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9家机关幼儿园可谓名声大噪。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的壮举晒出了问题:在近日公开2009年114个市本级职能部门花钱的“账本”中,人们发现9家机关幼儿园获得了6000万元的巨额补贴。

面对如潮的质疑,广州市财政局回应称:第一,这些幼儿园属于财政核补的事业单位,财政是按有关规定核定其经费;第二,这6000万元补贴中,包含了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车辆经费等,并不能简单用这个数字除以学生人数得出“每个幼儿一年要用掉2万元”的结论;第三,广州市财政今年安排的公交系统补贴共11.7059亿元,高于补贴机关幼儿园的6000万元。

回应非但没有平息网友的愤怒,反而引发更多质疑:财政局 所依的规定是哪章哪节?是否一并向大众公开?6000万元有没有相关的统计、审计部门的数据支持?究竟一年一个幼儿园的费用到底是多少?公交系统补贴与机关幼儿园补贴是否具有可比性?

其实,笔者觉得,广州财政局其实挺“冤”的。你想啊,人家顶了多大的压力、壮着多大的胆子才作出向社会公布账本的举动。放眼全国,谁敢这么做的?再说了,面对社会质疑,广州财政局敢于直面回应,尽管理由有些勉强,但不管怎么说人家还是排出了三个理由来。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9家机关幼儿园到底是应该补贴6000万元、600万元还是60万元,那也不是财政局长就能说了算的啊!如果中国的财政部门领导能轻易决定钱怎么用,那估计全球首富肯定轮不到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之流了。

好心没办成好事。广州财政局堪比窦娥,然而事已至此,成了出头鸟,再缩回去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振翅高飞。因此,笔者在此,不妨给广州财政局支两招。

第一招是头痛医头。长期以来,人们对头痛医头颇有非议,其实,我们又何时见到过医生给头痛病人开具的第一张检查单是拍一张脚部CT!头痛还就得先看看头,头有问题,自然先得医头。

这次问题出在是机关幼儿园。那就不妨从机关幼儿园下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中国亿万家长的心声。现在教育费用占家庭开支的比重居高不下。有报道显示,2004年上海徐汇区居民,幼儿园托儿所的费用,已经占到子女总支出比重的30%。

既然是民生焦点,那就得把这活做漂亮了。你说“机关幼儿园历史包袱沉重,离退休人员怎么怎么多”,那背负比广州机关幼儿园沉重了不知多少倍包袱的中国国企,现在不是照样跑得轻松吗?你说“不能简单用6000万元除以学生人数得出每个幼儿一年要用掉2万元的结论”,在幼儿教育绝大部分走市场化道路的今天,拿这么多钱去补贴公务员的子女甚至孙子孙女,能不引起公愤吗?

依笔者看,就应该趁机首先对机关幼儿园断奶。我们承认机关幼儿园由于历史原因,包袱很重,但200名员工的机关幼儿园,其改制难度绝对不会超过大型国企。此后,应该对全市幼儿园教育状况进行摸底,解决幼儿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求解教育公平问题上,给全国其他城市做出表率来。

第二招是常晒太阳。医学上说,经常晒日光浴有利钙质吸收。但偶尔晒一回太阳肯定于事无补,更不能因为第一次晒出问题,以后就足不出户。对于晒的问题,广州财政局大可不必多虑:第一个穿比基尼走在大街上的人一定会引来挤破头的围观,评头论足自然少不了,但如今人们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大街上的内衣秀了。

对于广州财政局来说,下一步应该考虑的无非是:这账本以后怎么晒?在人大常委会层面晒,还是面向广大市民晒?晒到何种程度?是穿长袍晒,还是穿泳装晒,或者索性天体浴?多长时间晒一次,一年一次,还是一月一次?

财政部门是国家和地方的账房先生。账房先生就应该对老板负责。谁是老板?人民。财政部门的人应该永远绷紧一根弦: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要时刻确保纳税人的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晒一晒。

因此,建议包括广州财政局在内的各级财政部门,定时定期形式多样地晒一下财政账本。可以在每年的人代会前将年度财政预算方案,通过政府网站、人大网站、图书馆、媒体等给予披露和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后再提交人大代表审议通过。那样,类似机关幼儿园的6000万元补贴就不可能通过,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尴尬。

晒账本是件好事。好事已经做了,就应该把好事做到底。既然广州市政府、广州市财政局立志要做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那就应该顶住压力,接受批评,改进工作,化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完善。

' />
广州市财政局在官网“晒账本”又晒出了新疑问:为什么广州市9个机关幼儿园每年能得到高达6000万元的财政补贴?有网友以广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的人数为例,通过简单计算,得出每个幼儿一年要用掉2万元这一咋舌结论。这些钱为什么要批?具体是怎么用的?广州市财政局表示,将正面回应媒体报道。

很多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预算已是久不见“阳光”了,因此,广州市财政局在其官网上公款各部门的财政预算,这种“晒账本”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经验,就是如果家中的物品如被褥等久不见阳光,是肯定要生霉点的。财政账本也是一样,如果财政账本也是久不见“阳光”,也肯定要生“霉点”。

