上公开。(10月23日《广州日报》)

  主动公开,这“主动”二字很有说道。好像意思是说,财政预算政府部门是可公开可不公开,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必须依法向公众公开。所以,主动公开财政预算,这就不能被算作“行政理性”,而应该说是依法施政,法治在完善了。

  从法律上讲,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有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就在公开的行列。而国家保密法也早已不再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视为国家机密。所以,能够切实地做到依法治国,这确实是尊重民意的大好事,是法治进步的表现。

  财政预算公开,好处自然多多。正如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税研究室副主任的杨志勇所说的那样,主动公开部门预算能让监督者有了依据,对于政府部门自身来说也是好事,因为你不公开还会引来更多的猜度。公开预算的结果,就是加强了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增强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加了公众对公共财政的话语权,对一些违法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

  然而,光有广州这样一个良好的孤例,并不能带来法治的满堂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横向上,广州的做法应该在全国都推广开来。因为此前就有报道,上海市财政局面对公众要求公开财政预算的申请,回复却是“不予公开”。笔者真心地希望这样的情况不要再发生了,依法公开、更广更细地公开,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另一方面,公开财政预算还应该纵向延伸。预算的钱具体是怎样花的,多了的上哪去了,少了的怎样补,这些都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于违法使用资金的情况,更应该移交纪检部门和司法部门来处理。后续处理的跟进情况,也应该向公众公开。

?

' />
近日,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度部门预算上网公开,供免费下载,这是中国第一份网上公开的政府预算报告。10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10月25日新华网)

广州市2009年度部门预算报告因其“中国第一份”的破冰意义获得了炽热的关注。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政府部门依然拒绝公开预算的当下,广州市的这一举措代表了一种弥足珍贵的进步。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面对这个“中国第一份”网络公开的预算报告,公共舆论所显示出的不屑、质疑,甚至愤慨的情绪,远远盖过了微弱的赞美之声。

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作出如下解读:包括预算公开在内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施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代公民,尤其是网络公民对此了然于胸,并寄予厚望。政府预算不公开则罢,一旦公开,现代公民则会毫无障碍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对周遭生活的切肤感受,对政府预算报告进行锐利的审视和追问。如果政府预算报告语焉不详、包包藏藏,公众情绪很快便会从短暂的惊喜中滑落。

对于广州市的这份账本,公众的普遍体会是:其一,看不懂,疑窦重重。预算条目名称繁多,数据又过于抽象、概括。普通公民不是专业的审计人员,看政府预算报告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被激起的监督之心深受挫折,但又心有不甘,于是合乎逻辑地直斥政府预算报告缺乏诚意、沽名钓誉。其二,看懂了的又不敢相信。看网上留言,似乎每一位网友,都在举例证明预算报告的虚假,每个这样的贴子都会引来如潮的附和,预算报告的公信力近乎“荡然无存”。

从纷纭的公共舆情中抬起头,我们会问,这样的舆论到底表达了什么?显然,公众严重质疑政府预算报告的真实性和诚实性。人们还会问,如此潦草的预算报告是如何通过人大审查的?审计部门又怎样去条分缕析?难道公众眼里的“糊涂账”,在人大和审计部门那里却是清清楚楚的“明白账”?

经过这么多年的启蒙,现代公民有介入和审查公共财政的热忱与冲动。公共舆论对于广州市这份政府预算报告的质疑和诘难,与其说源于火热的监督热忱,不如说是由于监督的不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见过程,对于公共财政,大多数人目前依旧是无力感丛生的悲哀看客。

' />
如果政府预算公开遍地开花,广州财政局网站还会被点瘫吗?

10月25日《新闻晚报》报道,广州市财政局一公开政府“账本”,就引来大批想“审一审”的市民。23日、24日,首次公布市直部门预算的广州市财政局官网被市民“点爆”,大部分时间处于难以登录状态。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23日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

财政局网站被公众点“瘫痪”,这是一则富有意味的新闻。它释放了两大信号:一是公众的知情焦虑、知情饥渴是多么强烈,强烈得让人感慨;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又是多么执著,一旦他们的权益被尊重,他们就必然好好利用和表达。在感叹之余,不免更让人感到唏嘘,网站被点瘫实际上还带来了几个问号。

如果政府预算早日公开,公众还会如此迫不及待吗?如果政府预算公开遍地开花,广州财政局网站还会被点瘫吗?如果公众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悉政府财政预算,还会一窝蜂地求助诸网站吗?尤需提出的是,广州市公开的预算尚有未竟之憾。如报道所称,各部门预算都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的地方,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较为含糊,如广州市委办公厅的“支出预算总表”,只简单罗列了行政运行、专项服务、专项业务、事业运行等几项,而预算总额达到9548.83万元,公众对这些预算的具体去处并不太了解。公众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在预算支出中没有找到相应踪迹。

即便如此,这种公开方式还是赢得了几乎众口一词的好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原本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这之前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其实,公开政府预算,于法有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而第四款则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属于重点公开信息。尽管如此,一些地方面对公民申请时,依然遮遮掩掩,采取种种借口加以回绝。

一个不该被点瘫的网站被点瘫痪了,这背后交织着令人百感交集的现实情境。不管怎么说,广州晒预算,令人赞赏。但网络被点瘫,则足以看出民意诉求在哪里。

' />
记者23日上午登陆广州市财政局官方网站发现,在《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一栏中,广州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均上网公开,供免费下载,这是广州首次网上公开年度“账本”。不过,各部门预算都还有有待进一步细化的地方,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较为含糊,且公众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在预算支出中没有找到相应踪迹。(10月24日人民网)

广州市政府此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预算公开恐怕又让不少人失望了,相信广大民众期待中的政府财务、预算公开应该是彻底透明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却不料公众的理想又一次被广州市政府重重的摔到了现实里。期待已久的预算公开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可出来的这样一个“折扣”明显的预算却着实是让人失望不已。

如此一个语焉不详,点到为止且还有待细化的预算对于群众已是望眼欲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来说实在太过粗糙了。如同广州市委办公厅的“支出预算总表”一样,只简单罗列了行政运行、专项服务、专项业务、事业运行等几项,而预算总额达到9548.83万元,公众对这些预算的具体去处并不太了解。事实上公众关心的并不是花了多少钱的问题,而是钱究竟怎么花了。仅仅用一个类似于“行政预算”或“专业服务”来代替详细的项目支出列表,对民众来说这会使他们产生太多政府欲盖弥彰或是试图瞒天过海的遐想。

而更为重要的是,广州市政府对于预算项目上似乎范有更严重的选择性遗忘。在政府公开的预算项目中,公众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却难觅踪迹。“三公”消费本就是政府腐败爆发重灾区,然而民众急切渴望知情权和监督权归位的步伐却再次一脚踏空,政府更像是拉着预算公开的大旗作行政透明化的虎皮,以示行政上的巨大改进,却殊不知这样大打折扣的预算公开更加让人浮想联翩。

在并不涉及政府机密的情况下,预算项目为何不细化,“三公”消费为何不公开?用常规的思维解释就只能是政府在此有太多见不得光的“难言之隐”且一旦公开将动摇多少权贵利益。而如此一来,政府即使再清白也已会百口莫辩,更何况这还未必是个清白的政府。同样,一个总是将民众拿来忽悠的政府谈何取信于民,而不被群众信任的政府又谈何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改革的确需要步骤与过程,但并不意味着预算公开财政公开的道路就需要逶迤蜿蜒,能够上网公开预算已经是十分可嘉的勇气,那么广州市政府何不一鼓作气来个彻底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