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不少平壤民众带着孩子,在商店里选购新年贺卡。法新社

十多年来首现购物狂潮 农矿工欢呼买得起东西了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高浩荣 发自平壤

【编者按】39天!从去年11月30日朝鲜突然实行货币改革起,在外媒的各种猜测和怀疑下,朝鲜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并度过了更换货币后的第一个月。改革带来的是“一场困局”抑或“一场乱局”?新年伊始,朝鲜市场上的新面貌用事实粉碎了外界的谣言。本报驻平壤记者亲历其间,记录下整场改革的一个月日记,为您揭示真实的朝鲜货币改革究竟什么样?

2009年12月1日

外务省通报换币措施

百姓期待日子更红火

前一天下午就听说了朝鲜更换货币的消息,当时还将信将疑:朝鲜真的要更换货币吗?或许是谣传吧?

今天上午,等到商店开门时,记者决定探个究竟。只见住地附近的商店虽然都开着门,但货柜上的商品已大都撤走,几名售货员无所事事地站在那里。记者询问是否可以购物,售货员立即回答说,现在不卖东西。记者追问道:为什么?售货员犹豫了一会儿说,从昨日(11月30日)开始更换货币了,新货币还没有流通,商品的新价格也没有确定,因此暂停营业。记者问道:什么时候重新营业?售货员答道:更换货币到12月6日结束,结束后就可以开门营业。

或许是记者的职业习性使然,我们又追问道:为什么现在更换货币呢?一名售货员答道:“那是我们党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从商店回来,记者就获悉朝鲜外务省官员当天召集了驻平壤的外交使团会议,向各国使馆官员通报了有关更换货币的事情。

按朝方官员的通报,从11月30日起,原有的朝鲜货币停止使用,将更换新的货币。这位官员说,这一措施是根据朝鲜政府近日做出的决定而采取的。这一决定规定,更换货币从11月30日至12月6日进行。旧货币与新货币的兑换率为100:1,即100元旧币兑换为1元新币。持有旧币的外国人可携带本人护照及11月以来的换汇证明前往银行进行兑换。这位官员没有涉及此次更换货币的具体原因,而朝鲜媒体至今也没有报道更换货币的消息。


12月4日

兑换政策不断调整

外国人兑币不用换钱证明

持有旧币的外国人也都关心自己手里的钱怎样换成新币的问题。4日,为了亲眼看看货币更换的情况,记者来到平壤市中心的朝鲜贸易银行。这家银行也许不是更换货币的兑换点,里面的人并不多。

抱着咨询一下的想法,记者询问银行的工作人员:外国人持有的旧币如何兑换?一位工作人员很热情地说:外国人凭本人护照,每人可以兑换10万元旧币,比价是100:1。

“不用其他证明文件了吗?今天就可以换吗?”

“不用。今天就可以兑换。不过需要稍微等一下,负责兑换货币的人过一会儿就来。”工作人员很爽快地回答。

之后,记者驱车回去,拿着护照和钱再次前往贸易银行。负责兑换的工作人员已经来了。不过他除了要求出示护照外,还要求提交护照的复印件和在朝鲜的常驻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我们不得不再次返回住地,备齐了所需的文件。

办完了必要的登记手续,交付了10万元旧币,我们就拿到了1000元崭新的新币。喜悦之情自不必说。令人纳闷的是,原来宣布外国人要凭11月以来的换钱证明才能兑换,而此次贸易银行却没有要求我们提供这一文件证明。

看来,在更换货币问题上,朝鲜也在不断地调整政策。

12月5日

新币凸显政治性

外汇商店异常火爆

朝鲜为什么现在更换货币?萦绕在记者头脑里的问题,谜底终于从朝鲜在海外的代言报纸《朝鲜新报》网络版5日的报道中揭晓。

朝鲜中央银行责任部员(主任科员)赵成贤在接受该报采访时,不仅证实了朝鲜正在更换货币的事实,而且就此次更换货币的来龙去脉做出了解释。

他说,由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经济困难(朝鲜称为“苦难的行军”),朝鲜许多工厂企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遭受困难。而“国家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同时继续实施各项人民性的政策,不得不支出大量资金。结果出现了通货膨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不正常现象”。