广州市财政局在网上甫一公布财政预算账本,很快就被发现了一些“霉点”。据报道,在广州公开的政府部门预算中,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等有关公款消费内容,都没有单独列出。对此,很多网民都表示质疑。不管有关部门对此如何解释,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那些都是一个个不小的“霉点”。现在,又有人找出财政预算账本中的新“霉点”:广州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局、市港务局等8个部门的9个机关幼儿园每年能得到高达6000万元的财政补贴,而且有的幼儿园每个幼儿一年能得到2万元的预算。政府的机关幼儿园为什么能够有如此优待,很多人表示不满。

广州市财政局在网上刚刚“晒账本”,就有人发现一些不小的“霉点”,相信随着账本晒得越来越多,公开的账本越来越具体,人们肯定还会发现其他各种各样的“霉点”。广州市财政预算一见“阳光”,老百姓就能发现“霉点”,那其他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账本也应该如此,只要公开了,见“阳光”了,老百姓肯定能发现“霉点”。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能够像广州市政府那样公开财政预算账本的,还是少之又少。

被褥等久不见阳光,肯定要生霉,而生了霉之后还不抓紧时间晒晒,那被褥最终肯定要腐烂的。财政预算也是这样,久不见“阳光”,也肯定会生出很多“霉点”,而生了“霉点”之后又不赶紧拿出去晒晒太阳,那么这样的财政预算最终也肯定是千疮百孔。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公开自己的财政预算账本,而且公开的账本是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账本。

' />
前不久,广州市财政局在网上“晒账本”,群众马上发现:公费出国、公费招待、公车费用(统称“三公”)怎么没有晒出来给大家看?有关部门回应:各单位、部门公费出国的事由不同,公费出国的开支包含各项公务开支里面了。

这几天,又有人从这本“账册”上发现:广州市9所机关幼儿园,年获财政补贴6000万元。人们质疑:机关幼儿园的招生对象大多是机关干部子女,即使有多余名额对外招“社会生源”,收费也要高出一截。财政为机关幼儿园提供补贴,等于是拿纳税人的钱去让少数人享受福利。

广州市财政局回应道:这些幼儿园属于财政核补的事业单位,财政是按有关规定核定其经费。这就是说,机关幼儿园的“特殊待遇”是制度保障的。而公众质疑的,或者说不满的,就是这个保障特权的“有关规定”——凭什么你机关干部孩子上幼儿园要我来掏钱?

那么,这个有悖于社会公平的“体制”能不能改改呢?改不改,决定权在“有关部门”,真改起来,“有关部门”成员的利益不就受损了吗?他的(包括他的子女)的特权享受不是没有了吗?希望“有关部门”自己改,等于是用刀刃去削刀把;可是“有关部门”不肯改,又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改——改革与改革主导者的利益相冲突,“改革深水区”就是指这个吧?胡锦涛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我们党没有超乎人民利益之外的特殊利益”,肯定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广州“晒账本”晒到这里,说不定已经有人在怪罪广州市财政局了:要不是你多事,人家哪会知道这6000万元?

其他地方会不会警惕起来:看来政府信息不能公开,尤其不能公开财政支出这样的“敏感材料”!

不过,广州公开财政支出,不大可能是财政局长的主意吧?政府信息怎么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应该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说了算的吧?如果政府一把手赞成、支持政务公开,某些职能部门不情愿也白搭;如果政府一把手因为各种原因和顾虑不赞成,不支持政务公开,另一个因素就显得很重要了,即公众获得知情权的意愿有多强烈,行动能不能持久?

前几年,深圳就有几个人,坚持到各个部门去了解信息,包括政府公务支出信息,开始也是处处碰钉子,看冷脸,但是他们有韧性,能坚持,他们的行为渐渐为不少政府部门所习惯、接纳。这个坚持的过程,就是博弈的过程,如果政府部门尊重民意,官气少一点,服务意识强一点,群众“博弈”起来也要省力一点。

公众与政府部门博弈之难,难在公众的“先天”弱势,所谓“公众”,都是单个的个人,“博弈”起来要花自己的时间,耗自己的精力,难度大,会去为公众利益一“博”的只是极少数人,即使博弈成功,他们个人所获实际利益其实是很少的,只有极少数公民意识、公益意识较强者能为之;他们被另一部分“公众”讥为“傻瓜”、“多事”或“作秀”,也是很有可能的——鲁迅小说《药》实在不应从中学课本里被删除。

' />

部门预算并非财政预算的全部,其实项目预算的数额更加庞大,而且变数多端,这一块是贪腐等弊病的高发领域

原题:广州公开预算吁求公共财政制度变革

广州市财政局近日公开了市本级的部门预算,公众可以上网查阅114个政府单位2009年的收支计划。这个举动在全国范围内极其少见,据悉与志愿者团体要求信息公开的民间推动有关,当然也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才得以实现。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解释了此番破例的动机,即:改变那种拒绝外界了解财政工作的传统观念,尽量让财政工作透明化。内部人士乐观估计这种公开能够持续。

