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后,某著名教授说:她应该学会坚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和困难,都要坚强理性地对待,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很多人是站在自己角度来评判杨元元自杀,其中就包括一些专事人文科学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们,他们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一群,可以说“太傻”太“不够坚强”等一些自以为很客观的评判,来为这个社会被遮蔽的世情冷漠人情薄凉来推诿责任。

被杨元元带在身边读书的母亲遭遇“乡下人”的辱骂,杨元元本人遭遇“不发毕业证”、“没钱不该读书”之类充满势利和歧视的话语。那个骂出“乡下人”的宿管员自己本身也不特别显贵,可为何就要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来对待比她贫困的人?

国家对于贫困学生每年都有数目不菲的助学贷款、补助金和救济款,那是国家赋予那些贫困孩子读书的权利,那是一个国家从形式上对贫困群体的尊重和慈悲。“没钱不该读书”,这句毫无人文情怀、透着冰冷透着无情的话,竟然出自上海海事大学一位教育工作者之口,不能不让人担心国家这种慈悲和形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这个事件让人思考的不是贫穷丢不丢人,贫穷了是否该“慷慨赴死”这些大而无当的问题,而是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在对待贫穷时的那种态度和眼神。不是只有为富者才不仁,很多刻毒的咒语往往出自那些同样卑微的人之口,怜贫惜弱,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保障,更需要所有人心底深处那点慈悲的释放。我们不必非有“为鼠留剩饭,怜蛾不点灯”的普世之心,也不必非要将大笔的金钱扶弱助困,也没必要将自己捐得点滴不剩,但是你只需做到:以平视的眼光来看待贫穷,以理解的心来温暖贫穷,以友善的微笑来对待贫穷。不恶语相向,不冷嘲热讽,不赶尽杀绝。如果你做到了这些,我想那些整日挣扎于贫困线上的人,即使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即使他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但他至少能感到头顶还有一缕阳光的温暖;至少他还知道,贫穷是自己的宿命,可是这个世界毕竟还对他露出了慈悲……

做到这些其实很简单,你,我,他,我们大家都能做到。

' />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身亡。杨元元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弟弟尚不满4岁,多年来,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据杨母回忆,在出事前一天清晨,杨元元突然在被窝里坐了起来,感慨地说“知识改变命运,而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见有什么改变”。

“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无需证明。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怀疑。一方面,“蚁族”在城市里大量出现,“大学生甚至不如农民工”的现象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的确有许多农村家长已经放弃让孩子上学,直接让他们进城打工。

应该说,杨元元一家一直都是在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姐弟俩有机会便继续读书,弟弟甚至被保送到北大读博,实属不易。

那么,谁是压垮杨元元的最后一根稻草?或曰死于贫穷,或曰死于这个社会的冷漠与势利,或曰死于对知识的执着求取。心肠慈悲的人在谈到杨元元自缢身亡时,希望人们不要把“知识改变命运”当作一种压力,这自然是一种消解压力的方式。

与此同时,还要看到,知识事关个体对社会与世界的了解,并非只在学校可以获得。对于知识本身,更不必时时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或者将“知识改变命运”简化为“学历改变命运”。“学以致用”固然重要,但是学习决不只是在学校配了钥匙、再拿它到社会上去开锁。毕竟,社会时时在发展,时时在“换锁”。

所以,尽管杨元元的悲叹引起了无数共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仍要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信仰。理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从概率还是从逻辑上说,知识都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且,知识不仅能够改变个体的命运,还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这样一个冬季,面对一位刚刚入学的学生仓促离去,高谈阔论国家的命运、人类的未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此时此刻,又不得不承认,杨元元之死,既是为了她从此身心安宁,也是在做最后的抗争。

在此意义上,痛定思痛,只有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才能真正告慰逝者,也给所有彷徨于路的生者,以希望与慰藉。因此之故,愿杨元元为自己敲响丧钟时,更为社会敲响警钟。

' />
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死了。一个花季的少女,用一种非常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她年迈孤苦的母亲,找不到地方住,外面租房租不起。挤在自己宿舍的小床上也不可能,因为母亲进了不了宿舍,通不过“舍管”这一关。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似乎谁也不用对此负责。学校当然不负责学生家长的住宿,而铁面的“舍管”,无非是执行学校的制度。

杨元元很不幸,她恰好在房价直追时的上海读书。记得像她这样携母读书的大学生好像别的地方也有过,人家可以租到便宜的农民房,悲剧就没有发生。而且据说海事大学所在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企业,没有专为低层白领准备的群租房。所以,摆在杨元元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抛弃一个把他们姐弟俩养大的妈妈,让她自己想办法。显然,孝顺的杨元元没法这样做,她选择了死亡。

跟许多在大学里自杀的孩子不一样,杨元元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更没有抑郁症,她的死,完全是因为自身贫困碰上了学校僵死的制度,以及冷漠的制度执行者。

在大学里的学生,往往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想办什么事都最难。连教他们的老师,现在也开始冷漠。即使自己的学生跳楼自杀了,如果老师在外面公干,也断然不会放下自己的活,去照料一下。当然,这些老师,即使贵为教授,到了机关,估计也难以得到好脸。制度不是不可以通融,其实经常被通融。但是,只有碰到有权的人,碰到熟人,才会通融。我不相信,如果杨元元的困境,摊在学校一个实权机关的人身上,也会是这样的结局。哪怕仅仅是一个外面招来的“舍管”的亲戚,也会有办法解决。当然,杨元元的老师,如果肯出面,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哪怕给她妈妈介绍一个家政的工作,也总会有个地方住哇。