这位官员没有具体列举通货膨胀的事例。但据记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朝鲜近些年来物价上涨幅度较大,2002年7月朝鲜实施“经济管理改善措施”时,市场的大米价格为每公斤47朝元,但近来已上涨到2000朝元左右。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通货膨胀确实是朝鲜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赵成贤认为,当前,朝鲜为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而在各条战线掀起了“新的革命高潮”,国民经济“进行了现代化的技术改造”,“整个经济毫无疑问地进入了上升的轨道”,从而“创造了能够克服不正常的通货膨胀的物质基础”。

他强调,此次更换货币的一个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减少货币的流通量,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同时强化计划经济管理秩序。在更换货币后,职工的工资将保持原来的水平。他说,今后朝鲜的经济活动“将主要依靠有计划的供给体系,而不是依靠市场”。

至于为何突然宣布更换货币?赵成贤解释道,朝鲜此次更换货币是根据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布的《虎扑篮球:发行新币》的政令,以及内阁为执行这一政令作出的决定而进行的。他说,朝鲜早就为采取此次措施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之所以秘而不宣,是“为了不给非法获取的资金变为合法资金的机会”。他说,虽然突然宣布更换货币会造成短时间的混乱,但很快将恢复正常。

显然,朝鲜此次更换货币是早有计划的事情,而不是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这也表明了朝鲜政府打击非法敛财的决心和意志。

赵成贤接下来证实说,此次更换货币以户为单位,各户可以用现金在居住地设立的货币交换所进行更换。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兑换比例为10:1。也就是说,10元存款可兑换1元新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储蓄。但是他没有透露每户可以兑换的现金数额。此前有传言说,每户更换的货币数额为10万朝元。

记者在《朝鲜新报》的网站上看到了朝鲜此次发行的新币模样,纸币为5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100元、50 元、10元和5元等9种,硬币为1元、5角、1角、5分、1分等5种。纸币的大小均为长145毫米,宽65毫米。从这些货币的图案来看,新币更加突出了政治性。

由于更换货币的缘故,平壤市内的商店近日都已停业,而唯一生意兴隆的是平壤市内的外汇商店。这些外汇商店平时顾客稀少,但本月初起却显得人满为患。大批市民涌向这些外汇商店,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从被子、毯子、家具、日用品、化妆品、食品等小件,到冰箱、洗衣机等大件。人们提着大包小包进进出出,显得异常火爆。有的外汇商店因为顾客太多,不得不采取限流的做法。

尽管外汇商店内热闹非凡,有的人甚至是打的来采购,但商店内秩序基本良好。售货员虽然忙得“四脚朝天”,但服务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并没有因为人多忙碌而不耐烦。

记者前后在平壤工作10多年,看到这样热闹的购物场面还是第一次。赵成贤说,朝鲜今后还将在经济管理领域采取措施以整顿无秩序现象。今后,所有商店、餐厅都不得直接使用外汇。外国人和海外侨胞所持有的外汇必须在商店或餐厅内设立的“换钱所”兑换成朝币后使用。

显然,平壤市内最近出现的购物热潮,与朝鲜将要采取的这一措施有关。


12月13日

第一天开业情况有变

只售农副产品不售工业品

一直以为6日更换货币结束后,7日各家商店和综合市场就会正常开门营业了。但是事情并非如此。许多商店依然关门停业,综合市场也歇业。

尽管如此,平壤市内基本上秩序井然,保持着往日的平静和安详。商店和综合市场关门停业虽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但记者还没有听说朝鲜人的抱怨。有的朝鲜人对记者说,虽然生活上有一定的不便,但基本生活可以维持。

13日是星期天。按照以往的习惯,记者决定去允许外国人出入的“统一大街”综合市场看看,或许市场已经开门了,我们还不知道呢!

