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快乐女声与公民教育
www.fjnet.cn?2011-09-19 21:28? 宕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1“快乐女声”于9月16日晚在湖南长沙正式落幕,就在当晚,湖南卫视新闻发言人李浩也向媒体证实,因为今年快女节目超时等原因,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已经通报,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选秀节目。

古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伟大领袖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于我对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及其停止湖南卫视2012年举办选秀节目更具体的原因并不了解,而评论的生命则在于靠事实与逻辑说话,所以,也就不便对此事发表什么看法。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娱乐与教育的关系。在此,正好可以借着“快乐女声”的话题,把自己多年来就这个问题的思考好好梳理一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也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可见,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知”(或“教”)与“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对快乐和幸福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天性,也是人类生存的意义之所在。近代以来,随着学界与思想界对娱乐、游戏或休闲的研究的深入,它们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也就变得越来越明朗和显豁。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小说因其 “浅而易解”、“乐而多趣”,其实是人类娱乐形式之一种,是故,如果将“小说”改成“娱乐”,即“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娱乐’……”,梁氏的论点同样也能成立。

大多数普通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往往就是在娱乐、游戏或休闲中形成的。《三国演义》开篇引用杨慎的《临江仙》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苏轼《东坡志林》有一段市井说书场的记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些樵夫渔父或市井小儿之类的“草根”阶层可能并不知道“哲学”为何物,但不等于他们没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呢?就是在他们日常生活的“笑谈”、听书或其他娱乐中形成的。由此也可见出,娱乐于人类是何等地重要。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