对照妨碍预算公开的种种阻力,广州的做法打破了政府长期坚持的保守看法。事实上,预算对公众开放后,所谓的国家机密并没有受到伤害。而在绝大多数时候,保护国家秘密成为遮蔽预算的堂皇托辞。经由广州市财政局的努力,预算不能公开的一般理由无法成立。再从舆论的热烈态度看,公布预算满足了纳税人的期待,同样证明那种预算不必公开的说法有多么荒谬。

循着难得一见的财政安排,预算报告即刻成为社会监督的凭据。这方面的价值被充分阐释,无需赘言。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监督成为现实,从而令赞美不仅仅停留在对财政局勇气的歌颂上?具体来说,需要启用相应的制度,负责对预算答疑解惑,在民众与政府之间建立互动通道。假如现有的制度不足以满足需求,怎样改善才能避免产生一个单向度的预算报告?

预算报告展示的是财政投放的方向及其比例,它并不回答预算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疑问。114个部门获得财政配额,一旦公之于众,必定受到民众和舆论的审查。遗憾的是,公众的真实意见已经无法输入预算形成的过程。预算经过人大审议通过,也就是说人大已在程序上完成了审核的义务。即便广州市政府勇气可嘉,可公布部门预算之举,仍然近似一种礼仪式的活动。

此外,部门预算并非财政预算的全部,其实项目预算的数额更加庞大,而且变数多端,这一块是贪腐等弊病的高发领域。政府不公布预算,除了预算本身制作粗糙羞于示人外,项目预算中所忌讳的隐情更是主要原因。部门预算说明了财政供养的群体,项目预算则是行政的重头,更需要置于阳光下。如无制度提供帮助,这些最重要的账本恐怕还会藏在幕后,民众一无所见。

有选择地公开预算,必然会提升公众对预算的总体预期。这种情形下,预算公开实质上“逼着”政府和人大回到了问题的起点,那就是如何让公众参与到预算形成的程序中,并发挥实际作用。如果能真的实现这个构想,预算公开与否都不会成为焦点,因为问题已经在原初就被重视和解决了。预算公开的纠葛背后,埋伏着制度调整的社会失落感,这是公开的秘密。

广州孤军奋进,不惮于以渐进的方式,暴露并非完美的预算公开。对于预算制度的现实问题,财政局未必不懂。明知不足而又公开,可以看作一种策略,比如能对其他部门造成压力,令它们严肃对待预算的愿景。借助舆论压力,预算制定部门也能减轻自身的困扰,多少可以弥合政府与公众在预算公开上的需求差异。而公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为制度变革创造空间。

预算公开与制度革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后者检验前者的诚意与反思能力。显然,许多地方之所以拿国家机密作为“挡箭牌”,是惧怕或无力应对预算公开之后的制度检讨及改革要求,担心民众的连锁反应。广州可作借鉴,公开是释放民众在预算上所积不满的唯一办法。因为政府不可能将自身永久建立在隐秘之上。秘而不宣从来都是一种破坏因素,政府不该忘记这点。

' />
近日,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开始在网上公布,网友可以阅览并可免费下载,这是广州,乃至全国首次地方政府部门 公开年度“账本”。此次公开的预算涉及到从市委办到食检所的114个部门,每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预算收支基本情况”、“项目支出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及详细的“收入预算总表”和“支出预算总表”。(《南方周末》)

这是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开支公开的第一次“吃螃蟹”,如此公布财政开支接受民众的“检阅”,折射出五大积极意义。

第一、反映了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意。本次财政公开,事先由民间志愿者要了解财政开支引起。而广州市市能在短时间内重视民众要求,并把114个政府部门的开支公开放到网上,首先就是一个重视民意的表现,从这个侧面,折射出广州市政府部门越来越务实,重视民意作风。

第二、是地方政府日渐“亲民”的转变。财政收支曾经被各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密”,如今却公开化,本身就是政府乐于与民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政府能体察民众的心情,并能放下政府作为一个权威部门的架子,给民众一个完满的“交代”,体现出了政府日渐亲民,与民沟通就流的可喜现象。

第三、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政府财政公开,满足的不只是民众的好奇心,更是政府坦诚、认真地乐于接受民众监督的表现,民众对政府财政开支“明明白白”,自然会增加信任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有利于推动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经费开支。敢于公开财政预算,必须做到每一笔开支都用得恰到好处,有理有据,否则公开结果必定通不过民众的“检阅”。因此,财政公开的结果,必然会推动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认真对待下一个开支,起到物尽其用,节省经费的效果。

第五、折射政府从单纯“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跨越。政府的职能不只是管理,更是服务。财政公开表明了这个观念的转变。财政经费有纳税人的汗水在里面,明明白白地让纳税人知道每一笔费用的开支,本身就是一种很好很有诚意的服务,反映出政府部门从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跨越。

总之,广州市政府敢于公开财政预算,先不管其公布内容是否够详细、全面,单从其敢于公开的表现里面,就是一次巨大的观念跨越、服务意识的跨越,乐于接受监督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于更详细的预算内容、乃至老百姓对计算过程的进一步期待,和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在预算,那都是以后可以逐步细化和完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