我们的运气真不错。市场真的开门了,而且是更换货币后的第一天开门。不过,市场的情景与过去大不相同了。只见出售农副产品的摊位人群涌动,而过去销售服装、鞋帽、日用品的摊位却空无一人。

一名朝鲜妇女告诉记者,政府已经规定,综合市场今后不再允许出售所有工业品,只允许出售农副产品。此前,朝鲜中央银行的官员也称,此次货币更换的目的是“削弱市场的机能”,“加强计划经济管理秩序”,“鼓励诚实劳动者”。不再允许出售工业产品无疑是符合更换货币宗旨的。

12月20日

商品涨价1倍

工资上涨百倍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平壤的各家综合市场大都开门营业了,商店也在陆续开门。有外电报道说,综合市场从13日开门营业后,第二天就宣布停业3天以整顿秩序和价格。其实这种报道毫无根据。许多朋友都证实,自市场13日开门后,直到今天一直没有停业。

记者当天再次来到“统一”市场,只见农副产品摊位前已经有不少摊主在兜售自己的商品,在市场内转了一圈,询问了一些产品的价格,记者发现重新开张的市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个变化是市场规模大大缩小了。除了农副产品、水果和水产品的摊位前人来人往以外,过去销售服装、鞋帽、布匹、日用杂品的摊位依然空空如也,不见人影。

另一个变化是价格逐渐统一了。与刚重新开张第一天相比,一般的农副产品要价几乎相同。不过,如果按照此次更换货币为100旧币兑换1元新币的比例来衡量重新开张的市场内的商品,则很多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记者在市场上看到,过去猪肉1公斤为5500到6000元旧币,现在是100元新币,相当于旧币1万元,涨了将近1倍,鸡蛋过去一个是350元旧币,现在是7元新币,相当于旧币700元,涨了1倍,豆腐过去一块是250元旧币,现在是5元新币,相当于旧币500元,也涨了1倍。其他蔬菜的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当然这里也有季节性因素在内。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按照原工资不变来计算,此次更换货币对大多数朝鲜人来说非常有利,等于自己的工资升了100倍,这样的物价上涨完全能够承受。

此次更换货币之所以能够平静地进行而没有出现大乱子,与大多数人受益不无关系。


12月29日

朝鲜境内禁止流通外汇

违反者将依法严处

在平壤市内的一家综合市场门口看到了一份由人民保安省颁布的布告。布告说,朝鲜将从明年1月1日起禁止在市面上流通外汇。

布告的标题为《虎扑篮球:严厉处罚在朝鲜境内流通外汇的人》。布告说,维护国家唯一的货币流通秩序是所有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保护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些机关、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严重违反国家的货币流通秩序,对人们的思想、精神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破坏了健全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秩序”。这是“侵害国家利益的严重犯罪行为,也是阻碍强盛大国建设,腐蚀朝鲜式社会主义的非常危险的有害行为”。

为此,人民保安省根据政府授权,决定采取措施以建立严格的国家货币流通秩序,禁止在国内流通外汇的行为。

布告还说,违反规定的单位将被停止经营活动或被解散,交易资金和物品将被没收。对于用外汇买卖物品、进行黑市交易、发放高利贷、进行掮客活动、行贿受贿、非法流通外汇等行为,将没收其交易资金和物品,并将依法严处。

布告说,这些规定适用于国家所有机关、企业、社会团体(包括军队和特殊机关)、个人,也包括外国人。该布告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这是朝鲜在11月30日采取更换货币措施后,在经济管理领域采取的又一个新措施。这一措施实施后,朝鲜人将不得在商店、餐厅等地直接用美元、欧元等外汇购买商品或支付餐费等。外国人所持有的外汇也需要兑换成朝币后使用,即使在机场、国际酒店等地也是如此。过去直接收取外汇的手续费、运输费和其他费用,今后都将改为收取朝币。

在此之前,外汇在朝鲜市面上可以直接流通,朝鲜普通民众可以在外汇商店和使用外汇的餐馆直接用外汇购买物品或支付餐费,并且形成了官价和市场价 (黑市价,分社注)两种汇率。在更换货币前,美元与朝币的官方汇率为1:145左右,而市场汇率则为1:3800左右。在更换货币后,朝鲜至今还没有宣布新的官方汇率。