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学,对于所有在里面的人,只要你没有权,没有东西可以跟别人交换,就是一个冰窟窿。到处都是冷漠,看不到一丝温情。对于学校而言,老师就是打工的,学生就是交钱买文凭的。对于老师而言,学生就是上课对着讲的人,如果是研究生,还是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为自己打工。所有人,在公开场合都是公事公办,面无表情。只有在私下里,在亲朋好友之间,似乎才会有所谓的温情。大学的精神,早就丢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像杨元元这样品德优秀的学生,本该受到学校奖励的,可是,即使教思想品德的老师,对此也视而不见。也许,他教的东西,连他自己也不信。

我们中国人就是有这个本事,可以把无论如何都该有点人味的机构,比如医院和学校,办得对人没有起码的温情。对人的情感,人的哀求,人的生命,完全麻木不仁。让这些本该充满仁爱的地方,变成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所。即使再有多少个杨元元的死,也未必能唤醒这些人的作为、人的良知。

' />
  
  活人没有理由去指责这个女孩,她赴死的勇气应当比我们苟活着还巨大。她饱受人生的苦难,而立之年都未婚嫁,年迈老母跟来读研,她数着光景,却有一种即刻解脱的愿望。带着这样的不忿,她走了。
  
  她的悲悯划破黑夜的长空,让这座城市的人民感到不寒而栗,她所在的学校被千夫所指为不仁不义,她所在的社会也被认为没有温情。绝望之人就像小宇宙,爆发的威力足以震慑高墙,这枚鸡蛋终于在无数次撞击无果后,停止了奋斗。
  
  我们应该给她掌声,她为弱者在这个社会的积弱做出了无声的呐喊,她的死一定改变不了什么,甚至还带给人负面影响,但她所洒的热血至少能够警世,虽然那些宝马香车的权贵远远地冷嘲热讽,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未来一定是你们的么?
  
  那个姓高的宿管员经年之后一定会为自己的冷漠与偏见付出代价,即便你真的没有大错,但你可知,有些时候漫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断送一个人的理想。冰火有云泥之别,却在一线之间,杨元元的死就差不多被你点燃了导火索。
  
  也许我们这个国家有无数的高宿管员,他们只不过在为体制效命,亦要养家活口、柴米油盐。这样的社会阶层和杨元元们没有本质分别。体制保障了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也残害了另一些人的幸福。但根本上说,他们都不是社会的上层,亦有趋同的悲哀。
  
  没有权力怪罪海事大学的后勤部门不给杨母安身之所,因为没有条文规定贫穷的人可以享有特权,当然,大学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实在应该为杨母找个事做,何况,她的女儿是那么的坚强与听话。
  
  这又不免让人想起武大的张在元教授躺在病榻上无钱治病的景象,这个国家的子民在面对巨大的灾难时,大多数显得茫然而郁郁寡欢。制度这个东西极少发挥效力,它更像是某种天意,只属于漫步云端的人们。
  
  因而,杨元元的死只是暴露人性最脆弱的一面,大风大浪过后未必是梦想的天堂,在元元看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唯有忧郁和悲伤”。
  
  不要让这种破碎继续占据着年轻人的心海。一个值得爱的国家应该让她的子民在失落中找到希望的光点,在徘徊中看到生活的出路,在行将掉入悬崖时有人拉上一把,在凄冷的黑夜得到温存。另一个世界,不希望还有一种叫“宿命”的东西萦绕在弱者的心头。
  
  愿上帝保佑这个女孩。' />
  
  杨元元走了,以一种上吊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她年轻的30岁生命。回望杨元元的奋斗历程,其实,杨元元也为改变命运而作出了不少努力和牺牲。父亲早逝,母亲开始在一家企业上班,一家的生活可想而知。但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摧垮姐弟俩对生活的勇气。这一切,既有姐弟俩对知识的渴盼对生活的追求,也有来自伟大母亲的一贯支持。姐弟俩先后考上了武汉大学,又先后考上了研究生。这期间,姐姐杨元元工作了5年才还清在校期间银行的贷款,花5年时间才拿到大学的毕业证。有希望,才有动力,杨元元在上海读研究生期间,又毅然携母读研。单凭这一点,也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但最终杨元元没有走出这道坎。尤其是向校申请简单住房、租房无着落且母亲被校方撵走的情况下,杨元元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最起码的信心。她或许在开始反思:知识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她开始怀疑起这一论断来。对知识的不懈追求,然而换来的依然是贫困,依然没有改变一家的命运。
  
  从杨元元之死,我们该反思什么?从生命的个体看,杨元元也一度与生命作抗争过,也有辉煌的时候。但人的承受能力总是有限的,尤其是现实与理想形成巨大反差的情形之下,人的精神很容易被摧垮。但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生命的转眼即逝,而是对这个生命赋予了太多太多。杨元元不单单是一个个体,她应该是一个知识的化身,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还有许许多多的像杨元元一样,在默默的同命运作抗争。这其中,有幸运者,当然也不乏有失败者。杨元元就是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令人悲怆的人物。
  
  杨元元之死,带来的不仅是她的母亲她的亲人的悲悯和牵挂,而更多的是,却引起了人们重新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论题的深刻反思。知识能否改变命运?知识能否改变贫困?知识能否给人带来财富?这些,都需要得到时间或某一特定社会阶段的真正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