2010年1月3日

顾客凌晨就拥向商店

大众消费品价格大幅下调

连日下雪,平壤银装素裹。零下15度的严寒并不能阻挡人们欢度元旦的热情。更何况,这是平壤市民在更换货币后迎来的第一个元旦。

据了解,在元旦前,平壤的各单位都发放了去年12月的工资。同时,国家对更换货币后的商品也进行了重新定价,各家商店几乎都已开门营业。

元旦这一天,最繁忙的或许是平壤最大的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了。朝鲜在海外的代言报纸《朝鲜新报》3日报道了这家商店的“盛况”:早在元旦前,国家就为这家商店调拨了440多种、400万件商品。商店的售货员们为了保证元旦的供应,放弃了休息,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元旦凌晨1点多钟,就有顾客前往商店探路。看到这种情况,商店决定把原本在10点的开门时间提前到7点。大门一开,大批顾客涌进商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下午3时,商店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商店经理郑明玉对媒体说,这是商店的“大喜事”。更换货币后,农民、矿工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中间产生了不少“高收入户”,他们在元旦时争相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等电器。一名平壤市的工人说,“虽然我们的生活还不富裕,但现在能够买到需要的东西了,过去买不起的商品,现在也能买了”。例如过去一条毛毯的价格是5000-7000元,现在则是1500-3000元。

据报道,第一百货商店的电视机为1万至3万元,平壤烧酒每瓶为60元,江西药水(矿泉水)每瓶为20元,人参雪花膏每瓶为35元,学生练习本每本为5至15元。商店经理说,此次定价的总的原则是大众消费品的价格大幅下调,而豪华商品的价格保持原价或上调。

与此同时,朝鲜贸易银行元旦之日公布了朝鲜新币与欧元、美元、人民币等主要外汇的汇率:1欧元(现金),买入价为138.35朝元,卖出价为 142.5朝元;1美元(现金),买入价为96.9朝元,卖出价为99.8朝元;1元人民币(现金),买入价为14.19朝元,卖出价为14.62朝元。当日,贸易银行还公布了朝币和港元、日元、瑞士法郎、英镑、新加坡元等外汇的汇率。

过去直接收取外币的商店和餐馆等,从这一天起已经不收外币,而只收朝币。

从去年11月30日开始更换货币,到12月28日颁布外币不得在市面流通,直至新年元旦人们的购物热潮,朝鲜此次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基本结束,而其影响还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

' />

这张12月7日拍摄的拼版照片中显示的是朝鲜货币的正面和反面。

12月7日拍摄的拼版照片中显示的是朝鲜货币的正面和反面。

据韩国的韩联社援引多名朝鲜外汇官员的话说,朝鲜币值改革措施已于上月底开始执行。改革导致了一些混乱,人们纷纷前往黑市将朝鲜货币兑换成人民币和美元。

一名官员说:“兑换比率是100:1,也就是说1000元的旧货币现在只能兑换成10元的新货币。平壤的黑市已陷入混乱,因为人们急着前往黑市将朝鲜货币换成人民币和美元。”

朝鲜元不能与外国货币自由兑换。韩联社称,朝鲜的一些外汇官员将外国货币走私进朝鲜,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捐献”给朝鲜中央银行。再加之,朝鲜缺乏现代化的金融及货币体系,使朝鲜的货币供应量大增,造成最近一些资产价格上涨,如豪华公寓的价格。


分析认为,朝鲜17年来首次对其货币进行调整,此举似乎是为了通过抑制通货膨胀和黑市交易给陷入危机的经济注入活力。该举动对于经济改革意义重大。朝鲜经济已经陷入停滞,数百万人在忍饥挨饿。

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货币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把钱从黑市清理出来,重新投到公共事业上———这样可以为经济注入一部分活力。从广泛意义上说,此举是为了把朝鲜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

位于首尔的北韩问题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告诉韩联社记者,他相信朝鲜的货币改革有政治和经济双重目的。

另据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朝鲜7日起使用新币,但是本次货币改革所遇到的最大绊脚石莫过于40至50多岁在集市做生意的中年妇女商贩的“抵抗”。也就是说,朝鲜的市场商贩大都是养活子女的40至50多岁妇女,但她们因本次货币改革,其间苦苦储存的现金都变成了一堆废纸,加上做生意也变得不可能,从而对此直接表示不满。

一位朝鲜内部消息人士表示:“那些拼命做生意的北韩大嫂们都生气了。”再说,情况紧急的中年妇女商贩们不怕被抓走,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谴责政府当局。该消息人士透露说:“年轻的保安前去制止却受到大妈们的强烈抵抗,她们愤怒地说‘滚蛋’、‘你没有父母吗’等。”

《朝鲜日报》还报道说,商人们仍在囤积粮食,所以粮食价格有可能上涨至史无前例的地步。在韩半岛和平研究院当天举行的“北韩货币改革”相关讨论会上,三星经济研究所经济安保组组长董龙升表示:“此次货币改革不会对手握大量外汇的北韩中等以上阶层产生太大影响,但会使普通居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张冲)

' />
朝鲜货币改革后物价飞涨 关闭市场重定人民工资

朝鲜在11月30日至12月6日更换了货币。旧货币与新货币的兑换率为100比1,即100元旧货币兑换为1元新货币。新发行的货币纸币面值分别为5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9种,硬币有1元、5角、1角、5分、1分5种。新华社记者张滨阳摄

朝鲜货币改革后物价飞涨 关闭市场重定人民工资

图为朝鲜新发行的部分纸币(拍摄于12月15日)。新华社记者张滨阳摄

朝鲜货币改革后物价飞涨 关闭市场重定人民工资

图为朝鲜新发行的部分纸币的背面(拍摄于12月15日)。新华社记者张滨阳摄

据韩联社12月15日报道,朝鲜货币改革后,各种产品市场价格混乱,大大超过国家规定价格,朝鲜政府为稳定市场,决定从14号开始全国关闭市场3天。

报道援引对朝援助团体“好朋友”机关杂志的报道称:“朝鲜货币改革后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商品市场价格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商品价格,因此当局决定从14日起全国市场关闭3天,等到新的国家规定商品价格制定以后再重新开放市场。”

该团体称,朝鲜货币改革后公布的国家规定商品价格中,每公斤大米22-23元新朝币, 玉米8元,豆油 50元,猪肉45元, 糖 40元, 豆腐1块3元。

而“开发的朝鲜”广播14日的报道称:“现在平壤、新义州等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国家规定价格上限为16元的商品市场交易价格平均为50-80元,国家上限价 15元的商品市场交易价格平均为40-60元,,国家上限价 12元的商品市场交易价格平均为30-35元。”

该广播还称,朝鲜当局对这种情况始料不及,朝鲜内阁下属计划委员会和财务省等相关机构还没能制定出各个机构劳动者的工资数额。

' />
北京晨报12月7日报道 朝鲜实行货币改革,是否会对中国公民到朝鲜旅游产生影响?昨天,准备到朝鲜旅游的倪先生咨询一些旅行社后得知,12月10日以后赴朝旅游暂停。记者从丹东当地的旅行社了解到,每年12月中旬之后都会暂停一段时间的赴朝旅游,与货币改革无关。

倪先生说,由于朋友准备去朝鲜旅游,他特意向一些旅行社咨询。“最近朝鲜也在货币改革,我们担心去那边消费会受到影响。”倪先生了解到,有的旅行社12月8日就暂停朝鲜旅游,恢复要等到明年1月份,“可能和货币改革有关。”

昨天,记者致电丹东中青旅和丹东国旅等旅行社,工作人员说,倪先生的担心并不存在,中国公民赴朝鲜旅游,消费都以人民币结算,不用兑换朝鲜货币,因此没有受到货币改革的影响。

该工作人员还说,月中暂停朝鲜旅游,也是每年的惯例,因为朝鲜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闭关,旅游也因此暂停,“现在去朝鲜旅游,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王彬)

' />
新闻晨报12月4日报道 美国媒体3日称,由于遭到一些民众的抗议,朝鲜原定1日开始的新旧货币兑换工作推迟到2日才得以进行。各地银行的兑换活动将持续到6日,新币将从7日起在市场流通。

另据韩国媒体3日报道,由于遭到民众抗议,朝鲜当局还将每户可兑换10万旧币上调至15万。韩联社还称,朝鲜虽然从1日开始实施了货币改革,但朝鲜居民却不积极兑换新币,军队部门为了防止发生紧急事态,正在大幅强化警备力量。

导致物价暴涨

美国媒体3日援引韩国对朝援助组织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朝鲜各银行2日上午正式开始新旧货币兑换工作,这一举措将使民众通过市场活动所积累的大部分私人储蓄化为乌有。

报道称,据来自朝鲜内部的消息人士透露,货币兑换原计划1日开始,但由于事出突然,遭到了一些民众的抗议。朝鲜国内电话于11月30日被切断,政府下令实行宵禁以消除隐患,并将货币兑换工作推迟一天。

农村的情况相对更复杂。据位于韩国首尔的一家与朝鲜有关的电台报道,一些朝鲜城市富人11月30日涌到农村地区大采购,希望在农村居民得知货币兑换消息之前花掉旧币。

该电台还报道称,由于人们试图在大限之前花掉过多的朝鲜旧币,导致朝鲜境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自上周末以来,以旧币计的大米价格涨了20倍,玉米价格涨了30倍。


居民公开表现愤怒

尽管如此,朝鲜官方通讯社、电视台和主要报纸截至2日晚仍未对外宣布货币兑换事宜。据称,位于韩国和日本的有关组织一直在对朝鲜媒体进行监测。

美国媒体报道称,朝鲜有关部门通过闭路系统发布消息,并把消息通过安装在家庭和街道上的喇叭传递。以这种方式发布的信息难以被朝鲜以外的地区监测到。

朝鲜官方媒体的表现进一步加剧了此次行动的神秘感。此前,朝鲜曾四次发行新币,每次都声势浩大、对外界作出解释。

在韩国的朝鲜人组织声称,在此次新旧货币兑换之前,朝鲜中等水平的家庭一般拥有100万元以上的现金,10万元只够一个四口之家生活两个月。

报道还援引朝鲜内部消息人士的话说,政府下令将超过人均兑换限额的资金存入银行,但储蓄额也设置了30万到300万元的限制。另外,朝鲜银行属于“强制储蓄所”,存款人无法随时取钱,因此不少人发出了抱怨。

该消息人士透露,虽然保安人员大幅加强了管制,但朝鲜居民仍公开表现出愤怒情绪。

向黑市“宣战”

韩国媒体认为,朝鲜政府此次推行货币改革措施实际上是向黑市“宣战”。此前,朝鲜黑市上出售的货物包括军需物资、煤炭、石油、机械等非法商品。自2005年10月开始推行粮食专卖制度以后,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商品就是禁止私人买卖的粮食。对工业品实施的定价制也没有商店遵守。

韩联社3日报道称,朝鲜居民们被突如其来的货币改革消息所震撼,不积极参与行动。多数朝鲜贸易商表示,目前,朝鲜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大多数居民认为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却要当废纸使用,内心充满了不满的情绪。虽然当局宣布6日以后禁止使用旧币,但交换新币的朝鲜居民却寥寥无几,朝鲜中央银行各地储蓄所也门可罗雀。目前,虽然货币交换作业已经过了两天,但在新义州很难见到新货币。


据韩国媒体报道,中朝边境丹东口岸的对朝贸易目前基本停止,等待朝鲜情况稳定。

中朝贸易大多采用美元或者人民币进行结算,朝鲜政府还没有公布新的外币兑换比例。此次货币改革前,朝鲜市场上1美元可以兑换3800朝元,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597朝元。

新闻回顾:朝鲜强推货币改革旧币100元兑1元 引发严重混乱

12月1日起,朝鲜全面推行货币改革,将现有的100元改为新币1元。报道称,朝鲜推行货币改革,是1992年后时隔17年以来的首次。据透露,兑换货币的消息传出后,朝鲜人纷纷要兑换美元或人民币,引发了混乱。

朝鲜推货币改革 商店停业长途车停运

朝鲜自11月30日起停止使用原有货币,将更换新的货币。旧货币与新货币的兑换率为100比1,即100元旧货币兑换为1元新货币。韩国《中央日报》转引朝鲜媒体的报道说,在这一决定发出后,朝鲜市场当天出现了中断,并发生了大混乱。

专家称朝鲜货币改革将损害富人利益

11月30日,朝鲜“闪电”推行货币改革,将现有面值去掉两个零。重发货币之后,原来每张面值100朝鲜元的纸币现在将被换成1朝鲜元面值。平壤市内一些商店已经暂时停止营业,现在因为要等重新定价才能售货,估计要到6日以后恢复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